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不落井下石!

 家住南阳城 2024-05-14 发布于河南

今天看了一个短视频,很不爽,也有点不敢相信,曾经很崇敬的一位主播老师居然发了一通这样的视频,南阳的网友们看完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回怼,君子不落井下石!

今天我们先来讲一讲落井下石的历史典故:柳宗元,字子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少年的时候,文章就写得很好,名气很大,后来中了进士,当御史大夫时,因参与新政被贬到雍州去做司马,后又调到柳州去当刺史。他死后,柳州人因为纪念他生前对柳州的功绩,建庙奉祭他。韩愈是当时的大文豪,他眼见好友柳宗元被小人所谗,郁郁不得志地死去,替柳宗元写了一篇墓志铭。他这样说:“啊,人们在穷困苦难中方能显示出节操和义气。现在有些人安居无事的时候,相爱友好,经常在一起宴饮玩乐,互相很融洽地集合在一起,甜言蜜语地强作欢笑,装出谦恭的样子,握手言欢似乎肝胆相照,指着天日流着眼泪,发誓不论生死都彼此不背弃,显得很诚实真切。然而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哪怕只有毛发般细微,就立刻翻脸不认人,眼看着朋友掉进陷阱里,不仅不伸手救他,反而趁势将他往陷阱里推,又往下扔石头。这样的人,到处都有啊!”(请不要过度解读,小编只针对这位主播的言论讲一讲什么是典型的落井下石,以前的事儿以前不说?你早说出来我们南阳会不会少受点损失?现在出来说属实不地道!)

要记住一句话“闲谈莫论人非”,我们不要去说别人的坏话,因为别人的人生经历立场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如果因为不小心说了一句话,就让别人万劫不复,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习惯“落井下石”的人,很少会有善心!
古语有云:相由心生。大意是说,一个人的长相、气质、行为等,皆是内心活动的反映,而习惯“落井下石”,也从侧面反映这样的人,很难会有善心。正所谓“可怜之人,亦会有可恶之处”正是这个道理。言外之意,习惯“落井下石”的人,其实是缺乏同情心、难有善意的一种表现。而这就是那些习惯“落井下石”的人最可恶的地方之一吧!

曹操有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让天下人负我。这其实就是严重的利己表现。也就是说,人会有利己之心,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只会利己而不舍得利他,那就是人品的问题了。而这其实也是那些习惯“落井下石”的人,最可恶的地方之一。
如此上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行为,反映的是其内心的活动。也就是说,心善之人,大都会表现出“善”的言行,反之,内心有“恶”的人,大都会体现出“恶”的一面。由此可见,习惯“落井下石”本身就是一种“恶”的表现——见不得人好之“恶”。而这当然也是那些习惯“落井下石”的人,最可恶的地方之一。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习惯“落井下石”的人,确实有许多可恶之处,切记慎交,最好远离。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
热点视频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