分享

【赣雩文艺】作者:沈运铮(铮铮铁骨)《纪念1974届高中毕业50周年》(专辑)​总2014期2024年135期⑦

 赣雩文艺 2024-05-14 发布于江西
让阅读得到!
情愿做富有品味的公众号!
欢迎常来!心情因欣赏而愉悦!
(点上面播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纪念1974届

高中毕业50周年

(专辑)

作者:沈运铮(铮铮铁骨)

1、回眸五十年
——1974届高中同学聚会感言

武夷风摇,
绵江水涟。
感觉只是一瞬啊,
怎么就过了五十年?
五十年光阴,
说短又长,
说方又圆。

五十年里,
无论你是进过军营,
还是在三尺讲台执过教鞭;
无论你是在车间开机、工地搬砖,
还是奔忙在山野田园;
无论你是亿元级老板,
旗下有多少公司和职员……
今天,
都一样地跨过了花甲,
即将变道“古稀”这一边。

五十年里,
无论你写过多少情书、
蜜语缠绵,
还是只知道憨憨的挽手林荫、
漫步河沿。
其实,
都是为了今日的儿孙。

五十年,
无论你是专家教授、
工人农民,
还是干部、党员。
今天,
都一样地领着政府的养老钱。

五十年,
无论你是身处欧美,
还是在祖国的一、二、三、四线,
抑或是默默厮守原来那个小山村。
都一样地欣赏日出日落,
一样地仰望星空,
看着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五十年,
无论你挥洒过多少汗,
流淌过多少泪,
身上刻下多少伤痕。
今天,
你都依然花枝招展,
你都依然风度翩翩。

五十年,
无论是经历过生离死别,
还是家庭的重压、
创业的苦艰。
我们都跨过了一道道沟,
越过了一道道坎,
坚强地挺了过来,
没有塌下哪一块天。

五十年,
无论你接受过多少鲜花和掌声、
戴过多少桂冠和头衔,
或者被冷落在地球的一隅、
社会的边缘。
今天,
成败都已是过往,
荣辱都化为云烟。

五十年,
无论你吃过多少山珍海味,
还是天天腌菜、豆腐、萝卜干,
舌尖上享受的都是调料酱醋盐,
不同的是淡与咸。

五十年,
人生百味,
有苦有涩,
有辣有甜;
五十年,
有小人陷害,
有世俗裹缠。
我们都应该放下,
都应该释然。
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感谢他们做我们的反面教员。
使我们树立信心,
使我们坚定誓言,
使我们紧握争气的拳。

五十年,
在社会的大潮中,
我们早已淡化了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
班级概念。
早已重新洗牌、拉牌,
不时的分边,
又一同的努力,
将生命的长度和生活的宽度伸延。
我们除了同学旧情,
更多的是注重:
今天谁与我们
电话、微信、视频连线和内心的挂牵。

尊敬的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无法阻挡岁月的逝去,
但可以将友情续添。
让我们手携手、肩并肩,
以乐观的心态,
健康的神态,
积极向上的姿态,
一齐走过二十一世纪的中下程,
共同拥抱下一个五十年!


2、自题
——1974届高中同学聚会感吟

岁月翻篇五十年,黉门依旧梦绵延。
桩桩往事牵肠后,历历风云过眼前。
为赚碎银漂瀚海,欲求饱腹敬苍天。
古稀未遂半兜愿,耄耋焉能一捆圆。
聚会佳期如约至,平生遭际作何填。
举杯总得强欢悦,几把辛酸难下咽。


3、路漫漫
——写在1974届高中毕业50周年同学聚会时

五十年前,
我们没有那么幸运,
可以坐在高考试场
任笔挥洒;
也不可能像现在的学子那样,
能与理想青梅竹马。
我只记得:
学弟、学妹们
在校门口夹道站立,
送哥哥、姐姐们离校回家。
名头很好:
回乡去,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其实,
是向着一个迷茫的目标出发!
说白点,
是回到父母劳作的
田间地头——
我们出生、长大的乡下。
我还记得:
我们日东籍的几十名同学,
被接到日东垦殖场住了一晚,
那天下午和晚上的座谈发言,
都摘要上了第二天清晨
大樟树上挂着的高音喇叭。
如今,
半个世纪过去,
蓦然回首,
碎落了一地芳华。

四十年前,
恢复高考后,
我们陆续考进了不同的学校,
有的是在军营把钢枪拭擦;
有的是在工厂的炉火前
映红了脸颊;
有的是在田地里
随着季节把种子播撒。
简言之,
都有了一个稳定的职业,
来支撑那个成立不久的小家,
有的已经有了嗷嗷待哺的娃娃。
但我们的文凭都不太过硬,
只好一边工作,
一边攻读函大、电大。
那个时候,
真的是无心踏浪,
无心赏花。
我们忙碌奔波的,
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三十年前,
我们正值青壮年华。
事业的旺季,
家庭生活也在加压,
我们一边要把工作做好,
一边又要担心儿女成绩的好差。
那个时候,
真的是任凭风吹雨打,
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
但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日子不会永远苦海无涯。

二十年前,
我们的儿女都上了大学,
有的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奋发。
我们的嘴角,
开始绽开了朵朵小花。
但经济上并不宽裕,
甚至还是过得紧紧巴巴。
不是考虑购房,
就是考虑买车。

十年前,
我们在政治舞台上,
已经进入尾巴。
有的还在工作的二线,
有的已经打道回家。
并且陆续失去
老爸老妈。
我们的两鬓开始变白,
我们的眼睛开始老花。

今年,
我们都已越过了花甲,
离古稀只是一步之差。
幸运的是:
许多人的身体
都还是顶呱呱。
有的还在发挥余热,
甚至还在把激情挥洒。
总而言之,
都不愿老去,
也不敢老去,
因为孙子、外孙还没有长大;
因为孙女、外孙女
还没有披上婚纱。

再过十年——2034,
我们都已跨过了古稀,
虽然是满头白发、
满口假牙,
但愿腿脚还灵便,
身姿还挺拔。
我们相约,
下一个十年聚会时,
路能走、山能爬。

再过二十年——2044,
进入耄耋之年的我们,
还能相聚吗?
我虽不敢枉猜,
但却祈祷:
能创造“一个都不能少”的神话。

再过三十年——2054,
我们当中,
还有人在吗?
有的、有的,
是你、是我、同时有他(她)。

再过四十年——2064,
早过了期颐的我们,
活得有点累啦。
不想拖连子女,
又不想卧在病榻。
那就自备纸钱一叠、
香烛一把,
伴着一缕青烟,
在熊熊炉火中熔化。
圆满地结束这一趟旅行,
那个二十世纪的七四届同学群
彻底解散、各自潇洒。
我们的人生就此圆满,
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来到那个由马克思为我们准备、
并且出任家长的新家。
在那里相识相认——
认出一个,
一声哈哈;
认出一双,
笑声加大;
认出更多更多,
一齐高唱:
“哆来咪哗”!

注:壬田中学,坐落在江西省瑞金市,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



作者简介

沈运铮,男,退休公务员,原籍瑞金,现居赣州,初学韵律,闲暇偶尔写点小诗。

图文供稿:沈运铮
《赣雩文艺》:传播正能量、文艺欣赏、纵情山水、健康生活!《赣雩文艺》热烈欢迎文朋诗友们!才艺展现于交流,才情横溢于佳作,风雅陶醉于赏悦……所有美好的文字结缘于心声的共鸣
人生的精彩就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了“相同兴趣爱好者”的心声共鸣和真情鼓励!……天涯海角,天南地北……四海之内皆文友,走到一起来,聚拢这儿来,《赣雩文艺》每时每刻欢迎着文朋诗友们的参与和欣赏!
天是蓝天;地是绿地;山是青山;水是秀水……佳文美诗是一幅幅秀丽如感人动情的山水画,让人绘、让人赏、让人雅!……在文山艺峰中,其实每一个登山者都可以“一览众山小”,“山高人为峰”,领略高峰之风光山色是因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所以踏实每一步,其实是提高每一步!《赣雩文艺》在这儿愿与大家携手同行,共攀高峰!……“寒冬酷暑心相伴,风雅乐趣每一天”!……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赣雩文艺》欢迎您!
坚毅做富有品味的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