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醫案|薏苡附子散⑦

 金坛区 2024-05-14 发布于上海

醫案五則

1、王云凯醫案之胸痹心痛(心绞痛)

吴某,女,49岁,干部。

患冠心病心绞痛已近2年,常感胸膺痞闷,憋气,甚则不能平卧,服瓜蒌薤白半夏汤加丹参、鸡血藤、降香等多剂,证情已趋和缓,但今日突然心胸疼痛,舌暗水滑,脉弦迟极沉。询其原因系由洗头劳累受凉所致。此属寒甚而阳衰,痹甚而血阻,若疼痛不解,阳将脱散,生命难保,故急以大剂薏苡附子散合独参汤救治:

薏苡仁90克,熟附子30克,人参30克,三七24克。

先煎参、附,后纳薏苡仁、三七,浓煎频呷。

服2剂,疼痛即缓解,厥回肢温,额汗顿止。(《中医自学丛书·金匮》207页)

【按語】此案为王云凯教授医案。王老师主讲《金匮》,他教学、临床、著述都擅长。详情见《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第2版之“附翼”。

2、尚炽昌医案之胸痹

曹某,男,50岁,工人。

肋间神经痛10余年,1975年1月4日晚,因连日劳累,觉胸部胀痛加重,至次晨痛无休止。此后,20余日来,胸部持续胀痛不止。严重时,常令其了女坐压胸部,以致寝食俱废,形体衰疲。伴有呕恶感,口唾清涎,畏寒肢冷等证。

经西医检查,超声波提示肝大,x线为陈旧性胸膜炎,钡餐显示胃小弯有一龛影,其它无阳性发现。

曾用西药解热镇痛剂、血管扩张剂、制酸、解痉、保肝、利胆及中药活血化瘀祛痰法,均无效。疼痛严重时,用杜冷丁能控制三四小时。

1975年1月28日初诊:形证如上,闻及胃部有振水音,脉细弦,舌淡苔白润多水。属寒湿胸痹,宜温阳利湿。先予薏苡附子散:

附子15克,苡仁30克。2剂。

1月30日复诊:述服药当晚痛减,可安卧三四小时。两服后,胸痛又减,饮食转佳。即于前方合理中湯及栝蒌半夏汤,3剂。

2月2日三诊:疼痛大减,仅遗胸中隐隐不舒,体力有增,饮食渐趋正常。改拟附子理中合小建中汤3剂,胸痛止。又续服10余剂,钡餐透视龛影消失,胸痛未再复发。(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8;(2>:39)

【按语】:

胸痛之甚,伴寝食俱废,呕恶,口唾清涎,畏寒肢冷,一派阳虚寒湿内盛之候,故先以大剂量薏苡附子散温阳散寒止痛;待痛减病缓,再合理中及栝蒌半夏,以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并施;俟病几痊愈,以附子理中合小建中扶人身阳气而收功。其治可谓条理方明,进退有序,故获佳效。

图片

3、文毓声醫案之皮肤皲裂

左某,女,65岁。

初诊:2019.12.6左手虎口皮肤皲裂1月余。初起小水泡,瘙痒,消退后皮肤皲裂出血。四末冷。稍过食易胃胀腹胀,矢气多。口中和。大便干稀不调,数日1解或1日数解。小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左弦右浮。

证属太阴病,寒湿久郁,肌肤失养,胃失和降。

薏苡仁30克,熟附子6克,败酱草15克,厚朴18克,法半夏15克,党参6克,炙甘草3克,鸡内金30克,郁金10克,海金沙20克,金钱草20克。5剂,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2019.12.11。左手虎口皮肤皲裂改善。腰痛。口淡,不思饮。矢气明显减少。大便偏稀,日1解。小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薏苡仁30克,熟附子6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桑寄生30克,鸡内金30克,郁金10克,海金沙20克,金钱草20克。5剂,每日1剂,水煎服。 

近日随访,皮肤皲裂已愈。

【按語】

《金匮要略》: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薏苡仁,《本经》谓“味甘,微寒,主治筋急拘挛…风湿痹。”其具有止风湿痹痛之用,配合附子散寒除湿止痛。故本方为治太阴病之寒湿痹痛或胸痹疼痛

薏苡附子散的使用,是学习了欧阳卫权老师的经验,他在书中提到“某些慢性干燥性皮肤病,日久肥厚、角化、干燥、脱屑、龟裂,呈“肌肤甲错”者,并非皆由血虚风燥,不少由于寒湿阻滞,肌肤失于濡养气致,如手足部干燥性湿疹、慢性接触性皮炎、进行性指掌角化症、神经性皮炎等,本方常适证用之。”

而此患者皮肤皲裂前期有水泡,四末冷,口中和,是寒湿内蕴、肌肤失养之证,易胃胀腹胀、大便不调,是脾失运化、胃失和降之证,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以行气健胃、去饮消胀。患者易有肾结石,故加了四金以期行气利水排石。二诊胃胀腹胀消失,诉腰痛,不思饮,此乃水饮内停,去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五苓散解表利水。

4、擅用乌附—曾辅民醫案之咽喉疼痛

姚某,女,57岁。

外感后咽喉疼痛半月,伴咽痒,白天症状减轻。睡眠差,舌淡白,苔白水润,脉沉。

附子80(先煎),生苡仁30,赤芍10,乳香5(去油)。

3剂,每剂溫分3服,每3小时1服。

药后病愈。

【体会】此为薏苡附子散加味方。眠差、脉沉,提示阳虚,阳不入阴;半夜咽痒加重,更是虚阳郁发所致,故曾师以重剂附子扶阳为先。咽痛甚,以生苡仁、赤芍、乳香通散咽结而治其标。《金匮要略》云:“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薏苡附子散以附子扶阳,苡仁利咽缓急。少阴咽阻,即可导致胸痹不适。此方用法精妙,曾师深得伤寒心法。

5、何慶勇醫案之胸痹

郭某,男,61岁。

主诉:反复胸闷发作,遇阴雨天或雾霾天加重3年余。

现病史: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紧缩感,频死感,胸闷,曾多次住院治疗,但症状仍反复发作。1个月前因雾霾天气再次出现胸闷、头晕,动则加剧,伴不欲饮食,食之无味,甚为苦恼,遂入我处求治。

刻下症:胸闷,遇阴雨天或雾霾天必发作或加重,偶有胸痛,伴气喘,动则加剧,头晕,偶有咳嗽咳痰,周身乏力,全身略怕冷,饭后尤甚,头目昏沉,无头痛,无后背痛,不欲饮食,食之无味,二便调,寐安。

查体:形体略偏瘦,舌黯淡,苔薄白,脉弦细滑

诊断:胸痹之薏苡附子散证,越鞠丸证

【處方】:

炒薏苡仁30g,醋香附18g,川芎18g,黑顺片18g(先煎1小时),苍术18g,焦神曲18g,栀子18g。

5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

患者诉服2-3剂中药后胸闷、胸痛及头晕均消失,纳食亦较前明显好转,现胃口大开,欲饮食,喘气及乏力症状大减。

【按語】

薏苡附子散方证:胸痛、胸闷,阴雨天或雾霾天加重,怕冷,舌苔腻。

越鞠丸方证:胸胁不舒,不欲饮食,脉沉涩或沉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