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览杭州大运河

 夏天杂志 2024-05-14 发布于福建

      中学时期就读过有关大运河的地理及其人文知识。它始建于隋朝,亦说是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凿,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亮丽而伟大的中国文化象征,无疑是一项不可多得的世界文化遗产。前数年,我在嘉兴市就看到运河,那年在江苏淮安采风时也遇见运河。图书馆里有许多有关运河传等等书籍。近年国家对大运河沿岸生态文明进行疏浚清理,构建独特的而又庞大的“运河文化”体系。

      运河贯通祖国南北之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及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五大水系中唯独的横向水流走向,维系华夏文脉的一条大动脉,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和人文价值!祖国的山山水水时刻牵动着神州汉民族生存意义。我可以断言,热爱大运河就是爱祖国爱人民。

      杭州的大运河,乃是从余杭塘栖,经钱塘江往北方向,自南至北滚滚流向北方。成为一条横跨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天津及北京等八个省市之超大的中华巨龙!

      我们从杭州市区濮家港码头上船,朝北方向行驶。哒哒哒的游艇汽笛声,倏然把大家慢慢地带进水上运行的畅怀与舒适之情景……肉眼已经看不清,船只前进是顺流或是逆流,南端的钱塘江本是半咸半淡的水域,汹涌澎湃的钱塘潮涌进运河。可以想象,海水退潮时,北端的河水倒灌南方,构成河水与海水潮汛有关联的活性双向流动。周而复始,形成较为规律的河海交汇之顺逆替换的变化节奏。自然规律之使然,顺应天然的水文系统特性,形成一种平衡生态的天然链。自然造化的浙江山水,造物主似乎有意识在这块地方作了纵横交错、河海交叉更换水文网络。造物主制造出这一方水土,萌生出美丽如画的浙江山水,孕育出一代代无数名人豪士。这,恐怕是优美绝伦的江面好风水呢!

      站在游艇甲板上,放眼远眺,那林立大厦高楼,鳞次栉比,高低错落或外形别致的现代屋宇,竞相斗妍,各显神威。河畔之马路,树木苍茏,鲜花绽放,一派祥和温馨的城市繁荣面貌,令人心旷神怡,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场景,一派派壮观秀丽的都市格局,夺目耀眼。其时,不禁的让我引吭高歌,赞美城市的无限风光、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大都市兴旺盛况。简直是行在江面上,人在画中游。

      不知不觉,游艇停靠在一个古码头上。前面可见一座古代石桥“拱宸桥”,犹如一道彩虹横卧在河面上,三孔薄墩联拱驼峰形结构,把东西两岸给牵拉过来。据说,该桥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已经约有600年的历史,保存完好,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真是连城之璧,稀世珍宝。不难猜测,拱宸桥乃为大运河中不可多得的一份人文景观,亦是悠长运河一个重要的景点。

      过了拱宸桥朝南方向迈去。这是一片杭州古街区,充满着浓郁而古雅的街肆,承载着极其厚重的江南“天堂”的古代文明。矮矮的房屋,逼窄的街道,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如潮如织。一路上遇见到好几个专业博物馆,如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还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等等。较能吸引我眼球的是坐落在运河之滨的“拱宸书院”。走近那幽深古朴的庭院,里面有图书阅览室、书画创作室、大运河文学创作基地、京杭大运河摄影创作室及晓风书店……一处真正意义而又充溢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大书院,成为集艺术、文博、商贸、美食等一体的美丽风景线。

      匆匆一遭走马观花的观光,让我目不暇接,顾此失彼,个中还有许许多多让我感兴趣的地方,时间所囿,无法一一光临。我自言自语,何时再次观顾杭州古街?若有机会的话,将尽情尽欢到此感受、体验江南人间“天堂”独特的古代人文风尚,濡染江浙古风遗韵,深彻“人间天堂”的文明风物。

作于2024年5月9日

作者简介:

       郭大卫,字可植,号寰宇,笔名驰骋、固磊、袤戎,1957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先后出版著作《乡音悠扬》《走读山川》等11部,主编《金风岁月》等10多部。为省作协、书协、文评协会会员,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农工党省委会文史委员,莆田郭尚先书画院院长,莆田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莆田市史志学会副会长,秀屿区作协名誉主席,市杂文学会理事。政协莆田市五、六、七届委员。荣获全国书香之家,全省百姓学习之星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