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粟为姓,大小之间暖意存

 黄毅弘 2024-05-14 发布于福建

 百家姓,粟。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粟,本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粟也常常被直接称为小米。在古汉语中,粟还可用作常见粮食或者谷物的泛称。

  “粟”的颗粒小,因此又被用来指称细小的东西。“粟”还是古代度量单位名,“量之所起,起于粟,六粟为圭,十圭为一撮……”由于“粟”可以用作容器,又是粮食的总称,古时官员领取的俸禄就是粮食,所以“粟”又可引申出俸禄一义来。

  以粟为姓,懂得大与小,将暖意实实在在地传扬。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1206s/763/w950h2213/20231206/10fb-98ecc9a149d0fa0fac0c100104fb6f9b.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明)张羽《瑞谷图》轴

  温暖由古至今

  粟的出现,让人从心里感觉暖暖的。

  粟的本义,是指谷类的子实,源于中原以西地区,后逐渐遍布全中国。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说:“粟,嘉谷实也。”粟,就是美好的谷物子实。

  古往今来,人们对粟的吟诵和赞扬,从未停止。特别是唐代,粟常常被用来咏今怀古。李白在《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中感叹:“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杜甫在《忆昔》中,想着粟的实用:“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李绅那脍炙人口的“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以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更是将格调凝重的“悯农”,对比衬托在极目原野、遍地稻粟的景象之中,格外令人动情。

  粟能养脾胃、补虚损、益丹田、养肾气、解烦闷,确实对人体有利。在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阴阳五行理论中,粟的黄色,对应着五脏“肝、心、脾、肺、肾”的脾和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中的胃,属于人体躯干的中段。在中医藏象学说“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之“三焦”理论中,人体躯干分为上、中、下三个节段或三个区域,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等;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等。脾胃属于中焦,也与五方“东、南、中、西、北”的中相吻合。于是,把粟熬成小米粥,早晨喝上一碗,股股暖流便充盈全身,一天的美好生活就开始了。立冬之后,适当地食用小米粥,更是养生的法宝。食物带来的愉悦和慰藉,就是这样奇妙的。

  粟姓的诞生,也透着粟的独特的温暖。据粟氏族谱记载,粟氏开基祖先万成公原本姓熊,曾是宋代朝廷大员,因权力斗争,逃难至广西与湖南交界的资源县境内,那地山高路陡,又名“三千界”“老山界”。当时后面追兵将至,万成公只好带着家眷藏进“三千界”的一块茂密的粟米地里。当追兵追来,问路过的当地一个老人是否见人从此地经过时,老人大约是同情这逃难的一家老小,竟当即回答:“见过,不过早过'三千界’了。”追兵本来已经追得精疲力尽,又听说被追对象已过了“三千界”,感觉已逃得太远,就放弃追赶,打道回府了。本来已经万念俱灰的万成公,没有想到于性命攸关之时,还能够得到一位陌生老人的帮助。在对老人千恩万谢之时,还倏地觉得,这番脱险,粟是有功劳的,此遍布粟的地方就是宝地啊。万成公遂携家眷定居于此,并改“熊”姓为“粟”姓。

  粟姓就这样得着了粟的温暖。住在粟地的万成公,对粟更是有着格外深厚的感情。他带着家人,不仅食用粟,还种植粟,让粟地在金黄之中,生动而蓬勃。

  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龙溪村里,还存在一个很大很古老的“粟氏公堂”,龙溪村及附近石田村等村的人,绝大多数都姓“粟”,“粟”姓在那些乡乃至全县,都是一个大姓。他们和祖先万成公一样,都喜欢食用和种植粟。

  粟,以与生俱来的那份温暖,抚慰人心。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1206s/688/w1099h1989/20231206/8790-d18bd9b67ae0040d8fa8d98d8ad7b1b8.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元)佚名《嘉谷鸣禽图》轴

  成就大小之用

  粟的特性,也备受瞩目。

  粟很小,小在她的颗粒。粟又被用来指称细小的东西。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借粟之微小来谈广阔人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粟就像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沧海一粟”成为人们非常熟悉的成语。

  粟也很大,大在她的意义。在古汉语中,凡常见的农作物粮食、谷物等一般都可以用粟来作泛称,“粟”实际上也具备粮食功能。中国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汇集而成的学术著作《管子》说:“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这里的“粟”即泛指粮食,是说谷物多国家才富有。

  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更是强调了粟的“大用”。

  晁错力主振兴汉室经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晁错呈上一篇《论贵粟疏》。陈述了“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的中心思想,即说粮食是国君最有用的东西,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事务,强调抓好粮食生产是统治者根本的要务。

  《论贵粟疏》继承了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重农思想,强调重农抑商。客观地说,这篇疏对于扭转“谷贱伤农”的状况是有好处的,但是,对待商业和商人有偏颇和不公正之处。只是,“粟大用”还是被人们牢牢记住了,特别是成为一个粟姓者的名字后,变得非常有趣。

  历史上的粟大用是个奇才,他是宋代武仙县北乡(约为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人,幼时颖敏,七岁能诗,九岁善属文,博通经史,被世人称为“神童”。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粟大用以神童身份觐见宋真宗赵恒,宋真宗命他属对,出了上联:“贵地贵人生贵子。”粟大用马上朗声对答:“明天明日照明君。”宋真宗听后大喜。再看到粟大用稚气未脱,双手攀着殿前铜柱玩耍,便又出一上联:“手攀铜柱团团转。”粟大用又即刻乐呵呵地对道:“足踏云梯步步高。”宋真宗这时的心情,不只是喜,更有着奇,这个个头不高、模样可爱的小孩儿太令人喜欢了。宋真宗当即赐粟大用官职和袍笏,让他参加政事。袍笏指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朝会时皆身穿朝服、手执笏,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使用。

  这画面感极强的属对景象,确实令人惊异而喜悦。小小的粟大用,跳跃灵动于大堂之上,惊羡了众多的目光。那份敞亮,仿佛粟折射出的金光。

  长大后的粟大用个头也不是太高,却始终承担着一份“大”,做着关怀百姓的件件“大”事。例如,他也鼓励大家大力种植粟,以改善民生;繁忙的公务之余,还和大家一起种植粟。在太守等职位上,粟大用政绩卓著。

  一个人的名字,常常自然地融合与展现着其姓氏之属性和特质,预示并牵连着一生命运。粟大用的名字,就与粟之特性精妙地契合,将小和大贯穿一致,成就名副其实的大用人生。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1206s/582/w310h272/20231206/d647-45c6f58dc39c213ed47d6507eee0a844.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宋人《山花墨兔图》,绘野菊粟穗

  领悟黄粱之梦

  粟,还融在“粱”中,构成“黄粱梦”,内涵深刻。

  “粱”本义为植物名,在古代指粟的优良品种,其子实也称“粱”。粱是细粮的一种,后引申为脱壳后的黄小米,即“黄粱”;又引申为精美的饭食等,与糟糠相对应;唐代诗人孟郊在《出门行二首》中提到的“粱”,即是此意,“君今得意厌粱肉,岂复念我贫贱时”。

  “黄粱梦”的典故出自唐代小说家、史学家沈既济的《枕中记》。唐代开元七年(约公元719年),读书人卢生(名英,字萃之)进京赶考,经过邯郸,在一家旅店住宿,遇道家吕翁,吕翁当时正在蒸小米饭。卢生自叹困穷,吕翁便取出囊中之枕,递给他,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卢生俛首就之。一入梦乡,卢生便娶了美丽温柔、家世显赫的妻子,很快又中了进士,接着累官舍人、迁节度使、大破戎虏、做宰相做了十余年,他的5个孩子也都有着高官厚禄,嫁娶天下望族豪门。而在享尽荣华富贵、久病不治之时,卢生突然惊醒了。他转身坐起,左看右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蒸的小米饭还没有熟。卢生怪曰:“岂其梦耶?”吕翁笑道:“人生之适,亦如是耳!”卢生抚然良久,稽首拜谢而去,且从此大彻大悟,不再思上京赴考,反而入山修道去了。

  这就是“黄粱梦”“邯郸梦”“一枕黄粱”。粟,隐在梦中,给世人以警醒:所谓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不过是浮生一梦,过眼烟云。“浮名浮利浓如酒”,还不如沧海中那一粟小米粥来得实在啊。

  在人们不断的领悟中,“黄粱梦”一再被续写、改编,元代戏曲家马致远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作《邯郸记》、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作《续黄粱》,均将这个奇趣而寓有深意的故事流传。宋代时,人们还在邯郸市北面的王化堡村(约为今黄粱梦村)修建了一个吕祖祠,也叫吕仙祠。因庙内有精工雕刻的卢生睡像,此庙还被称为睡公庙。经历代修整之后,现在保存的庙大约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黄粱梦还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庄子·齐物论》里“庄周梦蝶”之“蝴蝶梦”,以及唐代小说家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里的“南柯梦”一道,成为中国古代梦文化的典型代表。

  明代文学家粟应宏也深懂黄粱梦之深意,他是嘉靖举人,在屡试不第之后,便隐居于太行山,耕种,读书,写作,不再过问世间功名利禄。粟应宏著述甚多,主要有《太行集》《仙居集》等。粟应宏的兄长粟应麟也很有文采,二人在诗歌方面颇有造诣,风格独具,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诗文家,被称为“粟氏双杰”。

  粟应宏耕种的作物中,仍有大片大片的粟。那粟的细密与茂盛,踏踏实实地,令人心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