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系中那些意想不到的“行为动机及自己所需付出的沉重代价”

 永熙随笔 2024-05-14 发布于广东

  (本期是“永熙随笔第3190期原创作品”)

其实,关系中的虚情假意无非就是“想通过暂时的表面上对你好(而且他对你好的前提还是“他认为你的生命能量及精神生命已经被阉割得差不多了,以至于到时他好控制你、并能从你身上榨干价值并获利最大化”,在“对自身权利的追求及稳固方面”成瘾的人才会擅长洞察他人人性的弱点、催眠他人的自我意识),从而洞察你自身人性的弱点(通过以各种隐晦的方式套你话)、并利用你喜欢的东西(比如那些你平常感兴趣及经常关注的话题、你喜欢吃的美食、你的内心热爱)去逐渐麻痹你的个人意识(当你放松警惕、并还认为“其实他们也没有自己原先所想的那么糟糕”的时候,他们就能逐步通过套你的话从而洞察你的人性弱点、并找到各种方式去催眠及控制你,尤其当你开始不信任自己的第六感及越来越否定曾经的各种自我感受的时候,海市蜃楼般的糖衣炮弹也逐渐摘下各种人心险恶与油嘴滑舌的面具,各种伪装越来越露出马脚并变得躁动不安)、并直到完全对你的个人情况了如指掌后才罢休(当他们完全了解你的内在核心需求以及人格方面的缺陷后,真正意义上的对你精神生命的扼杀、对你意识的催眠、对你生命能量的索取才只不过刚刚开始而已)”。

一个人评价一件事情时的思考视角、考虑周全度,能反映出她平时思考时的角度(是多元化、还是尽显一元化)与表达的频率(这跟创造力与想象力有关)以及表达能力(是细腻丰富及尽显谦卑,还是言语极其不负责任及不尊重客观事实)、她的内心世界是匮乏的(尽显人性退化)还是丰富细腻的、她的心胸广阔度(是谦卑沉稳、还是狂妄自大)、她对自身各种人格面向的接纳度(即人格走向真实完整、独立与灵活的程度)。

一个人是否经得住人性的考验、金钱的诱惑、以及不论何时“他的价值观是否独立及灵活”,跟他在原生家庭中被怎么样的方式对待有关(毕竟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是成年后各种关系的复制模式,父母的价值观无时无刻影响着“孩子各个年龄段的不同人生地图”)以及还跟“他怎么样对待曾经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尤其当那些帮助过他的人拒绝了他或者对他表达出不满时,他是否会以偏概全地、持有非黑即白滤镜去否定他人、他是否理解他人自身的内在核心需求与内心世界/他人当下的处境,如果他并不允许自己自私,那么他也很难允许别人自私以及不会理解别人内心中的各种难处)、他如何看待与维护那段来之不易的友情(如果一个人重视维护与发展自身的天性与灵性,那么他是一个追求关系真情实感的人、他也能够守护住自己及他人自身内心中的秘密、他更能以各种灵活的人性化去应对关系中的各种未知)”有关。

好啦,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