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丁芒先生|林崇增

 小楼听雨诗刊 2024-05-15 发布于浙江

第七届【人间要好诗·爱情】

怀念丁芒先生

文|林崇增

参加完台州诗词论坛暨路桥雅集回来已是黄昏,发现陈楚兄发来丁芒先生去世的恶耗。随翻微信,有“丁门弟子群”诸友零星发上的挽诗,心头一颤,久不能寐,随成一联:

探翰墨,谈度曲,论诗词,艺术独关心,正气一身传后世;

步灵山,剪飞霞,擒龙虎,天池双执手,游踪几处吊先生。

写毕发相关朋友转呈其家人,并在圈子中重发,唯恐再有信息迟缓如我者。

交往多年,受教得益的事情太多,一时间纷纷浮现脑海。

心仪丁芒先生已久,那时试着寄信到江苏文艺出版社请他们代转,信中夹杂几首小诗,不想竟能收到还回了信,一番夸赞鼓励,兴奋莫名,从此彼此书信不断。

真正与丁芒先生见面认识是在1993年的6月,当时我正筹组召开“浙江省首届中青年诗词创作研讨会”,有友人邀请来南京的几位诗家,其中就有一位是我仰慕己久的丁芒先生。高大的形象与我心里的想象一样,也和他那本《军中吟草》诗中的军人形象一样。

我们徜徉在乐清灵山的水瀑云溪之间,晤谈甚欢。这次活动因为与会人员人数失控,所筹措的经费明显不够,我别出心裁拉广告募经费,凡欲得丁芒老书法一幅者出金二千赞助,会场内则可挂贴企业产品之广告,我则半之。这一招果然灵光,求字者踊跃,虽部分添补了经费之不足,却也着实让丁老忙累了,后又因饮食不适,他病了住院,大家轮流陪护,但他记住了我。

当时自己也曾趁机请丁老写了我的即兴之作《雨中过黄檀五龙谷》:“不知何处是天峰,足底飞流搅五龙。掷杖平冈回首望,风吹山雨入空濛。”丁老也很赞许此诗,这幅书法我一直悬挂于客厅,虽几十年间多次装修至今犹在。每每见此书法,感慨颇多。

1994年,全国中青年诗词创作研讨会在广东的清远召开,我们又相见了并一起游览飞来峡名胜,随之又应广东省学会之邀前往广州出席“李杜杯”全国诗赛的颁奖大会,自然得识了全国更多的诗界大佬。丁芒先生一路则是“逢人说项”,京圈书画大家中的林锴、林岫就是那时经荐认识的。其恩不忘也。

翌年,中华诗词学会孙轶青会长提议成立中华青年诗词学会,同人振奋,东遨、经纶、国钦、蛰堪、盛元、梦芙、裕陵、长河、步高、燕婷、玉芳、邦建、定强等我们二十多人在南京中山陵招待所开筹备会,林从龙先生受孙会长委托参加会议指导,丁芒先生则冲破多方阻力到会指导支持,记得当时公安局的同志也全程到会记事,《中华诗词通讯》曾刊发报道了这次会议。一愰三十年,其事忘不了。

丁芒先生写书法也是诗界活动的标配,2002年,中国龙虎山诗会暨龙文化金奖颁奖在江西召开,众多书家中,他的书画桌前总是求字者最热闹,我是跟着乐兼替他解解围,竟也能揽着些公益的活儿。

对于我们这帮后起之“秀”,他总是倾心扶持,关爱有加,他也乐与年轻人为伍。记得一次我和上海逸明兄因在某全国诗词评比中同获一等奖,受邀同去吉林长春出席颁奖会,期间游长白山,天冷山高,时丁老年近八旬,登天池时,只见他风骨凛凛,健步自信,这与他军人的气质有关,我和星汉、振振、斗全、秋枫一众等皆正当年,也不得不为之叹服。这次活动归途,与丁老火车上整日聊诗,果然回到家后不久就收到他写的《才气横溢,格调鲜明——读林崇增(白野室诗词联漫评)》的诗评文章。之后又是多处省刊刊登转载,其恩不可忘也。

以后的数年,大大小小的机缘时有碰面,不意自微信兴起后,通讯科技飞速发展,但不善操作和地址变化的原因却使我们之间失去了联系。

丁芒先生为我的作品写过很多点评和评论文字,曾使许多人羡慕,他78岁时给我写的信中曾寄予希望地说,相信我活到他这个年纪时,一定会超过他并取得更大的成就。惭愧!惭愧!如今我亦已是白发之翁矣,我只能对丁老这么说,我懂得"霄壤"和“感恩”的涵义,但我还是在继续的努力着。

呈以此文,悼念先生于诗国天堂。

2024.5.13日于白云学校


林崇增 笔名白野,浙江温岭新河人。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三至七届常务理事原青年部部长,台州市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温岭市诗协顾问。曾任温岭市第十一、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主编有《新河镇志》等。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394):2024年第20期
每周试玉(388)|嘉宾【王逸群 江岚 姚泉名 苏俊】
周文彰等联名推荐|《小楼听雨(2016-2020)》开售了
《小楼听雨》诗词平台|2024年(1-3)月目录
小楼听雨 任重道远
林崇增:癸卯江西行吟稿

《小楼听雨》诗词平台|2024甲辰海内外诗友大拜年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声明:投稿视为授权本平台刊发,出版等权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