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平老故事]​时 光 记 忆——一位退休老人的故事 作者:薛玉林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4-05-14 发布于辽宁

时 光 记 忆

——一位退休老人的故事

    孙树理是一位退休的独身老人,虽然年近九旬但是精神状态很好,圆圆的脸庞经常挂满笑容。他关心时事,每天读书、看报,准时看《新闻联播》,在室内做健身,生活很有规律。

上了年纪的人都很怀旧,特别是对过去的往事难以忘怀,我和孙树理是邻居,通过多年的交往相处很投缘,在聊天中孙树理老人曾几次讲起他的过往经历:小时候他家住在康平县东升五家子村,上小学时就近在五家子村就读,他热衷于文艺活动,是班里的文艺骨干,三、四年级时就参加小合唱,在校园登台表演快板和“三句半”,新年、春节的时候还参加过“高跷队”表演,凡是学校组织文艺活动每次都有他的身影。
孙树理小学毕业后刚15岁就被村里推荐到五家子供销社当营业员,他非常勤快,热心为村民服务,尊老爱幼受到领导和乡亲们的一致赞誉。五十年代中期,县社到各基层社挑选人员时,孙树理因工作积极上进被选调到县供销社,他先后在县社供应科和财务科工作,此期间他深感自己文化太低,产生了很强的求知欲望,因此报名参加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工学校沈阳分校”学习,他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经过一年半的脱产学习,他以各科文化课的优异成绩通过考试,获得了中专文凭。毕业回县社以后他先后在棉麻公司和生产资料公司工作多年,此期间他一直是公司的文艺骨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参加了县社系统文艺宣传队,他表演过“东北二人转”,唱过“单出头”,说过“大鼓书”,是县社系统文艺宣传队的主要演员,经常到辽北各地巡回演出。

在七十年代孙树理随文艺宣传队去铁岭演出,他表演的京东大鼓《一个破碗》引起轰动,他唱腔好,节目选材好,自编自演来自生活,歌颂家乡,很受观众欢迎。他记忆较深的是在铁岭“七·一三”工地外面搭台露天慰问演出,因观众反响好,他被铁岭剧团借调一年,在铁岭和西丰等地演出因没有伴奏人员,县社文艺队专门派去两名乐队人员为孙树理表演京东大鼓伴奏,每场演出时掌声、欢呼声时时响起,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和赞誉。回康平后孙树理因病住院(右肾摘除),住院期间文艺队每次在职工俱乐部演出时,很多观众在台下一遍遍的呼喊“孙树理,京东大鼓”!为了不让观众失望,文艺队领导特意到医院看望孙树理并转述了观众对京东大鼓的期待,为了满足观众需求,孙树理曾两次带病登台演出,为此文艺队领导特意请县医院一名大夫陪同,在他上台演出前打一止痛针,可见孙树理的表演在铁岭和康平当时已小有名气。
在棉麻公司工作时,孙树理被调到广播室,每天广播报刊的重要社论以及员工的学习体会和公司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他洪亮的声音熟练的广播成了公司员工们每天聆听的重要内容。
在生产资料公司工作期间,孙树理和电工班的同事们为节约用电,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自行设计安装了配电盘,不但为公司节约了用电量,还消除了安全隐患,他爱岗敬业受到公司的表彰,1988年被评聘为助理工程师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退休后孙树理老人仍然注重学习,关心时事政治,在看报时还有一个粘贴本,里边有很多报纸剪裁,比如“名人名句”、“名人故事”、“百科知识”等都剪下来粘贴在本子上,已贴满收藏了几个本子,同时还时常弹琴,自娱自乐,晚年生活很丰富,我对他的“报纸剪裁”很感兴趣,曾几次翻阅他收藏的粘贴本,很感叹老人的细心和执着的学习精神。前几年他听说我在编辑家乡丛书,曾两次给我送来他的“剪报”让我参考,都是关于康平概况及各乡镇自然情况等相关资料,老人的热心相助成为激励我完成编写“家乡丛书”的动力。

薛玉林在孙树理家中用手机拍照剪报请老人观看

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变迁,孙树理老人从青春到白发,以不老的情怀,阳光的心态,在女儿的照顾下安度晚年。
作者简介:薛玉林,康平县人,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多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原康平县文化馆馆长,曾任《康平县报》副总编,编辑出版《康平史话》、《卧龙湖》《万亩松》等丛书,2014年退休。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