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型养老:不轮流不抱团,不麻烦子女,也不用去养老院,国家支持

 博问强记 2024-05-14 发布于江苏

截止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数量达2.64亿人,老龄化比例为18%,这意味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新型养老:不轮流不抱团,不麻烦子女,也不用去养老院,国家支持

那么,该如何让老人更体面的养老呢?其实新型养老正在流行,无需麻烦子女,也不用去养老院,国家近年来大力支持,到底是什么呢?

01、轮流养老、养老院被淘汰

我国自古就敬老爱幼,大多数家庭都是子女赡养老人,而近年来轮流养老就十分流行。

对于那些子女比较多的家庭,老人可轮流在子女家生活,这样就可以减轻儿女的抚养负担,也可让老人不那么“讨人嫌”。

然而,不少老人却反馈,轮流养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因在子女家轮流生活,会让老人产生分离感和生疏感,失去了生活圈子,没有了归属感,生活变得不那么稳定,这让老人内心十分无助,抑郁情绪增加。

每到一个子女家中,父母都需要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父母会有孤独感。如果老人身体不好,轮流养老也会使得其身体受影响,无法形成正常的作息规律,健康会有所受损。

当然,不同子女家中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不同,老人需不断适应,再次加剧了对身体的损害。

因此,轮流养老看似比较孝顺,却是对老人的“不孝”,加剧老人的痛苦。

新型养老:不轮流不抱团,不麻烦子女,也不用去养老院,国家支持

一些有条件的家庭,会将子女放在养老院中生活。但在大多数老人看来,住进养老院并不开心,他们内心感觉自己被子女“抛弃”,无法开心起来。

而在养老院,没有自由,每天三点一线,有种坐吃等死的感觉。而现在很多养老院良莠不齐,居住环境比较差,饮食上也不是太好,卫生方面也不太良好。还有不少养老院,被曝光护工虐待老人的行为。

当然,也有一些服务好、设施齐全的养老院,但每月平均开支达1万元左右,普通家庭根本消费不起。

此外,近年来也流行起了抱团养老,几位老人聚在一起生活,所有开支AA制。这种养老方式,不需儿女操心,开支少、娱乐项目多,老人不会孤独。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抱团养老最终破裂,并没有走到最后。至于为何,抱团养老中钱是最主要的,所有开支AA制,老人经常因各种费用在一起产生分歧,特别是生活节俭的老人,对水电、饮食上比较拮据,很难让所有人满意。

新型养老:不轮流不抱团,不麻烦子女,也不用去养老院,国家支持

时间长了,那些经济条件差的老人,自然是不愿意继续生活下去。

而抱团养老的成员此前并没有生活在一起,等真正住在一起后才发现,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千差万别,随着新鲜感褪去,各种小事积累的矛盾爆发,彼此也会不欢而散。

那么,既然轮流养老、抱团养老都不 合适,大家还可选择什么养老方式呢?63岁的王阿姨说出了自己的经历。

二、新型养老正在流行

王阿姨是单位退休员工,每月可领6000元的养老金,但她并不快乐,老伴2年前离她而去,一儿一女均不再身边,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相见。

她平时只能一个人生活,日子比较孤独,生活没有规律,吃饭上没讲究,每天都凑合着吃上一些。

不过,在小区朋友的介绍下,她发现了一个新型的养老方式,也就是“社区养老”。

记得刚开始时,她发现社区养老可以免费按摩,好奇心的她走了进去,发现小区不少老朋友都在按摩椅上聊天。

新型养老:不轮流不抱团,不麻烦子女,也不用去养老院,国家支持

王阿姨平时都是在家里看电视、刷手机视频,没有什么人聊天。可在这里,她像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每天都能和不同的人谈心说话。

在社区服务中心,这里除了有按摩椅外,也有其他各种智能化设备,大家也可以相约一起唱歌、跳广场舞、打篮球、打乒乓球等。

很多志愿者,每到周末都会主动来到社区中心服务,为老人剪指甲、包饺子、理发及其娱乐表演,让老人得以很好的解闷。

在社区服务中心,王阿姨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快乐,每天都十分快乐,她正式报名加入了社区养老之中。

在这里,王阿姨可享受社区的钟点工上门服务,让她无需为打扫家务烦恼。也可以享受低价的食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因有政府补助,吃饭很便宜。

生活中有什么难题,都可寻求社区服务解决。如一次王阿姨发现家里的空调坏掉了,不知找谁帮忙,社区知道后第一时间派人前去维修,这让王阿姨十分感激。

新型养老:不轮流不抱团,不麻烦子女,也不用去养老院,国家支持

社区除了有各种娱乐场所,提供老年人交流平台,也会定期组织聚餐旅游服务,政府也会经常开展老年知识科普活动。

王阿姨称,在社区服务中心旁有一块菜园地,老人可以免费在里面种植蔬菜,采摘瓜果,享受着天然绿色的果蔬,也可一起分享丰收的快乐。

加入社区养老,是王阿姨老年最正确的决定,不用担心子女不在身边,每逢节假日老人们聚在一起,别提有多快乐。就算生病了,也不用担心,社区会派出专人提供诊断、医治服务。

三、国家大力支持

其实,社区养老是国家和政府大力扶持的,为了保证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每个社区都会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解决子女不在身边养老的烦恼,让社区成为老人最坚实的依靠。

过去,社区养老中心比较简单,只有阅读室、简单健身器材,但随着政府的政策补贴,优质养老不断倾斜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人可享受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新型养老:不轮流不抱团,不麻烦子女,也不用去养老院,国家支持

目前,我国养老模式为“9073”格局,也就是说,90%老人靠子女抚养,7%的老人靠社区抚养,3%老人住进养老院。

其实,社区养老也是居家养老的一种,这种养老方式以老人熟悉的生活环境为主,社区再通过整合周边资源让老人享受不一样的养老服务,且在政府支持下,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可让老人享受专业化的养老。

社区养老的特点是没有固定作息,全凭老人自主安排生活,老人无需在固定时间就餐,只要饿了前去就行。而社区的健康食谱,总能满足老人的饮食和营养需求。

社区还会定期派医疗人员上门为老人体检,让老人的身体健康有保证,让他们都能够安享晚年,这样就可以减轻子女的养老压力。

相比其他养老来说,社区养老是就近养老服务,老人和家人联系并没有中断,不必担心居住转移造成的孤独感。

而社区养老也拉近了邻里的交流,让老人无须担心子女不在身边的寂寞无聊,可以和同龄老人一起参加社区活动,分享经验和快乐。

社区养老将医养结合完美诠释,老人在家就可享受健康护理、康复、基础诊断等服务。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社区养老也可提供包括长期护理、短期寄养、日间照料等服务,满足各类老人的需求。

目前,国家积极推动社区养老,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助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中来。

如今,很多社区已引入智能化系统,对老人生活起居、身体健康等进行智能监测管理,第一时间发现老人身体上的不适,为其生命保驾护航。

四、社区养老仍有进步空间

尽管社区养老可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解决了养老难题,不用麻烦子女,也不必去养老院看人脸色,可现如今仍有一些缺点需要整顿。

首先,社区养老需要面对的老人数量比较多,这难免会造成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老人难以拥有高质量养老服务。

因没有统一标准和规范,服务质量和内容上存在差异性,社会资本在考虑盈利的同时,也要平衡好公益性、专业性、服务质量的问题,满足不同老人的个性化需求。

当然,社区养老还处在发展初级阶段,虽有国家政策支持,但社会认知度不高,仍需大力推广宣传,还需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源投入。

不管怎么说,相信在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养老必然会迎来焕然一新的面貌,更好的为老人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