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字】虽然“臥”字的本义各有各的说法,但是人们对“臥”字的理解还是有共识的

 亘心为上 2024-05-15 发布于安徽
。在在

今晚来说的这个“臥”字,与今天的“卧”字是异体字关系。具体是怎么样的,本期且来细说一下。

“臥”字,在《说文解字》里,许慎言:“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凡卧之属皆从卧。

从这个篆书“臥”字形来看,是由人、臣两个部件会意构成,如此一来我们就不难发现该“臥”字的写法与今天的“卧”字字形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今天的“卧”字右半边是“卜”字。

根据许慎的说法,该篆书的“臥”字是休息的意思,字形所呈现的就是人所伏着的状态。然而清代说文学者段玉裁却指出“臥”字不当是“休”义而是“伏”义,所谓“伏”即为趴着的意思,对此段玉裁就展开讲:

“大徐作'休’,误。'臥’与'寝’异,'寝’於牀,《论语》:'寝不尸’是也;'臥’於几,《孟子》:'隐几而臥’是也,故曰伏。'尸’篆下曰:'象臥之形’是也,此析言之耳。统言之,则不别,故《宀部》曰:'寝者,臥也。’《曲礼》云:'寝毋伏。’则谓寝於牀者,毋得俯伏也,引申为凡休息之称。”

在段玉裁的这番话里,他告诉我们了这么几点信息:第一,细分来说,“臥”与“寝”是不同的,乃至和“尸”也是不一样的,“臥”字侧重倚在案几上,“寝”则是躺在床上,至于“尸”字则像臥的样子;第二,笼统来说,这几个字则是没有差别的,所以《宀部》才说:“寝者,臥也。”但《曲礼》也记载“寝”不是“伏”;第三,“休息”之义是“臥”字的引申义。如此一看段玉裁的说法许慎,差别就在这

不过,后来学者饶炯先生却说:“臥为寝息之名,说解训休,正其本义。休者,息也。从臣,盖取其伏也。臥者或屈伏於牀,或屈伏於几,皆所以休息其形骸,故从人臣,而其义曰休也。”

在饶炯先生来看,他是赞成许慎说解的,“臥”字该训为“休”,即休息之意;从臣,正是取其伏着的样子。臥着,要么屈伏在牀,要么屈伏在案几,无论是哪种都是让身体得到休息,所以字形“从人臣”。

但是呢,学者张舜徽先生也还有不同看法,他说:“臥之言俄也;俄,顷也。凡顷其首或顷其身以事休息者,皆谓之臥。又引申为偃倒之称,《隋书礼仪志》云:'旗臥则跪。’谓旗偃也。”

也就是说,张舜徽先生认为“臥”是“顷”的意思,即为倾斜的意思,倾斜头部或身体来让身体得到休息,这就是“臥”,然后引申出“偃倒”的叫法。

说到这,我们是不是要看下更早字形呢?但因为“臥”字字形不见於甲骨文、金文,所以说解暂以小篆字形为主。

刚刚我们说了段玉裁、饶炯与张舜徽先生他们几位的各自观点,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比如学者杨树达。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小学述林·释臥》中说道:“按字从人臣,殊无义理,说者多以臣像屈服之形说之,亦为牵附。朱骏声疑臣字为之形误,谓人臥则隐於几。按臥不必於几,即隐几而臥,亦不必以当几。余谓古文臣与目同形,臥当从人从目。盖人当寝臥,身体官骸时皆无别异,所以异者独目尔,觉时目张,臥时则目合也。

如果按照杨树达的说法,“臥”字不当是由人、臣组成的,而是应该由人、目构成的,人、目会意而成寝臥之义。

所以呀,说来说去,关于者“臥”字的本义终归算是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但是“臥”字后来在表示休息这个含义方面却是一致的。现如今在现代汉语里,“臥”字一般以这个“卧”字存在,并经常和“躺”组成“躺卧”一词。

关于“卧”字就先说到这。晚安,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