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夫妻之间,没有共用过这3样东西,算不上真夫妻

 临江崖 2024-05-14 发布于山西

在婚姻的世界里,夫妻二字远非一纸婚书和一场庆典所能概括。

真正的精髓,在于彼此心灵深处的那份深厚情感,将对方视作至亲至近的存在。

经济共融是婚姻大厦的基石,共同承担家务则是日常生活的琐碎与温馨,而子女的降临更是为这段关系增添了无比的幸福与满足。

在彼此的陪伴中,坦诚相待、相互扶持显得尤为重要。

若未能在这三方面实现共鸣与共享,或许难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夫妻。

这不仅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更是对婚姻真谛的深刻洞察。

01

共享财产

薛兆丰教授曾言:“婚姻的本质是合作,是长期生意。”

而在我看来,真正懂得婚姻的夫妻,都敢于在金钱问题上坦诚相待。

一旦步入婚姻殿堂,两人的财富便融为一体,成为共同财产。

在生活的琐碎中,我们无需过于计较“你的我的”,而是应当共同谋划,共同经营。

马未都先生年轻时热衷于古董收藏,曾将全部工资投入其中,甚至让家中充满了所谓的“破烂儿”。

他的妻子贾宏伟最初并不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见证了一个200元购入的花瓶被丈夫转手卖出25万的奇迹。

这一刻,她意识到了丈夫的坚持与执着,并从此不再阻拦他的收藏之路。

即便马未都选择辞职专注于收藏,面临亲朋好友的反对,贾宏伟依然坚定地支持他。

正是这份支持与包容,让马未都成为了著名的收藏大师,积累了上百亿的身家。

有人曾戏谑地问马未都:“老马,身家百亿了,不考虑换个老婆吗?”

他坚定地回答:“永远不换,老婆是我今生最有价值的投资。”

这句话道出了婚姻的真谛:金钱上的计较只会成为婚姻的毒药,让夫妻之间的情感逐渐淡薄;而财产上的共享与包容,则是维系婚姻幸福的关键。

只有当我们不再过分计较金钱的得失,才能真正体验到婚姻带来的幸福与满足。

02

共担家务

正如三毛所言:“爱情如果不能落实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

家务,作为婚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非某一方的专属义务,而是全家人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无论生活贫富,那些愿意携手共担家务的夫妻,才是真正懂得珍惜家庭的人。

以导演李安为例,他在成名之前,就经常在家煮饭、带孩子。

他的厨艺之精湛,甚至让丈母娘都忍不住提议投资开餐馆。

而当李安荣获国际大奖,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时,他与妻子一同出门买菜,依然保持着那份平凡而真实的幸福。

有人误以为是大导演抽出时间陪伴妻子,实则不然,是李安的妻子特意抽出时间陪伴他。

当李安再次斩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时,他的妻子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她提醒他,无论获得多少荣誉,他依然是那个需要承担家务的李安。因为家不是片场,它需要的是真实的情感和相互的扶持。

家务,是夫妻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也是增进彼此理解和尊重的纽带。

当我们共同分担家务,相互扶持时,那份感恩与尊重便悄然滋生,让夫妻感情更加深厚和融洽。

01

共育儿女

杨绛与钱钟书,两位文坛巨匠,各自以其卓越的才华留下了无数传世之作。然而,在他们心中,最为珍视的“杰作”并非这些文学成就,而是他们的女儿钱瑗。

钱钟书,这位才华横溢的学者,自从有了女儿后,便倾尽心血亲自教导她学习外语。除了英语,他还传授了法语、德语的单词。

每当家中宾客云集,钱钟书便鼓励女儿在众人面前“展示”她的学习成果,钱瑗如同八哥学舌般回答,引得宾客们捧腹大笑。

然而,钱瑗自幼体质较弱,时常因病而不得不休学。

面对这种情况,杨绛毫不犹豫地承担起教育女儿的重任,她包揽了女儿的全部课程,让钱瑗在家中自学。

在杨绛与钱钟书的共同悉心教导下,钱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享有盛名的名校贝满女中。

儿女,是夫妻二人生命的延续,是他们共同的心血与期望。

母亲十月怀胎,历经艰辛;父亲早出晚归,为家庭奔波劳碌。夫妻二人携手共育儿女成长,直到他们成人成才,这才算是完成了人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杨绛与钱钟书的家庭中,我们看到了父母对子女的深厚情感与无私奉献,也看到了他们作为父母的责任与担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