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川诗刊】微信诗选25期

 宁川诗刊 2024-05-14 发布于福建

微信诗选

·25期·

POETRY

春风在西湖沉醉(外一首)/崔子川

春天的悬铃木/宋茂林

母亲/熊林清

忍者/张有亮

软肋/伊萍

野渡/思北

曼陀罗/陈迎东

火车,驶过春天/杜晓旺

夏天帖/冯金斌

立夏/王耀铭

母亲/唐仙菊

时光书/菩提树畔

星期五/遛达的七七

花样痛/侯培云

小院/山妮

POETRY

春风在西湖沉醉

(外一首)

/ 崔子川 /

不是微醺,是沉醉。吹着口哨的春风扶着

我,和暖阳。湖面盛开十万朵金色的星星

擦亮每一个庸常日子灰暗的部分

以诗歌的名义,皇冠般

为我加冕

湖山气定神闲。宝俶塔的僧袍已缀满补丁

而苏东坡仰天的长啸,一声声

从三潭印月经年漏风的孔洞

敲击我,毛茸茸的大耳朵

酒醒。春风继续挥动生活的响鞭

一群白鹭,柳树丛中振翅高飞

而我,这只贪恋人世的小松鼠

在众多游客与千年的香樟树之间

每天灵巧地,忽下,忽上

推铁环

公园内,外婆一遍遍教你

推铁环。笨拙的手仿佛在

推着笨拙的知青岁月

找不到支点,踩不准节奏,你

冒汗,摔倒,咬牙站起。直至

凹凸不平的路面,飞出欢叫——

弓背的外婆,慢慢地,陪着残阳

像铁环一样下沉

而无数只铁环,已横亘在公园门外

崔子川,本名崔砺金,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协会员。诗歌和诗论散见《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浙江日报》等,入选过多种诗歌选本。

春天的悬铃木

/ 宋茂林 /

浅春,一颗颗悬铃

在树叶间自由舞蹈

透着萌娃般顽皮的眼神

春风,漾起层层甜蜜

春光正好,染过五彩

我,和年轻的悬铃木

并排站在一起

我已忘记围绕我的坚冰恶水

我也忽略了和悬铃木的距离

一颗悬铃落下来

轻轻的,像一根针击中我

一滴幸福,牵出翻滚的海洋

拧干,变成绚丽的彩虹

我在春天温暖的怀里泪流满面

宋茂林,70后,河北新河县人,小学老师。在《散文诗》《诗歌月刊》《诗选刊》《中诗报》《草堂》《延河诗刊》《汉诗选刊》《微型诗选刊》《每日诗文精选》香港《流派》等刊,《诗之光·人与四时》(丛书二)(汉英对照)《加拿大海外诗人诗选》《当代诗选》《当代中外微型短诗选》中央及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报告文学集《滏阳河畔的儿女》编委之一,多家《都市头条》《今日头条》《诗歌文学网》等报刊、媒体发表诗文八百余篇。部分诗章被译成英语。

母 亲

/ 熊林清 /

先是牙齿,接着是头发

纷纷离她而去。眼睛里也不再有夕阳的光晕

她老了,只能用颤抖的手

扶住门框,眺望门外的那个世界

从她说不清自己的名字那时候起

冬天,就在她的喉头长住下来

像一头受困的病狮子,时时在无力咆哮

喝米粥,喝蛋羹,有时是一小勺肉汤

她越来越像刚出生的婴儿

还来不及牙牙学语

只有做建筑工的儿子开门回来,披一身夜色

静坐在门边的她,喊的那声“小宝”格外清晰

这可是她唯一牢固掌握的语言

这时,世界从她的眼睛里

闪过一道绸缎般的亮光

熊林清,教师,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诗作散见《诗刊》《绿风》《诗潮》《诗选刊》《中国诗歌》《山东文学》《红岩》等刊物,入选《2019中国年度诗歌》(林莽主编)、《中国当代诗歌导读(2011—2012卷)》(唐诗主编)、《中国2016年度诗歌精选》(梁平主编)、《重庆作家作品年度选》等各类选本。诗作三次入选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获中国作家网“每周之星”优秀奖,世界诗歌网2022年度诗歌作品奖等。

忍 者

/ 张有亮 /

最后一次交易。春天

把草木和花的残骸交给了夏天

春天,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让无数的小生命在谎言中

绽放又凋零

落地成泥却又固守沉默

孱弱的身子堪比岩石

有比天空更为广阔的心怀

梦想着一片阳光

却扯下了一块夜色

张有亮,江西乐平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西省中小学思政课专家。作品散见《诗刊》《山花》《天涯》《星火》《中国诗人》《鸭绿江》《世界汉诗》《仙女湖》等。有作品入选《2021中国诗歌年选》等多种选本,有十首诗入选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小学诗歌朗诵系列课本。《真相》入选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

软 肋

/ 伊萍 /

我被风搁在半山腰处

双腿像喝下野果浆一样,酸酸的

顿停,坐在一条小道与一条小道的平角里

荡起双脚,以钟摆的方式

叩问到山顶,还需要多少步和勇气

一棵树接着一棵树往上跑,一个人又一个人

路过我,有人拍拍我的肩膀说

山顶的桃花落入春日的圈套,拼命地红了

我比春天更爱桃花,倏然站起来

挽着阳光的手,缠上藤的手臂,前行

山是不会拒绝一个虔诚的攀登者

几声鸟啼让出的路,可以大摇大摆地通过

从叶子倒挂的毛毛虫飞翔的深邃里,借来翅膀

盘旋而上,抵达绯红,我爱这片桃花的浪漫

桃花爱这片土地的深沉,春天爱桃花的灵魂

我爱你,是生命软肋的部分

伊萍,原名吴少平,女,广东湛江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广东作家研修班学员。出版有诗集《萍水相逢》《火与雾》《一只鸟带来的飞翔》和《隐喻》(合著)。

野 渡

/ 思北 /

记忆里的一个符号

常常因储存不足被删除

再次来到这里

栈道拆了,小木船朽了

除了野草

仿佛只有我的惆怅

曾经的往返

得力于一杆竹制的长篙

捡起几粒碎石

投入野草丛

野草丛里溅出几声

野水鸭的啼叫

投入河面

流水漾起几圈

很快就消失的涟漪

思北,本名武永义,河南开封人,开封市作家协会会员。习作散见《文艺百家报》《今日文艺》《河南日报》《大观   东京文学》《山东诗歌》《河南文学》《河南诗人》《百姓作家》等报刊及新媒体平台。有作品入选《中国亲情诗典》《诗歌荟要》《新南方诗篇》等多家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文学选本。

曼陀罗

/ 陈迎东 /

灯笼果、富贵竹、曼陀罗

丝瓜、朱顶红和三叶草

挨在一起生长而

我们更关注曼陀罗

此刻我们和它们是什么关系

我们难道不包括它们

它们难道不包括曼陀罗

当我粗糙的手掌钳住曼陀罗

七岁的孩子制止了我

他没有说什么

一对清澈而卑怯的眼神

陈迎东,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台港文学选刊》《延河》《黄河文学》《中国诗人》《泉州文学》等。

火车,驶过春天

/ 杜晓旺 /

还没来得及

跟春天

好好哐当哐当

火车就出了

极乐南站

我站在这棵遗憾站牌下

樱花

落了一身

杜晓旺,陕西咸阳人,分行文字爱好者。

夏天帖

/ 冯金斌 /

坐进了夏天,

我很想

把碎碎的光影重构。

或许构成

一场适合现在的盛宴。

用太阳的光辉和梦呓,

装进了夏天的空隙。

气候悄然变暖了,

扶影子,

走出风声和此时的恍惚。

起身就沁出了汗珠,

村庄把尘烟倒出。

夏天一样,

踱进风韵有致的人间。

是夏天的热,

使衣衫一件一件脱下,

然后只剩下薄薄的一层。

欲看风漫不经心,

漫过每一个身子的凹凸。

冯金斌,本名冯勤华。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嘉兴市作家协会会员,平湖市作家协会理事。诗作散见于《诗刊》《诗歌月刊》《星星诗刊》《浙江日报》等报刊杂志。曾获“舜韵杯”浙江省第八届乡村诗歌大赛兰花金奖。著有诗集《眺望》《试探着迁徙》等三部。

立 夏

/ 王耀铭 /

伴着暮春的风

桃树,杏树,梨树

一袭碎花裙

跳完最后一支热场舞

立夏将手轻轻一挥

众花散去,青果纷纷登场

个个都是显眼包

秀出小身板儿

一场盛大的竞技赛

就此拉开序幕

我听见麦穗的灌浆声

池蛙的助威呐喊

和油菜荚内的悸动

庄稼卯足劲

向着一枚枚金灿灿的奖牌

发起猛烈冲刺

王耀铭,陕西西安人,高级工程师,喜爱诗歌,以诗涤心。作品散见各纸刊及公众平台。

母 亲

/ 唐仙菊 /

上山砍柴,寻菌子

到小河边洗衣

回家烧火,做饭

一个人拖着一个影子

心里空落的时候

就在小菜园里

和嫩豆角,红辣椒

唠些家长里短

暮色罩上院坝时

母亲会搬上一只小马扎

坐在门口的阶檐上

等我们的视频电话

唐仙菊,网名空谷幽兰,苗族,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铜仁市作协会员。有作品发表在《贵州民族报》《贵州政协报》《河南科技报》《大观东京文学》等报刊杂志。

时光书

/ 菩提树畔 /

巨大的寂静    一只苍老之眼

回望过往的时光    如同年轻时

曾凝望的遥远神秘的未来

博古架上  闹钟 台灯

每一件都是时光之器    藏着海与雾

夜晚与黎明   爱与苦

生与死

水一样滴答作响

祖母依旧提着那盏风灯去喂马

父亲打着手电筒在看瓜

一个我曾深爱的女人    躺在小木屋的床上

盯着闹钟在数和我约会的时刻

一个懒散的午后   一个人独自

打开旧日的时光   满头白发一根根簌簌飘落

那只废置已久的老手机会突然响起

一些几十年失联的故人

将一一和你通话

田成明,别署菩提树畔、画眉人,吉林农安(黄龙府)。国家二级编剧。新诗作品入选2008《中国诗歌文库》,诗词获华夏诗词奖提名奖,入选《当代少年儿童最喜爱的诗词选》,诗评《刘庆霖<孔庙龙树>评析》入选《二十世纪诗评选》,书画评论《阅读福生》《朱玉铎国画集序》等,散刊于《中国书法报》等报刊。论文获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征文一等奖,长春市社科奖等。

星期五

/ 遛达的七七 /

沉睡的周末太长久

与清醒的周五如隔三秋

午后年轻的乌鸦

冲进幽暗的花尘暴

绊倒春天

绊倒篡位者

和他们的鹦鹉

他们的漂亮话

但哥谭镇的新法条

如荆棘加冕

18岁的乌鸦一夜垂暮

在轰隆隆的机床上

被锻压重置

不再痛哭

这破破烂烂的王 已华发丛生

它心怀雨水

它羽毛尽碎

“世界如此结束

并非砰一声消失

而是叮咛般远去”

在某个不甚遥远的星期五

遛达的七七,现居温哥华,纵情山水,诗画为伴,快意人生。在诗行中绘图的人,需要一双素眼一颗慧心,让世界显露它的真实和善意。诗与画不仅是成长中的锻打与陪伴,更是生而为人方能不倦伸展的日日将息。

花样痛

/ 侯培云 /

车间流行颈肩腰腿痛

劣质止痛膏令人闻香蹙眉

影响空气质量和幸福指数

干脆就着饭汤吞了药

读秒进入绩效状态

彰显工人钱程之紧凑

我有头痛病史,紧张性头痛

另有眼痛咽痛牙痛

胃痛腰痛肩膀痛,花样翻新

但我通常只说头痛

因其疼感更经常也更典型

做工的人状况多了会讨人嫌

侯培云,曾名佩蕴,自号刻舟客。习诗,山东费县人。

小 院

/ 山妮 /

那时,我家树上的杏子

刚挂果

那时的小院,开满杏花的小院

看着我却后悔

杏子它咋不能变成柿子

而那些麻雀

已经开始计划再过几天能吃到杏子

……

想起一生后悔的事

小院荒废,杏花落满屋顶

没有住人的房子已不再是家

几场春雨过后

那棵开花的杏树

还在讲着小院年代里的故事

而你

却走向了别处

山妮,本名程胜凤。一个乡下爱诗写诗的女子。作品见《诗歌月刊》《飞天》《回族文学》等等报刊。

////////////////////////////

编辑 / 姚世英

排版 / 浪 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