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叙永东城宝珠山的钟楼

 叙而永之 2024-05-14 发布于四川
宝珠山”这个地名,少有人提及了。

叙永城有宝珠花园(小区名)、宝珠街(老街),两者都挨着宝珠山位置,取名不知与宝珠山是否有直接关系?现今“宝珠”位置,民国时期为“新东街-当铺巷”方向位置。“宝珠花园小区”位置在熊公坡附近。关于“宝珠山”更多信息,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宝珠街现状。民国时期,这里为“新东街”,因靠近新东门,故名。街巷尽头,还能见到城门遗址。摄/刘朝勇,2024-02-11

之前看到一张2008年叙永县城老照片,能看见一栋伫立在东城小山丘的建筑,那里便是宝珠山钟楼位置。

2008年的叙永县城,红框处就是该栋老建筑。照片来源于公众号“叙永风光”《腾飞的叙永·改革开放四十年(上)》, 2018-11-27

何谓宝珠山?《四川省叙永县地名录》(1986年6月)载:山形凸园象珠子,故名。


见《四川省叙永县地名录》,1986年6月,第333页。

旧有“十景”,其中有“宝珠春眺”,想必古人站到宝珠山顶,叙永“环城皆山,叠翠如屏”望满城春色,叹此景甚美,故纳入十景之一。

康熙五十九年,知县虞景星以“桐林夜雨”无考,并合“鱼逢春跳”与“宝珠春眺”为一,“宝珠鱼跳”,为八景。


虞景星《永宁八景诗》谈到八景“宝珠鱼跳”:一缕清流绕翠微,羽觞飞处乱花飞...为爱泉甘春酒冽,更怜水暖鳜鱼肥。

想必此地,定是宴饮游玩好去处呀!


虞景星(清康熙五十九年,即1720年,任叙永厅同知)《永宁八景诗》之”宝珠鱼跳“,文章注释提及:宝珠,叙永城内宝珠山。鱼跳,指界口水暖鱼跃之景来源于叙永文史资料选辑《叙永诗抄》,第42页。

看到“永宁八景图”,我们能看到宝珠山上并不是钟楼,而是“塔”。何故?

永宁八景图之“宝珠鱼跳”,见嘉庆十七年(1812年)《直隶叙永厅志》卷五《形势篇》。

光绪三十四年《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载:宝珠山|在县东城内,同知朱孝纯建塔于上,旁有溪流,水暖鱼跃,八景“宝珠鱼跳”即此。同治庚午年将塔折毁。

县志载:宝珠山|在县东城内,同知朱孝纯建塔于上,旁有溪流,水暖鱼跃,八景“宝珠鱼跳即此。同治庚午年将塔折毁。见光绪三十四年《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卷三《舆地志(三)山川》

下面是前辈老师关于“宝珠山钟楼”的口述采访,现做整理分享。

@钱守诚老师分享 2023-05-07

叙永东城有处名胜古迹——宝珠山,山顶有座两层高的钟楼,顶楼挂有一口巨钟,传说巨钟铸造于明朝。巨钟高大,钟声宏亮。抗日战争中,巨钟为叙永百姓报警防空;解放以后,巨鐘钟每天中午12点为市民报点;平常时候,巨钟用于城区的消防报警。

在1958年的“钢铁大跃进”中,不知是哪个昏官发病,下令卸下宝珠山上的巨钟,叫人用大铁锤将巨钟砸成碎块,拉到西外的机械厂熔化后向上司报捷!当年,装着碎钟块的两辆架子车从我家门前过时,我从那被砸碎的钟块断口看出,钟块足有十几公分厚,全是白口钢。

@周世华老师 2023-05-07

六十年代我住江西街,经常去宝珠山上摘桑叶,印象深刻。宝珠山当时人家户基本没有,仅山顶上有一六角形建筑,记得好像是两层,顶上覆盖川南特有的小青瓦。当时此建筑无人居住,我们进去后,沿里面的木楼梯上到了二层楼上。

人们说这建筑是钟楼,还说法国的传教士曾在这里住过,至于是否事实,我不清楚。后来我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初期,也曾经上去过,只不过此时这个建筑已有人家居住,故没能上去,但在外面拍了一幅黑白照片,没有具体去了解和考证。

宝珠山钟楼老照片。周世华老师还提及(2023-05-10):图片左面是东大街板桥巷一面,当时已经修了房屋挡住了部分钟楼,又退不开,无法拍摄。右面是宝珠街一边,由于是陡岩,当时还没有建筑,可以拍摄。这幅图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宝珠街这面拍摄的。摄/周世华老师,1988-04-27

@周世华老师 2023-05-10

这宝珠山钟楼,记录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我六十年代时看到的,在外观上都有些变化,尤其是墙体,以及屋顶,六十年代还要破烂一些,毕竟六十年代看到的钟楼好像是废弃了,没有住人。当然和抗战时期的钟楼,在时间上已经过去了40多年,外观上的变化可能还会更大一些。


@钱守诚老师 2023-05-09

我记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叙永人都很穷,买得起闹钟的人家是凤毛麟角,能戴上手表的人是万里挑一。当时,已经开始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中午12点该下班吃午饭,做活的工人只要听到宝珠山大钟敲响十二下,都说"该吃中午饭了“!宝珠山大钟被砸之前,叙永城内只要有火情,宝珠山的钟声就会急促响起。大钟被砸之后的多年内,叙永还没有专职的消防队,城里一旦有火情,主要靠县广播站通知百姓救火。

小时候常听老人讲,抗日战争时,叙永城里老百姓躲日本飞机"跑警报"的信号声就是宝珠山的钟声!宝珠山应该算是城内的制高点。记得在五十年代,在西外都可以听到宝珠山的钟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记忆中的宝珠山钟楼。钱守诚老师提及(2023-05-09):1958年宝珠山鐘楼的巨鐘被砸碎炼钢铁后,挂鐘的顶楼就没有用了。上世纪60年代,这顶楼拆除。绘制/钱守诚老师,2023-05-09

@赵光裕老师 2023-05-19

(宝珠山钟楼)上层挂一大铁钟,在上桥还能见到敲钟人抡起木捶鸣钟。

解放后拆除上层,用㡳层作为住房由房管部门租给住户。我有个亲戚刘思华还在这里住过!

@梁晓秋老师 2023-05-10

宝珠山钟楼大致在70年代拆了一层钟楼和楼顶。

@周世华老师 2023-05-07

从宝珠街(过去叫当铺巷子)进去,到杨柳湾分路处的左手边,当时有小路可上宝珠山,从东大街城关镇对面的板桥巷进去可上宝珠山,还可从人民医院斜对面的一条小巷进去,也可去宝珠山。

宝珠山、板桥巷、当铺街、杨柳湾、东大街大致位置。底图为民国二十二年《叙永县志》所载“叙永县城区街道图”。

叙永直隶州城厢巡警区城图》中所见的“宝珠山”。见李勇先,高志刚主编:《巴蜀古旧地图集(第一卷)》,巴蜀书社,2021年

@周世华老师 2023-05-07

宝珠街(过去叫当铺巷子)进去,到杨柳湾分路处的左手边,当时有小路可上宝珠山,从东大街城关镇对面的板桥巷进去可上宝珠山,还可从人民医院斜对面的一条小巷进去,也可去宝珠山。

------

看着前辈老师们的记录,像是讲述着似乎久远,却感觉隔着我们很近的历史。

宝珠山钟楼那块位置,在最开始所看的2008年县城照片,我们还能清楚看到钟楼位置。

2008年所见的宝珠山钟楼位置。照片来源于公众号“叙永风光”《腾飞的叙永·改革开放四十年(上)》, 2018-11-27

2010年的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图,我们还能看到东城宝珠山,三交界、杨柳湾、胡豆山片区都是保持着原生态的老街巷。

当时从鱼凫古街、新区那边延伸修过来了一座新的大桥——和平大桥,就像新城向老城探出的一只手,极力想把老城拥抱进“新世界”。


2010年3月16日,宝珠山周边环境。底图来源于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图。

2014年,宝珠山片区已被开发,看“和平大桥”附近的变化,能看到新城已经成功侵占老城。

2014年8月6日,宝珠山周边环境。底图来源于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图。

再看2017年,就是几年的时间,能看见东城已经完成大变样,所见的宝珠山附近,只剩江西街与宝珠街(原新东街部分)这两条断头街了。而且变化,还在持续中。

2017年7月27日,宝珠山周边环境。底图来源于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图。

三张历史影像图变迁,深深体会到梁思成先生亲眼看见拆除北京城的痛苦与无奈。

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看到影像图片中的黑色、绿色,一点点变成泥土,再变成混凝土建筑的颜色,何尝不是在心痛呢。

2010年-2014年-2017年,宝珠山周边环境变迁。底图来源于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图。

人,有多少个十年。城,亦有多少个十年?

我们试图用短短几个十年,去战胜这座好几十个十年的老城。《直隶叙永厅志》卷十《城池志》载:明洪武五年(1372),指挥杨广率宣抚奢禄肇筑城,二水合流城中,故分东、西二城。

仅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我们便取得大胜,现在就只剩些残垣断壁在苟延残喘,早已不足为惧。

今日宝珠山位置,已经成为了餐饮消费区。摄/刘朝勇,2024-01-31

今日我们再看“宝珠山钟楼”位置,不知是不是巧合,还能见到“钟楼”,真算是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The End  ...
欢迎交流讨论
叙而永之
让我们慢慢去发现关于山河&岁月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