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AAAA什么是觉知和觉察?

 昵称67808478 2024-05-14 发布于山东

觉知这个词的意思如果从字面看,其实很简单,就是“觉察”和“知道”。所 谓“觉察”,指的就是你的“觉察力”和你的“警觉心”。而所谓“知道”,指的就是 你拥有可以对当下一切的发生做出正确区分的“智慧”。所以我们一直说的“提起觉知”,“在觉知下生活”,其实意思就是说,首先 我们要时刻都要保有警觉心,警觉什么呢?警觉自己的专注力是否正在被各 种杂念带走,警觉自己是否正在陷入情绪,欲望和习惯里失去觉察力和判断 力,警觉自己是否又在进行各种无意识的”思考“和“造作”等。 一些禅宗大师是怎么修炼自己弟子们的警觉心的么?他们会拿着一根木棍,轻轻的走到弟子的身后,然后突然的敲上去。如果这个弟子保有足够的警觉心,那么他就会在师傅的棍子落在自己身上之前敏锐的觉察到,并且躲开。这就说明这个弟子平时的修行很好,杂念少,专注力足够强。相反,如果这个弟子的警觉心不够,就会被棍子打到。那么就说明他平 时心不静,杂念多,专注力也不够强。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了,这样听起来时刻保有警觉心是不是太累了, 搞得自己这么紧张?错了,你如果这么想,那只能说明你是把警觉心理解为 提防有事发生的念头了。而高度敏锐的警觉心,包括强大定力和觉察力,其实只是一个具有高频而又强大的内在能量场域的自由意志,或者说能量意识 的自由度十分强大的灵魂,所自然就具备的功能。 所以不要在下功夫之前去纠结这样那样的问题,当你的内在提升到一 定的程度,你自然就会拥有这些伟大的功能。就好比,如果你只是一根小蜡 烛,那么你的光亮就很微弱,你就只能模糊的看见你眼前的这一点儿,并且 一阵小风就把你吹灭了。相反,如果你像一个小太阳一样,那么你就会把四周围全部都照亮,你就会把你周围的一切都看的无比清晰。 关于如何提升和修炼我们的警觉心和觉察力,比如正念练习,就是特别好的提升警觉心和觉察力的方法。 至于觉知当中智慧的增长,那就一定需要我们在各种经历和逆境当中, 通过不断的事上练,在实践当中去验证我们的体悟,验证我们的本自具足。当 机缘到了,我们就会在某个临在状态下的瞬间实现顿悟时刻。这就是智慧增 长的方式和路径,绝对不是你只通过看几本书,然后什么也不做, 就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了。 所以,当再说提起那一念觉知时,我们就要知道这指的是:我们要觉察到此刻有什么内容正在发生,比如一个起心动念,比如内在升起了某 种情绪。甚至我们还会对接下来即将可能会发生内容保有一种警觉。并且你 还要在这个基础之上,要瞬间用你的智慧,对这些正在发生的内容进行正确 的区分。以上全部的这些功能,在佛家就叫做“觉知”。王阳明则称之为“良知”。注 意关键的来了,这其实是我们光明而又本自具足的“自性“或者说“佛性”所应该 具备的功能。 佛陀为什么会说“人人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呢?所谓佛,其实就是觉悟的 人。人一旦觉悟了,时刻都可以做到与”觉知“同在,也就是拥有了觉知的功 能。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一个人良知光明,时刻都可以做到知行合一。那 么这样的人,就是觉性圆满了,也就是所谓的成佛了。在儒家,也就是成为 真正的圣人了。 我们讲的提起觉知,其实也就是王阳明所讲的“致良知”。而提起 觉知和致良知的过程或者说基础,则是你的警觉心,定力,觉察力和专注力 的提升。这些才是修行正确的方向。

我们是不是觉得”提起觉知“好像包含了很多东西,很难很复杂?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的觉者,这一切都是在刹那之间完成的。 这其实也是我们修行最终要去向的地方,最终想要实现的功能,这就是那个 所谓的“正觉”。有人问:”既然说要时刻都提起觉知,那么如果我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学习这件事上, 比如进入心流状态了,那么我不就没办法对学习这件事保持觉知了么?” 这个问题其实就好比在问:“我们总说不要有执念,那时 刻提起觉知,或者致良知,是不是让我们又多了一个新的执念呢?” 那这个问题就让禅宗大师来回答吧。禅宗大师说:“我们存在的这人 世间,原本就都是由各种相所构成的。可是我们却要在这复杂烦乱虚幻的充 满了相的世界当中修行、自渡、去往彼岸,走向觉悟。那么,如果在所有的 执念当中,唯有”提起觉知“这个执念,才是可以帮助我们渡河,最终到达彼 岸的那条”小船“,那么我们就大胆的用它便是。但是记住,既然你已经知道 了它亦是一个执念或者说工具,那么倘若你有一天真的可以到达,要上岸的 时候,记得,就不要再背着这艘小船了,你可以把它也一并放下了。”这段话 值得我们深思。所有的学说体系,书籍, 课程,其实也都是你们的工具,用完了记得要放下。 那么,在你学习时候 短暂而又美好的心流状态,难道不正是你一直在苦苦追求的那个相对来说的, 暂时的“彼岸”么?一个人的心流状态,可以说是无比宝贵,可遇不可求的, 一般最多只有20分钟到-2个小时不等。如何才能进入心流, 而想要进入心流的前提,正是你要时刻提起觉知,让自己的专注力不被任 何一丝一毫的杂念所干扰,为的就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全然的集中在你当下的学习上。可是假如你已经全然的进入了心流,已经实现了这种灵肉合一的 临在的状态,你又何必纠结帮助你实现它的“工具”呢?更何况,你现在还没 有实现它,但是你却已经开始各种纠结担忧了,这就是普通人最普遍的问题。 我们所有人都一样,要少些幻想,少些纠结,少些担忧,既然已经知道 了彼岸在哪里,那就找到可以自渡的那条船,坚定的朝着它去。如果我们在 觉悟的道路上只有通过“提起觉知”这艘“小船”,方可“渡河”,那拿起它又有何 妨呢?正所谓“执此一正念起,却破除了万千妄念”。 不过,假如你还是觉得时刻提起觉知,保持正念会让你感到紧张,不安, 不舒服,不习惯,有压力。那么你不妨问问自己,当自己之前的几十年一直 都无意识的陷入在众多的社会习惯和执念当中时,难道就不会承受精神上 的痛苦和各种业力因果所带来的苦难折磨么?那么这些痛苦烦恼和你现在所 纠结的这些紧张,不安,压力相比起来,孰轻孰重呢?难道这不正是你选择 修行,选择从内在改变和提升的原因么? 我们所讲的内容,其实都是完全在你的思维和认知习惯之外的 东西,甚至是完全反认知,反习惯的。然而,你却已经习惯了在自己的认知 和思维习惯当中,以这些虚假的“我”存在,即使它们不断的让你承受着痛苦 和折磨。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只能通过对它们的认同而获得存在感,否 则你就会因为失去存在感而感到不安。 可是我们的实修心法恰恰就是在帮助和指引你从这些对“假我”的认同当 中剥离出来不是么?而每当这个时候,这些“假我”就一定会制造出压力,紧 张和不安,甚至恐惧等等等等来试图阻止你摆脱对它的认同。可是,直面和 承受这一切,从无意识的受苦,变为主动的,有意识的受苦,这就是你想要 回归真正的自己,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和承受的现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