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时,日军哨兵频频失踪,村民后来回忆道:邻村老葛经常去锁人

 青史如烟 2024-05-14 发布于山东

1945年农历正月十七,拂晓,日军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包围了平乐村,嚣张的日伪翻译站在村口大声地威胁村民——让人们立即交出村内的游击队员,否则日军入村之后,届时踏平村寨,鸡犬不留!

当日,守寨村民在村长郭新农的带领下,顽强抵抗着日军的频频进攻。

在随后战况不利的情况之下,平乐村民更是毫不退缩,用大刀、长矛与冲入村内的敌军,展开了惨烈的肉搏巷战。

此役,击毙日军十余人,平乐村民死伤八十余人,日军残暴的屠戮,将平乐村杀成了一片血色,而平乐村民们的奋勇杀敌,蹈死不顾的壮举,也激起了洛阳东乡一带村民们的血性。

自此,附近地方据点内的日伪军们,便再无安宁之日。

当时,洛东附近的村、镇设有七八个日军岗哨。

平日里,这些岗哨处白天、黑夜都有人放哨站岗,一个个哨所密连在一起,像是一张严密的大网,日夜防范着地方民兵、游击队的活动。

二月初,地气尚未回暖。

入夜之后,翟泉村(现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翟泉村)哨所外面冻得压根站不住人,巡岗的日军哨兵跺着脚,搓着双手,不住地哈热气,他看了眼四周,周遭一片漆黑,哪里有半分人影。

这名日军一面心里腹诽着岗哨内的小头目,非让自己起来巡逻;一面暗自打算着,待会儿溜达一圈,随后便赶紧钻回被窝里面,好好补个回笼觉。

寒夜之中,四下黝黑一片,间或刮起的阵阵寒风,将附近的枯叶、残枝刮得“簌簌”做响。

那名日军哨兵像往常一样,循着哨所前的土路,前行走了十余步远,眼见没有任何情况,便准备转身返回哨所。

然而,就在他刚转过身那一刻,旁边的树丛间突然轻晃一下,一个人影倏然蹿到这名日军的身后,还没等对方反应过来,便兜头给对方套上了一个铁链条。

“哗啦啦”铁链碰撞声破空而至,一条指头粗的铁链,顺势套住了那名日军士兵的脖颈。

电光火石之间,那黑影一收紧铁链,猛然转身,随后一个反背,背着身上拼命挣扎的日军哨兵,转身就跑。

因为被铁链勒住了脖颈,那名日军士兵虽然想呼救,却根本喊叫不出来,身子被人背在半空,双脚“扑腾、扑腾”地踢腾,却始终挨不了地。没多久,那名日本兵的脸颊便被铁链勒得胀紫,他的双手死命地扣着脖颈处的链环,身子却在对方快速奔跑时,被颠簸得根本无法抓紧铁链。

勒走日本兵的这名汉子,脚步不停,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快速向前行去,没过多久,身上那具原本激烈晃扭的躯体,渐渐“放松”了下来,那日军哨兵双脚挂垂耷拉下来,再也没有任何动静了。

又背行了几十步,那人再次勒紧背上的日本兵,稍时,见对方确实没有任何动静了,他这才喘着气,将那名日军哨兵的尸体,慢慢放下,然后左右看了看,随后拖拉着日军士兵的尸体,悄悄来到了不远处的泥塘当中......

第二天,日军岗哨可就乱了套,大半夜丢了个哨兵,使得岗哨上下人心惶惶,附近日军据点收到消息之后,还专门派特务去各村打探消息,可最终都是无功而返。

原本人们都以为这事儿算是不了了之了,谁知过了半个月,白马寺附近哨卡处的日军哨兵, 也是半夜突然失踪了,始终找不到踪迹。

一时间,附近日军岗哨之内,全都是人心惶惶,有些人甚至一提到夜里放哨,都吓得直接摆手告饶。

最后,万般无奈的日军方面,下了一个死规定:日后,夜里巡防、站岗,务必每岗增派三到五个人,不允许单人站岗放哨的情况。

其后,日军哨兵消失的事儿,便再没出现过,但那个连环“掳走”哨兵的“幽灵”,却始终萦绕在附近据点内日军的心头,让人难以释怀。

至于日军哨兵为什么会接二连三的失踪呢,当时不少人都认为是当地游击队干的。

然而,直到解放后,当地党史办下乡收集材料,才从村民郭俊卿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当年,鬼子血洗了平乐村,那是一个惨呀,咱们十里八乡的人们,哪个不恨鬼子恨得牙痒痒。当时翟泉那边有个老葛,叫葛金勇,他当时就出于义愤,想着为平乐村人们报仇,便经常半夜去摸日军岗哨,当年可是套死了好几个鬼子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