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换电站的四大组成系统和换电模式存在的问题

 Rita_M 2024-05-14 发布于广东

1.换电站四大组成  

换电站结构可分为四部分:换电系统、充电系统、换电平台及控制系统组成。

1.1换电系统  

换电系统的作用是从电动汽车上卸下亏电电池,运送到电池仓中,并从电池仓中获取满电电池,运送到换电平台完成换电工作。换电机器人是换电系统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加解锁平台可实现车辆电池包的更换与加解锁功能,码垛机用于运输和交换电池,锁止链接组件可快速自动化实现动力电池与车身的锁止和分离。快换电连接器、液冷连接器、水连接器主要起连接作用,换电系统主要厂商包括深圳精智、博众精工、伯朗特、科大智能、易事特和山东威达等。

1.2充电系统  

换电站内充电系统主要主要设备是充电仓,以集中充电,交流慢充的方式对更换下来的电池进行充能。充电系统中,电池箱体设计技术对环境控制、安全防护、锁止及快速解锁技术等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充电模块供应商包括泰坦、通合、华为等,充电功率在10KW-60KW,充电电压200V-500V。

1.3换电平台  

换电平台包括换电集装箱和停车底座,用于停放与定位电动汽车。目前的解决方案中,一种是采用下沉式的电动汽车定位平台,这种设计是现在换电站常用的方式,但存在土建结构设计麻烦、部署施工时间长、需增设排水措施和无法搬迁等问题;另一种是将电动汽车应用顶升装置抬起。由于汽车悬架作用的存在,对顶升装置的设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换电模式对电动汽车停车定位也有较高精度要求,一旦停车位置出现偏差,无法成功定位,将导致后续换电工作无法进行。

1.4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负责与客户设备通信,以及与换电站的协调设备进行通信。简单来说,控制系统接收来自客户端设备的电池更换操作请求,从多个换电平台中选择一个执行换电操作。控制系统涉及电动汽车的识别。已知的识别方式包括通过车载 RFID 识别,设置车牌识别装置识别与人工识别。       

2.换电站存在问题  

2.1投资成本高
相比充电桩几千到几万的投入,单个换电站建设成本超过200万,这还没加上备用电池,算下来每座换电站的投资都在数百万元人民币。更难的是,为了支撑换电车辆的正常运转,往往一个试点地区就需建立多座换电站形成换电网络。
2.2电池标准化不统一
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电动汽车电池包标准化程度低,尺寸差异大,难以共用换电站,就像当年的手机充电接口。由于不同车企不同车型的客观原因,目前国家还未出台统一的电池标准,导致现在换电模式也只能由车企自己投资发展,很难在国家的支持下在全行业内普遍运用,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换电模式的发展。
3.3换电车普及率低
首先是换电车辆少,稍早新能源汽车兴起时整体电动车的基数都还比较小,更何况换电车辆,换电站利用效率低,增加了回本周期;其次是换电车型少,想要大规模推广换电模式,需要从整车设计的时候就以换电模式开发,需要有一定规模的整车保有量,因此一定数量的整车厂参与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3.4商业模式不完善
早期以Better Place和国家电网为代表的第三方,他们提出的换电商业化模式是自己采购动力电池,扮演“电池运营商”的角色。虽然对于消费者来说无需再支付购买电池的费用,能够大大降低购置成本,但对于整车企业来说,一旦接受这一方案,相当于丧失了对于新能源汽车最核心部分的掌控力,生产电动车只是为第三方做嫁衣,自然没有多少车企愿意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