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谋士为何做不了老大,朱温的宰相敬翔,让人看清了谋士的致命缺陷

 铁血老枪 2024-05-14 发布于上海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不乏崛起于社会底层的枭雄。像亭长出身的刘邦,奴隶出身的石勒,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成吉思汗,努尔哈赤,这种杰出的征服者,都没有多少文化。但这些缺点,都没能限制他们的成就。

谋士为何做不了老大,朱温的宰相敬翔,让人看清了谋士的致命缺陷

乱世枭雄,朱温

相反,像诸葛亮、张良、刘伯温,这种数百年难见的聪明人,却是另外一番情象。他们在成就事业方面,似乎应该拥有更大的优势。但是,他们不但没能独立撑起一片天地,还不得不依附于别人。

谋士为何做不了老大,朱温的宰相敬翔,让人看清了谋士的致命缺陷

朱温的谋士敬翔

有人觉得,这都是古代的事了。现代社会不可能这样,如今学历不高,知识储备不足,是难以出头的。可事实上,即使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依然出现了很多草莽型的人物。

像最近,这种情况就挺多的。比如,因绯闻连续多日上微博热搜的,280亿身家的富豪,是初中学历;在自媒体界引领社会舆论的,是两个中专生;刚刚被炒掉的百度副总裁,其拜师学艺的对象,也是初中学历。而在直播领域,大部分头部大V学历普遍都不高。

在这场财富盛宴中,很多高学历人才也非常想加入进来,可是却找不到门路。

看来,知识很多,专长特别明显的人,在辅佐别人时容易发挥才华。而他们独自闯荡时,总是会遇到莫名其妙的障碍。

于是,这段时间,网上一个流行一个很有名的问题:“谋士为何做不了老大呢?”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已陷入了技术性解读的误区。

其实,谋士在认知方面,往往是远远超过领袖的。像刘邦的主要谋略,都是别人提出的。刘备三分天下的战略,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朱元璋赢得天下的关键策略“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也不是自己想出来的。

谋士难以成功,绝对不是因为认知水平不够。

对比领袖和谋士的一些性格及行为特征,才能看出来,两者成长为不同的人物,是由以下差异造成的。

一,领袖往往性格强悍,而谋士天性软弱,无法主动塑造有利于自己事业的格局

在这里拿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和他的宰相敬翔,做一番对比。

谋士为何做不了老大,朱温的宰相敬翔,让人看清了谋士的致命缺陷

朱温

朱温是农民起义军黄巢的部将,行事风格非常粗暴,是不折不扣的乱世枭雄。尽管朱温在后人眼中的形象很不堪,但他在世的时候,却征服了中原地区一系列的割据势力。并且,朱温多次将另外一股强大的势力后唐,逼得走投无路。

而敬翔则是少年英才,胸怀远大,有经邦济世之略。他对于后梁的建立,有着极高的贡献。但他在独立面对方方面面时,表现的很不尽人意,甚至是很屈辱。

朱温的无法无天,从一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来:

朱温在强迫大唐皇帝禅位于他后,很多人都深感不安。包括朱温亲哥哥,都是如此。

朱温在宫中宴请帮自己上位的“功臣”,酒至半酣,众人一起玩起投骰子的游戏,好不开心。朱温大哥朱全昱,砸了骰子,指着朱温的鼻子痛骂,说朱温只是一个无赖,天子让你富贵到极点,还不如足。如今你要灭掉大唐天下,自己做皇帝。我们全族都要灭亡了,还投什么骰子。

尽管亲大哥都不支持,但这没能阻止朱温执意要夺取天下。

谋士为何做不了老大,朱温的宰相敬翔,让人看清了谋士的致命缺陷

朱温执意要篡夺大唐天下

相比朱温的无法无天,敬翔则成了另外一个极端。

1,敬翔对于主子,百般顺从。

敬翔的才华,不用多说,但让我印象更深刻的是,他在主子面前是多么温顺。

敬翔为朱温做事时,经常通宵达旦,尽心尽力。对于某件事,朱温只是在言行间,略有疑问,敬翔就觉察到了,并且一定想方设法改正。

朱温出征时,目标区域的山川城池、军粮储备,敬翔都会牢记于心。朱温一问,他就能回答的清清楚楚,就自己平时就非常熟悉一样。

谋士为何做不了老大,朱温的宰相敬翔,让人看清了谋士的致命缺陷

敬翔尽心辅佐,朱温雄踞中原

2,别人轻易都能侮辱他

因为敬翔很忠心,所以朱温就将自己宠爱过的刘氏,赐给了他当老婆。

刘氏原本是蓝县田令的女儿,被黄巢部将尚让所得,成了尚让妻子。黄巢失败后,尚让被杀,刘氏一度沦为烟花女子,又被攻灭黄巢的大唐将军时溥所得。朱温攻克彭城,时溥自焚,刘氏又跟了朱温。她备受朱温宠爱,人称“国夫人”。

按理说,刘氏跟了敬翔,应该好好过日子了,但她还公开出入朱温的寝宫。

敬翔稍有不满,刘氏反倒来劲了。她责怪敬翔出身不好,配不上自己。

她说,尚让是黄巢的宰相,时溥是大唐的忠臣。要论门第,你可太羞辱我了。她的这番歪理,敬翔也不敢反驳,生怕她去朱温那里告状。于是,敬翔只好反过来向她道歉。

评:从敬翔这些表现来看,不管他多少有才华,都很难成为老大。他的才能,主要是用来服务于别人的。他无法在将军面前取得真正的威信,那就无法统御部下。甚至连烟花女人,都瞧不起他。指望这样的人,成就一翻事业,那是很难的。

也许正是因为轻视他,不认为他有什么威胁。所以,朱友珪在杀死朱温之后,却放过了追随朱温30年之久的敬翔。

二,谋士在各种琐碎杂事中,把自己给消耗掉了

敬翔精通古今用兵之道,为朱温处理军中事务,常常通宵不睡。朱温的一点点喜怒,他立马察觉到。朱温出征时所需的各种信息,他都提前背好。

那就意味着,他的脑子装了太多东西。朱温是很轻松了,但敬翔的精力肯定就被掏空了。所以,朱温任命他做武职,他却要做文职,只处理文书工作。

谋士为何做不了老大,朱温的宰相敬翔,让人看清了谋士的致命缺陷

谋士在各种琐事中,被耗光精力

其实诸葛亮的情况,与敬翔类似。

诸葛亮在北伐时,对于军中大小事务,都要一一过问。司马懿知道之后,就认为他无法持久。

诸葛亮的失败,确实与这有很大关系。在杂事上消耗太大,那么在一线上如何与敌人斗争,花的心思肯定就少了。诸葛亮从巴蜀汉中北伐,走的与刘邦是同样的路线。这个路线是可行的,只是诸葛亮没能做到。

评:真正的领军大将是什么样子呢?都是识大体而不拘小节的。只有这样,才能随时响应真正重要的事。

三,谋士的执行力,往往很差。

有句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说的就是聪明人见识很高,往往成不了事。

敬翔明明熟读书法,却不喜欢军职,只想做文职工作。那么要肩负重任时,他是不可能进行军事指挥的。老大在时,老大可以执行。老大不在了,就没人能执行了。

在这方面,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也有同样的毛病。

谋士为何做不了老大,朱温的宰相敬翔,让人看清了谋士的致命缺陷

张良也是认知强大,执行力存在短板的代表

张良帮助刘邦夺得了天下,刘邦夸他“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2000年来,没有人怀疑张良的才华。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张良原来也是带兵的将军。他虽然学习了高明的兵法,能一直帮助刘邦,但他自己却打不了胜仗。

张良原本是韩国贵族后裔,祖上几代人都是韩国相国。张良为国报仇,他刺杀秦始皇不成,只得逃亡。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张良想恢复自己的祖国韩国,又没成功。张良被秦军打败后,只好带着残兵剩勇,一直打游击。

那是不是秦军太强,张良才失败?也不是。

打败张良的是个无名将军,历史上都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在同一时期,很多人起义都成功了。更重要的是,张良打游击持续一年后,刘邦带兵来到这里,瞬间就扫平了韩地的十多个城池,并降服了秦军。

所以,张良的实际指挥能力,是惨不忍睹的。

于是,张良后来也就没再带兵,只是以幕僚的形式,一直跟着刘邦。

和张良一样,对于大汉的建立,立下奇功的陈平,原来也是个将军。陈平按照项羽指令攻击敌人,他用计降服了敌人,可后来敌人又叛变。项羽大怒,要杀陈平,陈平吓得只好逃跑,去投奔刘邦。跟着刘邦之后,陈平也转型为了谋士,不再亲自打仗。

谋士为何做不了老大,朱温的宰相敬翔,让人看清了谋士的致命缺陷

陈平,由将军转型为谋士

可见,像敬翔,张良,陈平,这样懂计谋的人其实很多。但是懂计谋,又能去执行实际任务,兼具两种才华的人就太少了。

那么领袖是什么人呢?领袖往往需要具有三种才华。

一,性格强悍,能为自己的事业塑造出坚实的框架。普通人心中无框架,就容易被外人的各种不同意见所带偏。最终忙忙碌碌,一辈劳而无功。

二,能够看清大方向,有谋略来解决问题。成就事业,杂事太多。再厉害的老大,也不能蛮干。必须有谋略,才能事半功倍。

三,有强大的执行力。像朱温,刘邦,刘备,都能一直战斗在第一线。刘邦在决定迁都长安之后,当天就能执行。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领袖的这三种才华,单独一项拿出来,也许都不如谋士和将军厉害。但是这三种才能,都是必备的。

少了任何一种才华,英雄就无法独立撑起一片天地。最终,他只能依附于别人,为别人出谋划策,或冲锋陷阵。

谋士为何成不了老大,因为他们只有一种才能,无法独立生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