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振清 | 永不落幕的银幕英雄

 恩5v9lenhafyh0 2024-05-14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郭振清(1927年-2005年),电影表演艺术家,早年曾在私塾读书,后在电车公司任售票员,中国成立后参加华北职工干部学校学习,历任天津总工会文工团演员、天津艺术剧院演员。20世纪50年代初,郭振清参演个人首部话剧《提高一步》;1952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六号门》;1955年,任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相继在《平原游击队》《花好月圆》《独立大队》《英雄儿女》等多部影片中扮演角色;1981年,任天津市广播局演员。1995年,郭振清获得第5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奖”。

本文节选自《人民艺术家》杂志第201907期,内容有删改。

1956年的春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推出了一部纪录电影《春节大联欢》,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春节联欢晚会”。张骏祥是总导演,谢晋是四名执行导演之一,谢添是舞台监督。巴金、老舍、郭沫若、周立波、钱学森、华罗庚、梅兰芳、新凤霞、侯宝林、郭兰英、张瑞芳等社会各界的著名人士都参加了大联欢。

那时的“主持人”统一称作“报告员”。《春节大联欢》的男报告员生得浓眉大眼、英俊威武,他用不太标准但铿锵有力、浑厚正气的普通话说出了节目的开场白:“同志们,1955年胜利地结束了,我们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高潮里,进入了1956年!”

图片

郭振清在1956年《春节大联欢》中的剧照

担任《春节大联欢》的报告员,是当时很多文艺界精英们求之不得的,而获此殊荣的这位男报告员,他从一位电车工人登上了电影表演艺术舞台,享誉影坛40余年;他以特有的外形气质和表演风格成功地塑造了抗日英雄、草莽英雄、工人英雄和少数民族英雄等一系列英雄形象;他在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扮演的“双枪李向阳”,更是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银幕偶像。他就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郭振清。

“穿号坎”的追梦人

1927年,郭振清出生于天津市,祖居天津市北辰区双口二村。父亲在市内经营了几家店铺,一家人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幼年时候的郭振清十分顽皮、活泼,只要热闹的街市上有踩高跷、玩杂耍、唱大鼓、演驴皮影、表演马戏的节目,他总是顶着圆圆的大脑袋削尖一般地朝最前边挤。小小的郭振清非常羡慕民间艺人的生活,这大概就是他最早接受的艺术启蒙。

然而,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太久。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寇伴随着隆隆炮声长驱直下,侵占了郭振清的家乡,郭家仅有的资产也都消散在这一片兵荒马乱之中。无奈之下,一家人跑回老家避难。

图片

青年时期的郭振清

于是,在郭振清的青少年时代,他失去了童真的欢笑,甚至渐渐地连学费也难以准时上缴,不得不中断了私塾学业。无事可做时,他便跑到市场,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表演。每次看完表演回家的路上,他总要一边走一边模仿那些艺人的动作和唱腔,有模有样。

1943年,16岁的郭振清迫于生计到电车公司当了一名售票员。上早班的时候,他必须在凌晨3点起床,一路小跑到电车公司去抢上岗证,然后跟随电车的固定路线穿梭在城市中,连续工作12个小时,饿了就在电车上啃几口杂粮窝头或用豆饼、豆腐渣和山芋面做的干粮。旧社会的电车售票员每天遇到的都是三教九流,这让郭振清饱受生活之苦。为了少被流氓欺负,他还跟伯父郭万升学习少林拳。

图片
图片

郭振清话剧剧照

由于喜欢文艺,郭振清在旧社会结交了很多艺人朋友。他们上车时,郭振清不收车票,还会问某个段子怎么说,有时甚至一起对台词。当时,郭振清耳听六路曲,眼观八方客,空暇时间,就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自组乐队,演奏“金蛇狂舞”“步步高”等著名的广东音乐,或是踩高跷、练武术,还学会了单弦、数来宝、相声和评剧等表演技巧。有时兴趣高涨,他再清一下洪亮的嗓子,为大伙儿来一段京剧或演一段自编的讽刺性的顺口溜和评剧小段,因为唱的、讲的都是加工自工友身边的现实故事,所以常常一曲完毕就会赢来阵阵喝彩。

当时,电车公司成立了一个由穿长衫大褂的职员组成的业余京剧团。郭振清多次报名参加,却被拒之门外,受尽冷嘲热讽,只因他是“穿号坎”的穷售票员。但他仍然不放弃,只要一有空就去自荐,他的诚心和执着打动了京剧团的负责人,负责人破例同意让他加入。但在业余京剧团里,“穿号坎”的郭振清被“长衫大褂”们瞧不起,每天只能做一些杂务活,连舞台都不能靠近。

图片

郭振清

老电车行驶在繁华的城区街道,四周的商铺景色在电车的前行中,晃眼地飞转着,像极了流动中的电影画面,为了聚集人气,招揽生意,街头的大小商家都播放着流行的曲艺节目。这声音就如同磁力吸引金属一般,让郭振清人在车中,神思却尽情地在街市的歌海里遨游,他一边卖票和观察身边各色电车乘客,一边自我陶醉地超脱游离于早已装不下远大志向的电车之外,那个潜伏在心中始终不能泯灭的从艺之梦,还是时常跳上他的嗓子眼,让他心里发痒、发烧、发烫。

人人皆知“马知了”

1949年1月15日这一天,彻底改变了这个普通工人的命运。天津解放后,军代表把参加护厂队的队员召集在一起,高声宣布:“工人同志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工厂的主人啦!”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郭振清的心头。随后,他被选为电车公司的第一任工会委员,每天带着工人文艺骨干分子到一些工厂打腰鼓、扭秧歌。

图片

郭振清在巴黎圣母院前(谢添摄影)

1949年6月,郭振清被送到华北职工干部学校深造。学习结束后,他报了考天津市总工会文工团并被录取,成为一名演员。

加入文工团后,郭振清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话剧《提高一步》,这是他第一次饰演主角。

后来,郭振清又在文工团排演的话剧《不是蝉》中,精彩地演绎了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铁路工人马顺宝(又名“马知了”),话剧在天津市耀华中学礼堂首演时一炮打响,随后演出了100余场。当时人人皆知“马知了”,“马知了”也成了郭振清的别称。

双枪李向阳

两年后,郭振清服从组织调遣,到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工作。在那里,他突破了以往的工人形象,成功饰演了《曙光照耀莫斯科》中的男主角。

当时,剧院经常组织演员去体验生活。郭振清在码头体验生活时,结交了不少工人,并且帮助运输公司工会排演话剧《搬运工人翻身记》,他在其中饰演主角胡二。这部话剧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也将郭振清推上了大银幕。

图片
图片

《六号门》剧照

1952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将话剧《搬运工人翻身记》改编成电影并更名为《六号门》,导演吕班选定郭振清饰演搬运工人胡二。这是郭振清拍的第一部电影,他凭借自己精湛的演技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银幕上展现了一个体形健美、一身正气的搬运工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这部影片获得1949——1955年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三等奖。

由于在《六号门》中的出色表演,郭振清被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东影厂),成为一名专业电影演员。随后,他主演了影片《英雄司机》。但,这只是郭振清辉煌演艺之路的开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大地上广泛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银幕英雄形象——《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而李向阳的扮演者,正是郭振清。

图片

《平原游击队》李向阳

《平原游击队》主要讲述1943年秋,华北抗日根据地遭到日寇的“扫荡”,根据地的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反“扫荡”斗争,游击队长李向阳接到牵制日军驻守某县城的松井部队的任务,与敌人机智、巧妙的周旋,并最终克敌制胜的故事。

《平原游击队》的拍摄过程非常辛苦,为了表现出李向阳龙骧虎步、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郭振清要学骑马、打枪、游泳、放炮、开车。为了拍好电影,他到部队骑兵连找了一匹老实温顺的马,一遍一遍地练习骑马,即使屡次摔下马背,即使每天劳累辛苦,即使会有危险,也从不在意。

那时候,这个倔强的青年不知道,他将凭借这个英雄角色被载入中国电影史册,他塑造的这个惊艳的形象将会收获亿万观众的喜爱,“英雄”也将成为他终生的代名词。

图片

《平原游击队》剧组

图片

郭振清(右一)在电影《花好月圆》中饰演王满喜

1955年,电影《平原游击队》在上映后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摘得多个奖项。郭振清也因为成功演绎了一个生动立体、有血有肉、真挚质朴的英雄李向阳蜚声大江南北,成为全民崇拜的英雄偶像。如今,这个经典的艺术形象依旧具有不可取代的亲和力与感召力,在岁月长河中,绽放着光辉,永远鲜活。

之后,郭振清又在《花好月圆》《独立大队》《英雄儿女》《换了人间》《决裂》等影片中扮演了大大小小的角色,还参加了很多话剧演出。这些不同的角色展现了郭振清炉火纯青的演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郭振清在拍摄电影《六号门》时,认识了妻子李晓功,两人由出演剧中的夫妻,发展成了生活中的伴侣,从此,一生携手同行。

图片

郭振清与李晓功结婚照

1981年,已经54岁的郭振清,告别工作、生活了近30年的长春,和妻子李晓功一起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天津老家。

回乡后的他将精力放在儿童教育问题上,导演了儿童故事片《大虎》,还出演了天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荒娃》。这部影片聚焦儿童失学现象,呼吁大众重视教育问题。

“人生短,艺术长”

1998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古稀之年的郭振清与张良、刘世龙、祝希娟以及刘江、葛存壮等老电影工作者们一起在小品《正方与反方》节目中亮相。“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时光残酷,昔日银幕中的英雄少年、妙龄少女,都已老去,但当他们站在舞台上时,那个属于他们的时代仿佛又回来了。在那一瞬间,他们唤起了观众对老电影的回忆,他们塑造的那些经典艺术形象又清晰地浮现在人们面前。

遗憾的是,这是郭振清在舞台上的最后一次演出——距离他第一次登上《春节大联欢》节目已有40余年。因为疾病困扰,郭振清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图片

郭振清参演的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正方反方》

获得观众最喜爱的节目其他类三等奖

图片

郭振清与孙子郭哓小

2005年8月24日,这位老艺术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一生勇攀艺术高峰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为电影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将永载中国电影史册。他塑造的经典艺术形象,在悠悠时光中始终闪烁着光辉。

“人生短,艺术长”,郭振清塑造的一个个精彩角色,带着那个遥远年代的气息,在时间长河中流淌着,经久不衰,代代相传。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