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为例来说说说明文中的下定义

 810的老好人 2024-05-14 发布于广东

以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为例来说说说明文中的下定义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百科”解释)。下定义有助于说明事物的本质,恰当的运用,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读懂文章。

其实不是只有说明文中才有下定义,议论文、记叙文涉及到对某些事物进行解释的时候,其实很多也是在下定义,我们文言文学习中遇到的判断句,就是下定义的情况。但于这些文类而言,论述下定义是没有什么价值意义的。唯有说明文,下定义作为一种重要的说明方法,需要学生牢固掌握。更重要的在于,它作为压缩语段的一类题型,有着高考的意义,我们的学生必须掌握。

正好我们最近在学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它虽然是学术论文,但兼具了说明文的特点,其中几处涉及到下定义的内容,不妨拿来作例子。

其实前人对'下定义'的解释,并没有刻意强调它必须是单句(即只有一套主谓实结构的句子),但从实际运用来看,单句作为它的特定表现形式还是被认可并作了强调的(高考中认定下定义的句式必须是单句)。这么强调有它的道理,我们先来看这两个句子: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

从内容上看,这两句都是对'中国的建筑体系'这一概念的解释、说明,从这点上,不妨把它们都看成是下定义的句子。但实际上它们是有区别的,:前一句子有宾语,后一个句子没宾语(省略了);前一句子'建筑体系'对应'建筑体系',构成种概念(所要解释的本概念)和属概念(领属概念,对种概念的界定)的对应,后一句子未提供属概念。由此看来,后一个句子不构成下定义的要素,不能归入下定义的句子。所以我们只能承认前一句是下定义,而它恰恰就是一个单句。也许会有人会说,在第二句'所创造的'后面加上'建筑体系'不就得了,原句只是把它省略了。但从语法上来说,补上后又显得重复、啰嗦,是要归入病句的。为了规范语法表达,这两句就只能合成为'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由中国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军积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建筑体系。'于是,它就变成了一个长单句。所以,强调下定义是单句,在语言形式上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下定义,并更好地在文本中分析、把握下定义的内容,以达到对对应内容准确分析的目的。

承如上例内容,在说明文中经常性会遇到多个句子连用,以解释某个句子概念的情况,如果把这多个句子定义为下定义就不妥当了。如本文中对'斗拱'的解释:

'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作“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作“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拱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

内容颇多,有上百字,都是对'斗拱'的解说内容。但很明显,这个句群中没有统一的句式,能够提中属概念的只有'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这一处(提供了'单位'一词作为属概念)。将这些文字用'下定义概括之,不合适。实际上,说明文还提供了一种说明方法,那就是作诠释(指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作用是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从其解释来看,此处文字就符合'作诠释'的表现形式。所以,当我们在遇到多个(两个以上)单句对同一个概念进行解释、说明、补充、分析的,我们直接就可以定义其为'作诠释'。于是,我们就可以非常方便地从是否单句的角度对这些两种说明法进行界定,在做高考题的时候,我们坚决把'下定义'的考题写成单句。

我们在分析'下定义'句子的结构形式时可以发现,下定义的句子基本上是两种句式:

1.…………(定语部分)的 ○○(属概念)是(或者'叫做) XX (种概念)。

2.XX(种概念)是 ………… (定语部分)的 ○○(属概念)。

实际上,我们普遍采用的是第二种句式,如本文中几处下定义的句子都是这种形式的。做这类高考题,我们也强调采用这种句式,在确定种概念(实际上已明确指出)和属概念(文本中可能提供,需要做题者自己找出;有时候需要做题者提炼)后,将筛选、归纳的有效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处理为这个句子中的定语。我们也来看文本中的这个句子:

'它们(指文中的'词论'和'文法')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的规则和惯例。'

其中,'从……而遵守的'这部分内容都是本句的定语,用来解说'规则和'惯例'这个属概念,它包含了三方面内容:'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三个内容都可以独立处理为句子,但在这里却成为了多项定语。这个长单句句子虽长,相较作诠释而言,却去掉了一些重复成分,内容相应减少,还使得属概念更突出,解说的指向性更强。对于学生来说,难为的在于如何整合内容并合理排序。比如这个句子后面还有'它们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们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而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这一部分内容,学生们就可以练一下如何将它们筛选、概括、整合后纳入这个句子的定语部分中去。

虽说新高考题型在不断创新,但下定义既作为一种说明方法,又作为压缩语段的一类重要考题,仍然具有考试的意义,也可以进行适当内的题型变化,我们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还是要做好准备的。这样,我们方能做到触类旁通而又万变不离其宗。


美化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