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源王氏宗谱》『四』

 北麓湖人图书馆 2024-05-14 发布于安徽

《仙源王氏宗谱》

01.

《县境基址图叙》并赞《仙源王氏宗谱·卷一》

仙源肇于唐,王氏卜居旧矣。面黄峰而作嶂,夹碧水以为渠。虽地偏一隅,人无玉尘之物。城俭百雉,巷鲜乌衣之名。然语士风,则山川自有淳朴,纪氏族则里开并列,衣冠尔乃朝披,而气爽西山秋指,而星迴北斗位正中。以立庙绕左右,以奠居磐石之安百世犹近聚族,而处千亿匪多。谨绘居址总图如左:

02.

《太原世系图谱叙》《仙源王氏宗谱·卷一》

王氏出自姬姓,自后稷,至公刘公。刘至王季,王季至成康,累圣重光,以成王业者,天所命也。迨灵王厥德虽微,而天命未改。太子子乔居太原,遂以王为姓,吹笙引凤,登仙緱山。子,敬宗为司徒,生森。森生彬。彬生昇。昇生宥。宥生硕。硕生错,为魏将。生贡,拜中大夫。生谕,授上将军。生息,为司冠。生恢封伊阳,君生原。原生颐。颐生翦,为秦将。生賁,封兰陵侯。生离,封武城侯,皆以武功著,生二子。元居瑯琊。威仕杨州刺史,生仪。仪生熙,授中书令,生晦。晦生诚。诚生翁孺,为汉武绣衣御史,叹曰:“吾闻活千人者有封,吾所活者万余人,后世其兴乎!”生禁。禁生八子。谭、商、立、根、逢五人同日封关内侯。谭生昱。昱生霸,少有清节,后王莽征尚书,不称臣,以病退隐,生悦。悦生伯符。伯符生二子,达、延。延生烈,师事陈实,以义行显,居并州郦县,号所居乡为君子乡,生佐。佐生泽,拜雁门太守,生昶,魏末拜兖州刺史,迁司空。生四子,浑、深、沦、湛。湛冲素简没,隤然有公辅之望,仕秦王文学、太子洗马尚书郎。生承,弱冠知名,於太尉王衍,永宁初驃骑将军,复赐蓝田县侯,迁尚书郎、东海太守。生述,少孤事母以孝闻,王导辟为中兵属除尚书吏部。即生坦之与郗,超有重名,称江东,独步晋简文辟,参军从事中郎加散骑常侍,出为大可马,封蓝田县侯。生四子,怡、愉、国宝、忱。愉为驃骑司马,迁江州刺史,都尉豫章四郡辅国将军。生二子绥、绶。绶生谦。谦生昞。昞生璣,拜冀州刺史。生玄謨,为彭城太守,劝宋孝武伐魏,进围滑臺,帝言其陈事令人有封,狠居胥意。生湻。湻生昌,拜徐州刺史,生惠。惠生懿。懿生僧,辩以勇,客闻侯景反,为征东将军,大破之,生詔。詔生伽,授齐州行参军事,送流囚李参等七十餘人,诣京师至荥阳,哀而脱其械,捨之去,约日某日当至,流人如期果至。生蕃,拜唐丞相。生四子,智,静州总管;义,工部侍郎;眞,河南推官、常德安府提刑。眞生二子,仁一、仁四。仁四授县令,生玄㖦由御史院官,至尚书北部员外郎。生景肃,拜丹阳太守。生政,为襄邓等州防御使,陞鄂州採访使赠吏部尚书。生仲舒,君子卿人,少孤,奉母夫人家于江南,贞元初拜左拾遗,出陕州入庐州,丁母忧改婺州,召拜中书舍人,除江南西道观察使、洪州刺使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拜左丞,薨于洪州,赠左散骑常侍,謚文靖。娶母舅女李氏,子七人,初、哲、贞、弘、泰、复、洄,居宣州莲塘。初生羽,哲生翿,贞生翰,弘生翔,泰生肱羾,复继泰子羾,洄生䎀。自是枝分派别,迁徒不一,而子振孙绳,后先继起,渊源其有自矣。

太原之有王氏,继自此始。王氏於晋为盛,而有两派,一派汉王书之后,有王融。融二子祥、览,览有从兄曰雄。雄二子,浑、乂。浑生戎,封安丰侯。乂生衍为尚书令。览六子,长子裁生导,其后最盛。四子正,生旷。旷生逸少,其后亦盛,此瑯琊临沂王氏也一派。汉代郡守王泽之后,泽生昶。昶四子,浑、深、沦、湛。浑四子,尚、济、澄、汶。湛子承,承子述,述子坦之世封蓝田县侯,故称述为王蓝田,此晋阳太原王氏也。「氏由族大全」

王氏之先出於周灵王太子晋,子敬宗为司徒,居太原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十七世孙武城侯离,生二子。长元,避乱迁瑯琊临沂,其后为瑯琊王氏。次威,为杨州刺史,九世孙霸复居太原晋阳,其后为太原王氏,此同源而分流者也。

他有京兆王氏,则出於毕公高,封魏,至昭王彤,生公子无忌。无忌生间忧,子毕子逃难于泰山,汉祖召为中尉,封兰陵侯。时人以其故王族,亦谓之王家。此又一姓之始也。出「王氏本原」

王氏出自姬姓,自后稷至成康,累聖重光,故能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下及灵王,厥德雖衰,而天命未改。有太子晋者登仙,子伊洛之间,其后子孙,遂称王氏。「出李翰撰凤阁王侍郎传」

王氏皆王者之后,在太原为姬姓。春秋时,王子成父败狄有功,因赐氏。「出韩愈撰文靖公神道碑」

考《左氏传》,文公十一年,齐襄公之二年,卽鲁桓公之十六年也。当周庄王元年,狄人郏瞒伐齐王,子成父获其弟荣。如杜预註。

成父为齐大夫而不及赐氏,余欲於韩昌黎而徵信,又东莱吕成公云:王氏非一也,有元城之王,有宜春之王,有功成之王。谱牒之学废己久矣,余不得而知也。寻流遡源太原王氏出周姬,姓盖审命氏之由,余不敢臆说。「出婺源王叔安《百氏图序》叔安,号敬斋宋人。」

宋丞相、荆国王安石所藏《唐室王氏二十五望族谱圆》载:常侍仲舒,生初、哲、贞、弘、泰、复、洞七子,夫人李氏。暨诸子归江南宣州,家于莲塘。「出《婺源王昌时谱序》昌时,为宋武冈军教授」

03.

《仙源王氏宗谱·卷一》《凡例》节选:

☆ 明永乐乙酉,我祖江西巡按御史槐公倡修通谱,溯自周灵王太子晋得姓,至十七传分有太原、瑯琊两派。太原一派,散骑常侍文靖公,系我仙源王氏嫡派,祖生六子,编以“智、仁、信、义、中、和”六字号。瑯琊一派,尚书府君大献公,生八子,编以“孝、悌、忠、信、礼、义、亷、耻”八字号,分析甚明。惟瑯琊一派,人丁寥寥,諮访无由,仍照老谱翻刻,以遵旧制。

☆ 查老谱,太原题名曰《仙源》,瑯琊题名曰《新安》,似乎发祥有二,且恐两相含混。今将太原、瑯琊两派合修分订,名曰《仙源王氏统宗世谱》,义可两尽矣。

04.

05.

仙源王氏的排行三十字

明新志德绍  继作朝邦昌

理学开宗绪  元良辅道光

徽嗣昭合誉  晋锡怀恩常

06.

从《五修宗谱捐输银两》记录来看,五修仙源宗谱有:

尊亲堂、青阳五福堂、节下一本堂、鸡鸣山脚报本堂。

住生公(王琴甫、王森甫、王巨川)、必曦公、武尖公、九生公、必云公、绍庆公、必澳公、源二公、寅公、必瑛公、九生公、世清公、武庆公、寅公、必云公、添公等支派下。

前分、宜都、田溪、王家坦、宜都、熊田、溪下、黄姑、黄沙坑、新分、中分、水阳、杨冲、大分、枫木村。

07.

上海图书馆收藏的这套民国的《仙源王氏宗谱》,是太平县龙门黄沙坑王士明领取的“剑字第肆拾玖号”宗谱。

黄山区谭家桥镇长罗村王氏宗祠的王氏后人王绍荣也收藏有一套五修的《仙源王氏宗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