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续五)民国十年孙中山和袁世凯合背无面值壹圆形银币

 天府源泉 2024-05-14 发布于四川

  这是一枚非官方铸造发行的奇怪的无面值银币。它的两面镌刻着民国两位大总统的肖像。


  一是国父孙中山先生,民国首任总统,来源于“孙中山先生像民国开国纪念币壹圆”银币的人像面;

​      一是“窃国大盗”袁世凯,来源于“民国十年造袁世凯像壹圆”银币的人像面。

​       它的直径39.2mm厚2.3 mm重26.55g,是标准的《国币条例草案》规定的壹圆形银币。

​      这种币形产品,在钱币收藏业界被称作“合背”币。因无值,一定是非流通的货币。这种“合背”银币有多种不同的币文图案,在民国时期和存留到当下的,虽数量不多,但也常有问世。

​      它们除不能正式用于市场贸易结算交易外,就是一枚正规的银质钱币物。因此,稍加分析即可得出结论,它们是造币厂工人戏作的产物: 用两枚不同时代的铸币模合成铸造,以满足一些收藏人士的猎奇心理。

​      因能干这种事情的,一定要同时具有三个条件:

​      一是铸造厂有现成的铸钱模;     

​      二有铸造银币的全套工艺设备流水线;

​      三铸造者在厂里上班;有狗胆和机会私自启用铸造设备,完成全部工艺过程。     

​      因“孙中山开国纪念币”银币(直径3.9cm,重26.6g)最早是由南京造币厂铸造的纪念币,雕模是厂里的雕刻师何子梁雕刻的。业界有说是天津造币厂铸造的乃以讹传讹之说。但后来南京造币长于1929年因大火烧毁了设备,转武昌造币厂生产;1927年至1932年又转杭州造币厂生产过。1929年,也转天津造币厂生产过。因此,本文所述的这种“孙袁合背币”的铸造范围可以缩小到是南京,武昌,杭州,天津造币厂等四地工人的作品。

​      它们是真币(时间,材质,工艺,铸造,包浆,几何物理参数都对)。

​      它们又是“臆造”假币(非国家银行的正式铸造发行物)。

​      它们是实实在在的收藏珍品。被收藏家珍藏,被收藏人追索。特别奇怪的合背币,因稀罕少见又难得,还会成为收藏珍品。

​      民国时期,有一位在福建造币厂做过雕模工,名叫平玉麟的人,后来在上海经营“麒麟钱币社”,就通过行贿买通造币厂工人或管理者,合谋铸造出不少臆造图文的假币,蒙骗过不少人。

​     传说此人被人告发,而遭官府逮捕关入大牢,死于狱中。但是他留下的许多臆造币竟成了当今藏家的追逐之物。这种“合背”银币也是其中之一。“它们是为伪作而臆造,并非为流通而造假”。所以,它们是处于特殊时期的时代背景的产物,自成一格,而颇受藏家喜爱。

​       

​     这一枚“孙,袁合背”银币,是25年前我从上海一老藏家后代手中花数百元囊获的。在互联上尚未发现有完全相同的钱币公示。但我相信,它绝非孤品,一定还有遗物在钱币藏家手中。但它的数量不可能有几百枚。数十或十来枚倒是可能有的。

​     也未见有拍卖品公司有相同的拍卖品,所以,不清楚它价值几何。但我把它当宝贝。时不是拿出来观赏品鉴一下,也是其乐无穷。

​      此币同时具有孙中山先生像“民国开国纪念币壹圆”和“民国十年袁像壹圆”两枚银币的特征,观赏起来,不免更有乐趣。因此,我也把它纳入“民国高端银币”之列。​

​     一、看袁世凯像面

​     币文和图像具有“民十袁大头”壹圆银币的特征,但有不完全一样。我发现了“民十银币”所没有的特征。大概有如下一些:



  1、它的上缘镌刻有“中华民国十年造”七个汉字。与大多数“民十袁大头”银币相似。但也有特点。每个字的立面都深峻,挺拔,系冷压成型。

​     “華”为草头,下有一横。

​     “民”右无点,与“民三银币”不同。

​     “國”为上开口,减笔“或”。

​     “年”为“午”头,横点年,与“民三银币”“牛”头年不同。

​      “造”字为“告”造。与“民十银币”一样。


2、它的袁像有特征。眼部同“民三O版睁眼袁大头”。右眼有上双眼皮,眼球中有两竖线;左眼有长睫毛,但与“民三O版睁眼袁大头”不同,睫毛是下垂的。

​3、嘴上的胡须与“民三O版睁眼袁大头”,上胡须有刻痕,下垂胡须是两束。

​4、袁像的脸部造型同“民三O版睁眼袁大头”。下巴饱满而圆润,耳廓深峻清晰。

​5、袁像衣领也同“民三O版睁眼袁大头”。四条横线,深峻,清晰。

​6、肩章也是四星宽肩章。但纵线仅有两条粗壮与“民十银币”同,与“民三银币”不同(有多条细线)。

7、此币头发为细发,但头上部不清晰,仅从后脑勺看出。后脑毛下垂与“民三O版睁眼袁大头”相同。

​8、钱币上的压延纹清晰可见,是机制币的特征。


8、发现一特有的特征,在3点位起,有8宽齿长度的内齿端头多出一条连接内齿的弧线。单个看,像似与两宽齿间的细线构成“T”字齿。不知何为?这一特征是首次发现。分析是特别“暗记”。但令人不解和可笑的是,本就是非官方铸造的“臆造”品,难道还担心再次被仿?

9、此币的衣领口是开的,与“民三O版睁眼袁大头”“闭口”不同。胸章华饰模糊不清,军装末端与内齿结合部还是一宽齿,两宽齿间缺一细齿。

​10、另一个新发现。

在前左胸处,发现一“”半月牙形”点珠,对应的内齿齿形有异,宽齿被分割成两齿。把原来有规则的“宽细宽细齿组合”变成了“细细细组合”,缺一宽齿组。

​       另外,这个“半月牙形点珠”是叫着“齿含珠”或什么的不知?也许又是一个“暗记”。假如真是,做此币者也算是下了真功夫!

​二、看孙中山先生像面

​      孙像面是“民国开国纪念币”孙像面。


它看似与其相似。实则有许多不同特征:

​    1、币上缘“中华民国”四字同“民国开国纪念币”,所有笔画均有卷曲状立面。

​    “中”字粗壮,竖笔中不有稍许断笔凹陷。

​    “華”字写法有深意。草头与下横笔组成两个“大”人。

​     隶书“民”右无点,最后一划上出头,下拉长。 其解释为推翻满清帝制,象征民主胜利,人民出了头。

​     “國”字全封口,将“或”部右上点写到左。捺笔尾不带沟。

​     2、新发现两个特征:

​     a.“幤”字的左下方靠内齿处,有一小电珠。这是公开的“孙小头银币”所没有的。是所谓“内齿含点珠”暗记,还是钱币的铸造定位点,无法考证。假如是“暗记”则赋予此币新的神奇含意。

​      b.“念”字的写法与孙小头“开国纪念币”不同。


  左为孙小头的“念”似为楷书,仅8画,右为本藏品的“念”字,似为隶书,有9画。

​     3、三点,九点位的挂饰,两边有4处不同,一眼可辩。


  与“孙先生像开国纪念币壹圆”比较,也非完全相同。


  由此推断,此币所用的“开国纪念孙小头”版铸模,可能非原铸模,而是修过或重刻的另一模。如真是重刻的铸模,此币的投入成本就大了,也给此币重重设防“暗记”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难得它珍贵!!

​      三、此币的综合评价

​      1、边齿。明显漂亮正统的橄榄齿。凹凸齿深峻,挺拔,硬朗,凹齿中中插齿痕或叫做夹丝。齿头无堵水口。币边缘圆润,光洁,无毛刺和任何拖泥带水。

  2、整币包浆自然天成。黑褐色包浆铺满银币,有少许铜蓝绿锈掺出。





  币面和边道自然流通痕迹明显(非流通币,但可能在玩家手中转换,把玩,难以避免的磕碰)。如币面袁像从头顶斜向左眼右侧的长线以及地章空白处的多条划痕估计均是把玩中留下的伤痕!

​      但这些痕迹从痕迹学分析,恰好证明了它的历史和存在价值。

​         2024年5月14日撰稿于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