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虾价比江苏高10元!难养、恶循环,广西小棚还能持续高价吗?

 水产前沿 2024-05-14 发布于广东

----- 广告 -----

----- 广告 -----

----- 广告 -----


小棚养殖户如何在虾价跌宕中求生存?

正文字数:1963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压力太大了!”

“现在养白虾,哪有赚钱的?现在就是有经济实力能支撑下去,最后结果或许会胜利;如果经济实力支撑不下去,那会被淘汰出去。”

......

中国小棚虾产业调研团队在广西一线深入探访时,听到了众多养虾业人士的心声,笔者在此做部分观点整理,以给广大业者规划参考。

01

虾价低迷下的策略:

抱团取暖、增效降本

据悉,当前已有企业探索创新经营模式,如"公司+农户"或"养殖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方式,旨在通过联合力量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类似于"抱团取暖"。在面对虾价低迷时,轩凯生物黄永强认为:“产量少与价格低位双重压力下,养殖者显得较为被动。因此,寻求提升产量以获取效益,可能是更为明智的选择。创新模式后,若小棚能稳定产出3000-5000斤白虾,即便虾价下跌到20元/斤,仍有一定的盈利空间。但如今,随着全国范围内小棚养殖规模扩大以及工厂化养殖的发展,甚至阳江中棚的竞争,并且进水病害防控和排水污水处理方面亟需优化,小棚养殖面临着严峻考验。”

面对“降本增效”的议题,黄永强主张“增效降本”的思路。他解释道:“优质产品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其能更快更高效地达到预期效果,在此基础上寻求成本削减。同时,强化管理、改善硬件设施,确保设备匹配高产目标,结合当地水质、土壤等环境实施科学管理。此外,园区应提供优质服务,协助养殖户提质增效,共同抵御潜在风险。”

02

虾贱伤农!

养殖户陷入“少亏即赚”漩涡

关于广西养虾业的现状,钦州兄弟水产、钦南区共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勇富表示:“目前的小棚存在无序开发的情况,但因市场状况不佳,部分投资商虽拿到土地也不敢开棚投产。另外,当前养殖户的积极性低迷,尤其是土塘大多从湛江购买30-50元的虾苗,不太考虑投入产出比。他们普遍存在“少亏为赢”的心态,许多人选择减少养殖规模或直接弃养。”海南顺洋钦州直营场负责人吴亚军表示:“第一季度的虾苗销量不佳,即使是优质苗种也没人要,去年海水倒灌导致的塘口污染和孢子虫等病害泛滥,更加降低了养殖户对优质虾苗的需求。”

关于清明节虾价下降,他们都表示这是历史性的下跌,主要受到总体消费水平、虾产量以及进口虾冲击的影响,陈勇富直呼:“虾贱伤农!今年,甚至有养殖户为错开卖虾高峰期,在早造虾卖完后,直接进入养中造虾,省略了排塘和消杀等养塘养水环节。”“但从近两年全国行情来看,广西的虾价还是较占优势的,广西的虾价相较于广东平均高出3至5元/斤,与江苏相比则高出约10元/斤。为了增加利润,去年下半年,不少流通商选择将江苏的小棚虾运输到广西销售,售价达到了21-22元/斤。同时,广西本地的虾被运输到云贵川地区销售。”

据了解,今年养殖早造虾到70-80天时,孢子虫仍然泛滥,陈勇富指出:“70-80天的养殖周期相当于正常养殖时的一个月,主要是因为今年初寒潮影响严重,棚内温度在17-18℃,拉长了小棚虾的养殖周期。甚至有养殖户养了140-150天,各方面的成本也随之增高。我认为孢子虫暴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养殖条件设备、养殖技术水平以及水处理能力等各方面的不足。并且,检测机构缺乏一个标准化、权威性的检测评估标准。”虾难养且虾价低的双重压力,加剧了养殖户对科学养殖的抗拒心理。

03

无序检测乱象、产品销量降30%

行业需重新审视

广西普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旭东表示:“以检测的角度来看,今年一季度在苗期检测出孢子虫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到了养殖30天后的复检阶段,发现孢子虫感染率显著上升,并且近期孢子虫暴发。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外海水的不稳定和虾本身的免疫力较弱。”

对于广西目前的检测行业现状,高旭东指出:“当前的检测行业较为混乱,缺乏统一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与江苏相比,缺乏明确的定点检测单位和严格的执法监督。在广西,样本储存和保留的标准尚未明确,如病害样本等应保留多久等细节问题都没有统一规范。此外,部分检测机构的操作流程较粗糙,检测环境不达标,容易造成样品污染,从而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正是这些情况,养殖户常抱怨在多家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差异显著,他们往往难以判断哪个结果更可信。

对此,高旭东呼吁:“广西亟需管理部门定点几家正规的检测机构,以确保公正、准确的检测服务,切实保障养殖户的利益不受损害。”

谈及第一季度动保产品销量时,他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小棚虾的动保产品销量出现下滑,预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30%。主要因为目前行情低迷,部分养殖户为了降本,选择低廉的产品,不仅是动保、饲料或虾苗,造成优质产品的销量下降,也正反映出当前行业的困境。”他进一步强调:“提高养殖成功率才是效益增长的关键,不应仅追求低价来降低成本,这样可能会使行业走下坡路。并且,养殖户需要有自己的养殖思路,避免过度复杂化。”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尽管小棚虾从江苏到广西,只用了2年时间就成功复制,单棚产量还达到了与江苏差不多相当的水平,但是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肝肠孢虫、弧菌性疾病,包括高致病性弧菌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性弧菌、哈维氏弧菌等,依然狠狠扼住广西小棚虾发展的咽喉,还有地下水限用、尾水治理、种苗质量等等问题,为此,水产前沿举办2024中国小棚虾养殖大会(钦州站)暨第二届中国小棚虾养殖展,邀请行业专家、一线养殖者和优秀企业人员共聚,围绕小棚虾产业的生存与发展议题展开深入探讨。6月,我们在钦州等你!

2024中国小棚虾养殖大会(钦州站)

暨第二届中国小棚虾养殖展

会议日程(拟)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