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与国学——中西方的求真之路(7)

 zanshiling 2024-05-14 发布于山东

图片

 

编者按: 科学在近代的中国社会早已成为一个权威的存在,以至于很多人已经把科学当成了真理的代名词,“科学的”天然代表“正确的”,这是对科学的重大误解。以科学的名义否定中医、否定国学和以国学的悠久贬低科学、拒绝科学的现象同时存在,关于“中医是否科学?国学是否科学?”的争论喧嚣多年,说明科学与国学的关系问题在中国社会尚未有公认的答案。


贾旭东教授既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的科研工作者,又是深谙国学精髓的中华文化践行者,科学与国学在他身上同时展现却毫无违和感,使得他就像一座桥梁,横跨于科学与国学之间。那么他如何理解科学与国学的关系呢?


本文根据贾旭东教授2017年10月29日在深圳的公开讲座《科学与国学》整理而成,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涉及科学的起源与历史、科学的分类与标准、科学与伪科学、中医与科学的关系等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对科学的本质与精神、科学与国学的关系进行了全面专业又通俗易懂的阐述,厘清了社会大众对科学和国学的诸多误解,既有助于国学爱好者学习科学,也有助于科学工作者学习国学。


全文共4万8千字,我们分11期刊发。通读全文,定能为你答疑解惑。

第1期:科学与国学——中西方的求真之路(1)

第2期:科学与国学——中西方的求真之路(2)

第3期:科学与国学——中西方的求真之路(3)

第4期:科学与国学——中西方的求真之路(4)

第5期:科学与国学——中西方的求真之路(5)

第6期:科学与国学——中西方的求真之路(6)


科学与国学——中西方的求真之路(7)

文/贾旭东

1


7.1


“四问科学”之三:量子力学研究是否是科学研究? 

(1)量子科学研究的突破

我们再看下一个问题。今年(2017年)中国取得了又一项重大科研成果:成功发射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墨子号也已经完全实现了预定科研目标,完成了量子分发、量子隐形传输等等,在这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了。

图片

▲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还是今年,中国第一台量子计算机研发也取得重大突破。量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高到什么程度,用我们现在亿亿次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求解一个亿亿亿变量的方程组,如果说需要100年时间的话,用一台万亿次级别的量子计算机,解同样一个方程组,只需要0.01秒。也就是说,量子计算机的速度超级快,比传统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远远不止一个量级。中国现在的突破是已经在量子计算机运算最基础的层面,完成了对10个量子比特的操控,到2017年底可能会实现对20个量子比特的操控。

图片

▲我国诞生第一台量子计算机

(2)诡异的量子纠缠

大家想想看,这个研究是不是科学研究?当然不会有人质疑吧,它当然是科学研究嘛,国家投资了很多钱,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国和美国在这方面已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好,不管是量子卫星还是量子计算机,它的理论都来自同一个现象,叫做量子纠缠。什么叫做量子纠缠呢?就是物理学家们发现,从同一个光源打出两粒孪生的粒子,我们形象地说这个粒子像两个小球,同时打出去,把它打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打到南极,一个打到北极,然后分别观测这两个粒子的状态,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如果你发现南极的粒子是顺时针转的,北极那个粒子一定是逆时针转的,这个现象就叫做量子纠缠。

图片

▲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这个现象奇怪在哪里?如果你采用某种方法干涉那个南极的粒子,它原来是顺时针转的,现在让它变成逆时针转,很奇怪,北极的那个粒子会在同一时间,瞬间变成顺时针转。也就是说,它俩的转向总是相反的,在同一时间,你干涉了这个,那个就必然同时转向。但问题来了,它俩已经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了,它们之间怎么通讯的呢?北极那个粒子怎么知道南极这个下一秒钟要顺时针转了呢?然后“神同步”地同时变成逆时针转,这是怎么实现的呢?到目前为止,科学界都没有找到它们之间的通讯机制,也没有办法对这个现象给出一个满意的理论解释。但是量子纠缠现象重复了无数次都存在,的确可以重复检验,你怎么去验证,两个粒子就是会同时变化,而且一定是反着转的。这个现象刚发现时引起了物理学界的大讨论,包括爱因斯坦和量子力学界、整个物理学界一直研究和争论到现在,到底这是为什么,到底这个现象该如何解释,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的答案。

图片

▲幽灵成像

还有个更好玩的实验,从一个光源打出一对孪生粒子,这边红色的光子给它一个有形状的窄缝,让它从这个人形的缝里打过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你会发现它的孪生兄弟,打向另外一个方向的那个光子在另外一个地方居然生出了这个窄缝的图象。问题是,你已经被打到另外一个方向了,你怎么知道你那个早就分道扬镳的兄弟穿过了这么一个人形的小缝呢?它怎么给你传的消息呢?连这个窄缝的形状都告诉你了?诡异啊!所以研究到最后,爱因斯坦说,这是一种鬼魅一样的、幽灵一样的超距传输,不知道为什么,像幽灵一样。而且通过反复的实验,物理学家们说,即便把这两个粒子打到银河系的两边,它还是会出现同样的现象,这就是量子纠缠。

(3)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好了,回到我的问题。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说量子通讯等研究是不是科学研究呢?因为我们现在做的这些有关量子的科学研究,比如“墨子号”是研究怎么样进行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机是研究如何进行量子计算,目前这是量子研究最热门的两个领域,他们的基础都来自于量子纠缠现象,这个量子纠缠现象绝对可以重复检验,绝对存在。但问题在于,我们人类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办法对量子纠缠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这种现象到底为什么发生?它的原理是什么?没有答案!我们知道它在确定条件下一定出现,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没法解释,就这么诡异。

因此,量子纠缠是一个到现在为止、全人类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但是有谁会质疑,说对它的研究不是科学呢?不会吧?那当然是科学啊。科学家们兵分两路,一路人研究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既然这个现象反复存在,那我们想想可以利用它做点什么?先不管它是为什么,我先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做量子通信,保密性绝对很好,因为这个粒子顺转那个一定逆转,传输绝对准确而且一定保密。用它来做量子计算机,运行速度很快。所以,现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的研究都属于利用量子纠缠现象进行的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另外一路人,就是直接去研究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当然到现在也没得出什么结论。科学界就分成这两派,谁也没觉得这不是科学。

我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人类既然可以把量子纠缠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当作科学研究的对象,把对其进行的研究,包括那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应用研究都认为是科学研究,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很多类似的现象,比如中医,到目前为止我们同样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不可以把它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呢?中医能治病,这个不可否认吧?但是它为什么能治病?中医的基础理论是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现代科学至今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到底阴阳五行的科学内涵是什么、气是什么、经络到底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说),等等,但是中医就用这一套理论指导实践,给中国人治病治了几千年,取得了不容置疑的疗效。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瘟疫至少300多次,每次都是中医解决问题,中国人也没死光啊?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像欧洲黑死病那样,一个传染病消灭1000万人口的公共卫生事件啊!

图片

▲中医药

两相类比,中医完全可以被看作一种像量子纠缠一样人类目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那么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表达,中国人已经运用这个现象进行了充分的应用技术开发,使其发展成为一套系统的诊疗技术和方法,并且经过了几千年的成功实践,使得中国人口发展到世界第一,对不对?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质疑中医不是科学?理由是因为现代科学对中医无法解释?这是什么逻辑?

如果说对一个现象,我们人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就不是科学、就是伪科学的话,那么量子力学也就不是科学,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的研究都是伪科学。量子纠缠现象,我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后一批人去研究它为什么会这样,一批人去研究如何应用这个现象造福人类,那么对中医不也可以这样吗?一批人去研究,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它的原理是怎样的,对它进行科学解释;另一批人进行应用技术开发,运用中医技术去给人看病,就像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一样,这是不是同样的道理?可是为什么,没有人说对量子纠缠的研究不是科学,却有大量的人在质疑中医是不是科学!好诡异啊,我觉得这个现象比量子纠缠还诡异,请大家想想看,这到底是为什么?!

1


7.2 


“四问科学”之四:物理学是不是科学? 

给大家看一张图,三位物理学大咖:牛顿,爱因斯坦,量子力学重要的创始人之一,玻尔。为什么请他们三位出来?他们代表了物理学研究的三个时代,也代表了人类探索世界真相的三个时代。牛顿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是提出了牛顿三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为经典物理学大厦打下了地基,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玻尔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他们三位都对人类的物理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片

▲牛顿、爱因斯坦与玻尔

我要问大家的问题是,物理学是不是科学?大家可能觉得,贾老师你不会有毛病吧?怎么会问这个问题呢?这还用问吗?物理学怎么能不是科学呢?我们不管觉得哪个学科不科学,都不可能认为物理学不科学啊,物理学是最像科学的学科了,对不对?但是,很遗憾,记得前面讲的科学标准吗?物理学有一条不符合:自洽性!到现在为止,物理学拿不出一个自洽的理论。

为什么?牛顿的经典力学可以解释低质量物体低速运动的规律,当然,这里说的低速是相对光速、质量是相对星体啊。但牛顿力学无法解释高质量的物体高速运动,以及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也就是说,太大的、太小的、太重的、太轻的、太快的运动规律,经典力学解释不了。那么像星体这么大、这么重,像光速这么快,这样的物体的运动规律要用什么理论来解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以解释。

在牛顿力学里,时间和空间都是恒定的常量,但到了相对论的世界,时间和空间都是变化的。进入微观世界,太小的、太轻的、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呢?相对论也不管用了,只能用量子力学来解释了。

但问题是,这三个理论怎么能够整合起来解释这个完整的世界呢?这个世界并没有分开啊,从微观到宏观是一个整体啊,是一个世界啊,应该有同一个规律啊,对不对?既然由微观的粒子组成了宏观的世界,有低速的运动才有高速的运动,那么请物理学家们拿出来一个完整的、自洽的理论,可以解释这个世界从微观到宏观、从低速到高速运动的规律啊?很遗憾,到现在都还没有这样的理论,物理学界还拿不出来。所有的物理学家做梦都想做到这件事,这也是爱因斯坦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拿出一个大一统的理论,完整地解释这个世界。但到现在为止,这个梦想都还没有实现,物理学还不能自洽地、完整地解释整个世界的规律。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物理学理论,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适用,超出这个适用范围就会失效,这不符合科学理论应该自洽的标准,最多只能说,目前的物理学理论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自洽,所以远远没有揭示宇宙的真相。当然,有一个新的理论有希望完成这个梦想,这个理论寄托了几代物理学家的希望,就是弦论。但遗憾的是,弦论目前也只能是一个假说,还无法得到实验的证实,就像100年前爱因斯坦提出的引力波一样。

好,问题来了吧?物理学至今都不能自洽,但为什么没有人质疑物理学是不是科学呢?奇怪吧?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对这个世界的解释其实已经提出了至少两套完全自洽的理论:易学和佛学。如果你真正了解传统文化就会知道,易学提出了一个关于整个世界从产生到运行的、完整的理论模型,佛学也一样,它们的理论都是自洽的,至少在自洽性这一点上,它们都胜过物理学。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把易学和佛学当作科学来研究?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两门学问不是科学?而一个不能自洽的物理学,却被公认是科学,明明不能有效解释世界,却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处于无上权威的地位?为什么?这个现象不诡异吗?

全文共4万8千字,第7期内容到此结束,我们将会分11期刊发,敬请持续关注贾旭东教授个人微信号“真言贾语”。

第1期:科学与国学——中西方的求真之路(1)

第2期:科学与国学——中西方的求真之路(2)

第3期:科学与国学——中西方的求真之路(3)

第4期:科学与国学——中西方的求真之路(4)

第5期:科学与国学——中西方的求真之路(5)

第6期:科学与国学——中西方的求真之路(6)


作者简介

图片

《自在禅修》、《禅道太极》
创始人、首席导师:
贾旭东 教授

学修践行传统文化逾30年,以儒处世,以道修身,以释明心
《禅道太极》创始人
《自在禅修》创始人
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
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
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儒商学会名誉会长
广东粤秀书院特聘国学专家
深圳孔子滙特聘国学专家
“26国学网”特聘专家、国学推广大使
“中国管理50人”成员
《人民周刊》、《科学中国人》专访人物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
 
贾旭东,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EMBA/MBA导师,国内知名管理专家,“中国管理50人”成员,《人民周刊》、《科学中国人》专访人物,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权威学术期刊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参编专家、广东省企业培训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在学术界倡导“扎根精神”,提出“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管理'三元’模型”、“管理'三界’互动模型”等学术观点,出版著作12部。有多年企业管理经验,曾任美即控股战略顾问兼运营总监,为多家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与培训。

贾旭东教授也是传统文化的积极践行与传播者,儒释道同修、禅净密合参逾30年,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儒商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粤秀书院、深圳孔子滙、“26国学网”等机构特聘国学专家。

近年来精心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轻松自在国学课》,包括在线音频理论课程“轻松5课”和集禅、道、太极之精华的线下实修课程:《禅道太极》、《自在禅修》(已获国家版权,登记号:粤作登字-2018-L-00001733、1734),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宁波、西安、成都、兰州等地办班近40期,以报道著名科学家而闻名的国家级科学期刊《科学中国人》(2019年第5期上)对此给予高度肯定:“贾旭东将传统的身心修养方法科学化、现代化、生活化,以现代方式向现代人传授传统文化的探索,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传播、弘扬与传承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附:

热烈祝贺!贾旭东教授登上国家级科学期刊!

人民日报官方杂志《人民周刊》对贾旭东老师的报道——贾旭东:跨界学者的求真之路

THE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