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聊聊:生活中最具共情意义的三个汉字

 hghhphf 2024-05-14 发布于广东
谈起生活往往是一种持久的状态,然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于所处环境的认知,其体验也就千差万别。决定于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从心理的角度来看,首要的是共情意识与能力。从古代到现代,能反映现代心理词汇共情意义的汉字有不少,但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却是汉字“好、中、行”。
01 “好”字
图片
根据《说文》的解释,“好”是个会意字,历代也无异议。但若问为什么女和子合在一起便算“好”,便有美妙之意,人们莫衷一是。因为,对“从女、子”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女”可解释为女人、少女,由于古母女异字同形,又可解释为母亲;“子”可解释为男子、青年,也可理解为小孩(与母相对)。
会意即是共情,不能共情,哪还有会意。而一个“好”字,所产生的共情体验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更是身心意义上的,即不仅仅有情绪反应还有身体反应。
02 “中”字
看古汉语“中”字的共情应用,可以从方言中寻觅。譬如,主要流行于河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河北等地的“中不中”。在日常生活中,这句方言经常被用来询问建议或意见,比如“这个菜中不中?”意思是“这个菜合不合你的口味?”;而在商业交易中,“中不中”则表示“行不行”、“可以不可以”的意思。
“中不中”在方言中的表达方式十分独特。首先,从词汇角度来看,它用“中”和“不中”来表示肯定和否定,简洁明了。其次,在语法方面,它常用于疑问句,且语调起伏较大,末尾有上扬的音调。最后,在发音上,“中”的发音为去声,即第四声,“不中”的发音为阳平,即第二声。这些特点使得“中不中”在方言交流中十分容易被识别。
当我们将“中不中”与普通话进行比较时,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异同。在语音方面,方言中的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往往变为阴平或上声,而“中不中”中的“中”正是入声字;在词汇和语法方面,虽然“中不中”具有其独特性,但在普通话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好不好”、“行不行”等;而在语义方面,“中不中”在方言中的含义更偏向于“合适不合适”、“喜欢不喜欢”,与普通话的“可不可以”、“能不能”有所区别。
共情通过言语表达,不正需要简单明了、语调起伏、让交流的语言容易识别吗?
追溯“中”的由来,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这源于古代的“中和”思想。在古代,“中”字常用于表示不偏不倚、不过不及的状态,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核心精神。这种中庸思想,源于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强调为人处世要适中、公正。
中字拆开来是“二口合一”,人与人交流通过语言,如果话不投机半句都多。合才和。“二口合一”也反映了阴阳的观点,交流不仅要有相互的认同,还要有相互的补充,共情不只是认同,还有补益。对从交流中得到补益,这是更高境界的共情。
现代心理学中的共情技术应用,正是要基于中立、适中与公正的态度,如果每个人都带着自己浓厚的情绪与情感色彩,是无法与他人形成很好的共情的。
03 “行”字
图片
如果一个人向某人征求意见,那个人说行,是不是一种很好的认可,这比同意、接受、认可更来得干脆和响亮。因为同意与接受、认可与赞同,未必参与其中,付诸行动。而一个“行”字的表达不仅仅是心理层面上的,更是行为层面上的。
行,象形字。如图①所示,三千多年前“行”字的图形文字是十字大路。图②是甲骨文中的“行”字,图③是商周两代铸在钟鼎盘彝上的金文中的“行”字,二者都还不失“十字路口”的样子。嬴政在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六国以后让李斯统一文字,李斯把“行”字讹改为图④的样字,全不像十字路了。之后的汉儒许慎则说“行”字是“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其中,“彳”和“亍”都是小步走路、走走停停的意思。
与他人共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小步走路,走走停停,因为共情需要觉察与领会。
在儒家文化中,知与行有着特定的意涵。这与行相对的知是良知,而行则是知行合一的行。如果交流的两个人都秉持着良知,那一定是能共情的;而又能保持知行合一,则其交流的境界也不止于共情了,而升华到同志的高度,是志同道合。判断一个人是否志同道合,不光是看认知,更要看其行。察其言,观其行,方知其志!
笔者觉得“好”更像是基于道家文化上的共情,“中”则是儒家的中和思想影响下的共情,而“行”更像是阳明心学文化下的共情。
中是个独体字,好和行都是左右结构字。如果把中字拆成“二口合一”也是左右结构,左右结构汉字是平等的布局结构,反映了人与人交流中的平等观念。平等交流才能彼此共情,共情一定是双向性而非单向的。
汉字具有很强的意象性,也有很强的逻辑性与文化性,学习心理学,可以从汉字的学习中获取灵感,可以从汉字的联想中获得感悟。汉字是活的,是能让人的心理活起来、活过来、活得更好的活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