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作是怀素诸帖中的最佳之作,也是他书法生涯的一个里程碑,难得罕见的清醒之作

 慎独一生800 2024-05-14 发布于辽宁

在草书的领域中,说到哪部作品最具美誉和影响力,自然是怀素的《自叙帖》了,此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草圣晚年时的另一幅杰作《圣母帖》,以其平和温雅、率性烂漫的笔触,成为他草书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圣母帖》诞生于公元793年的唐贞元九年,那是怀素游历山川湖海,心灵与天地共鸣的岁月。当他行至扬州市的宜陵镇时,听闻杜姜、康紫霞两位仙女庇佑百姓的传奇故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动。于是,他挥毫泼墨,将这份感动化作一幅幅流动的草书,成就了这部千古流传的《圣母帖》。

这部作品全文409字,以草篆笔法写就,笔触圆浑迟涩,笔势内敛畅达,每一笔都透露出怀素内心的平和与深邃。为了强化草书的流动性,他巧妙地运用摆宕笔法,使得线条充满节奏感和粗细渐变,如“纲”、“妍”等字,体势开阔,点画虚实渐变,既有厚重的古意,又不失轻盈飘逸之美。

与《自叙帖》的激荡奔逸不同,《圣母帖》融合了张旭的雍容势态和隶书的质朴高古,脱离了浮华之气,呈现出一种平淡古雅、力道深沉的风格。通篇意韵绵长,蕴含着天真烂漫的意趣和幽淡清和的中庸之道,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神仙般的境界。

在梁巘的眼中,《圣母帖》更是超越了《自叙帖》,成为怀素诸帖中的最佳之作。他赞美道:“怀素《圣母帖》圆浑古茂,多带章草,是其晚年笔,较《自叙》更佳,盖《自叙》犹极力纵横,而此则浑古自然矣。”这足以见得《圣母帖》在草书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圣母帖》还是怀素罕见的清醒之作。相比他常在醉酒后创作的《自叙帖》、《千字文》等作品,这部作品的点画标准有序、清晰可辨,更易于上手练习和钻研。它饱含索靖、张芝的纯正“草法”,时常临摹此作,可以初步把控用笔的收放、转折等技巧。

如今,《圣母帖》已成为草书爱好者争相临摹的宝典。它不仅是怀素草书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每当人们欣赏这部作品时,都能感受到那股从千年前流传至今的墨香传奇,仿佛与怀素这位草圣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