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约在徽州(三十五):雨夜屯溪

 二班毛豆 2024-05-14 发布于广东

铁板毛豆腐

从黄村回到屯溪已是傍晚,便直接去了酒店。

酒店新开不久,温馨亮丽。我喜欢订新酒店,一来设施新,二来可以了解装饰新设计,总有耳目一新的小细节。

萍儿来电话,最后一批约会的人也到了。问完位置问餐馆,兴奋不已,紧赶慢赶,一路期待,马上就能品尝地道的徽菜,岂不快哉。

华妃充电线忘带,打电话问前台,说马上送来。两分钟后门铃响,开门一看,一个智能小机器人在门口,礼貌的介绍自己,上面摆着充电线。我和华妃都笑了。

又下起小雨,好在餐馆离住处不远。同学们一起雨中漫步,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说笑间仿佛时光也并未走远,又或许是心近的缘故。

烧小鱼

徽州馆子没有许老师请的徽菜博物馆高大上,装修倒也别致,最主要菜品不错,地道的徽州味道。

毛豆腐铁板上的,煎得金黄诱人,依然是每块豆腐上点了辣椒糊。这大概是屯溪做法,歙县是上一小碟辣椒糊自己选择。毛豆腐大概是每家馆子必点之菜,徽菜中“轻度腐败”之于毛豆腐,只是轻轻的、轻轻的我来了,而臭鳜鱼则是闹场锣鼓,惊艳亮相。

长陔三宝自然要有,这样的雨夜,总是要有个锅子才应景,况且徽州长陔三宝是吃不厌的。“长陔有三宝,火腿、笋干、豆腐角,吃了不够还来讨。”长陔三宝最妙的当属豆腐角小时候在池州称之为生老家腐果子,这和徽州话豆腐角接近,豆腐果里一个个小孔吸了火腿、笋、圆子等熬汤汁,当真是鲜美极。

长陔三宝

问主食吃什么。本想点深渡包袱,店家说只有煎饺。也行吧,反正都是一类。曾听云端说深渡有家包袱做得好,下次便直接去深渡吃。

包袱怎么能吃呢?

有个典故。

深渡地处歙县东南部,因新安江与昌源河水深,两岸行人与物资过往凭渡船而得名。因深渡镇是徽州通往浙江的古渡口,流动人口多,餐饮小吃以多。明清时期人们出行多背包袱,于是当地摊主遂仿其形,将馄饨饺子包成包袱形状,这便有了深渡地方小吃“深渡包袱”。

包袱又通“抱负”,大概也希望“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游子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吧。

深渡包袱

没有包袱点了煎饺

餐桌上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华妃半杯红酒敬惠惠。惠惠问,“喝完吗?”华妃睁大眼,这惠惠平日里看起来斯斯文文,没想到竟如此豪迈,红酒不是轻啜慢饮的吗。

这场下来终于知道惠惠的酒量,人不可貌相,这酒量打男同学都绰绰有余。

河街

饭后去老街散步。

屯溪老街是徽州著名的古街道,原名叫屯溪街,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所发展起来的。

明弘治《休宁县志》即有“屯溪街”名目。清康熙《休宁县志》载:“屯溪街,县东三十里,镇长四里”。可见当时街道已有相当的规模。

《新安志》记载,东汉时期,孙权为清除山越族人曾“屯兵于溪水之上”。当时孙吴在此三江交汇处屯兵万户,从此新安江这段流域便被称为“屯溪”。

一说“屯溪”是因横江、率水在这里“屯溪成江”,成为渐江而得名。似乎也说得通。

萍儿冒雨街

漫步河街,两岸灯光璀璨,河对岸有射灯直指天际,河水犹如抖动的画布,色彩斑斓。

公元208年,吴国新都郡设犁阳县,后改为黎阳县从孙吴政权开始,到南北朝刘宋政权结束。隋文帝统一南北后置休宁县,县名由“休阳”和“海宁”中各取一字而来,有“休养生息,百姓安宁”之意。

之后休宁县名未再更改,屯溪成为徽州休宁之首镇隋唐年间汪华起兵据歙宣六州,保境安民,被奉为“汪公大帝”、“太阳菩萨”,因城东有“太阳山”,故屯溪又被称作“昱城”。

至1949年4月,屯溪解放,初期建制为市,以后曾两度撤市为镇,仍属休宁县。1976年又恢复为屯溪市,直属徽州地区。

1987年11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古徽州的大部分区域,屯溪市改为黄山市屯溪区,成为黄山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两岸河灯

屯溪“一半街巷一半水”,水为渐江,街即老街。屯溪老街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老街最早只是一段曲尺形的街道,人称“八家栈”。明清时期街道成为了徽州来往物资的集散中心,被称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

屯溪老街上有个戴震纪念馆,据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所学校食堂发现了一块刻有“戴震户界”的石碑,但戴震故居已难觅踪影,于是修建了一所戴震纪念馆。

戴震为清代皖学大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有“前清学者第一人”之称。开创了“乾嘉朴学”中的皖派经学,终身信奉“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

戴震还是一名自然科学家。屯溪华山岭和杨梅山之间的珠塘,梅雨季节时常暴发山洪,百姓苦不堪言,戴震建筑了一座石坝,兴修水利,造福百姓,改善生态环境。

乾隆十七年(1752年),休宁大旱。单靠吸水灌田,所需劳力多且难以舒缓旱灾,于是制造自转车和螺旋车,灌溉农田。自转车车轮在河边,利用流动的水的力量运水,水上升高可以到达约二三丈的地方,丝毫不需人畜的辛劳,灌溉能日夜不息。

雨夜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的江对面,也有一个老街,叫“黎阳老街”,已有1800年历史屯溪个明清,黎阳个唐宋”。两个老街之间原有屯溪老大桥“镇海桥”相连。这次先走走屯溪老街,下次过桥看更古老的黎阳老街。

下着小雨的老街更有诗意,街道的空中挂满了灯笼,印在光可鉴人的石板路上,像一幅莫奈的油画。

汪曾祺《皖南一到》写:“到屯溪,主要目的是看看一条老街。据说这本是一条明代的街,因遭匪掠,街尽毁于火,现在的老街是清代重建的,但规模还是老样子......这虽是重建的街,但黑瓦白墙,犹存旧制,漫步街头,可以感受到一些历史气氛。”

城不在大,有水则灵;街不在多,有古则名。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篇推荐:相约在徽州(三十四):旧学堂的百年遗梦

视频推荐:徽州昌溪古村

跬步之行:00: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