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辣滚烫--请你一定拥有独立的正反馈系统

 heaven张君峰 2024-05-15 发布于陕西
图片

从电影院走出来,我一直在刷《热辣滚烫》的各种影评,很多人说,电影讲的是“爱自己”、“不要取悦他人”、“不要在意他人的评价”...这些都没错。

但是问题是:
  • 怎么做到爱自己,不被他人影响?
  • 还有,为什么贾玲扮演的杜乐莹能从之前的颓废懒散,一夜之间转变成动力满满?
  • 她那一晚上悟到了什么?

我始终觉得有一个关键,没有人讲出来。它和拖延、自卑、讨好型人格有关,同样也和强大、行动力、成就感有关。

那就是:你一定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正反馈系统。

-1-

一个人的动力,根源是来自于正反馈。

比如你做一件事被别人表扬,考试得了高分,项目进度推进了,或者这个月多赚了300块...这都是正反馈。

来自他人的爱,爱情里的小甜蜜,亲友之间的优越感,这些也是正反馈。 

总之,能够带给你“正向情绪体验”的,都是正反馈。

我们做一件事情,或者在一段关系里,之所以能够有持续的动力,就是因为你在过程中有正反馈。如果你一直没有正反馈,你很难坚持下去。

但是问题也出在这,我们很多人的正反馈系统,是不独立的,往往取决于他人的评价,外部的认可,或者金钱的衡量。

但这些你能完全掌控吗?不能。

所以,一旦你依赖从外部获得正反馈,你不太可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内核。

杜乐莹,就是一个典型得有点极端的例子。

-2-

在一个人的生活里,亲情、爱情、朋友、职场、爱好,这五大板块基本上就是我们所有正反馈的来源,一个快乐的人多少都会从某个板块里获得正反馈。

但乐莹这五个板块,没有一个能给她带来正反馈。

亲情上,妹妹乐丹喜欢贬低她,什么事都要压她一头。明明是自己有求于人,还要道德绑架乐莹签过户协议,明明是自己出轨生子,还反过来侮辱乐莹没有魅力,嫁不出去。杨紫扮演的远房表妹呢,还利用她的单纯善良抹黑她,让她承受网暴。

图片

朋友,闺蜜劈腿男友,还转过头来让她当伴娘,成全闺蜜的脸面。

爱情,除了出轨的男友,还有后来昊坤的出现,为了自己热爱的拳击挥汗如雨的昊坤,让一度让乐莹以为爱情来了。但很快,幻想破灭了。昊坤为了3万块钱,放弃自己理想去打黑拳,还反手指责乐莹一点也不现实,甚至否认与她的恋爱关系,怂都要怂得理直气壮,渣还要渣得理所当然。

职场,乐莹10年没有工作,而且后来去烧烤店打工,还遇到一个总骚扰她的老板,逼得她不得不反抗,更谈不上有好的体验。

爱好,在遇到打拳击,乐莹的最大爱好,应该就是吃饭和睡觉了。这恰恰是因为长期没有正反馈,对所有事都丧失兴趣,需求会回归到原始状态。

所以,在杜乐莹的世界里,五个领域,几乎没有正反馈。

她不是没有努力过,就像那句台词“如果有两个苹果,我都给朋友”,乐莹通过委屈自己来取悦他人,她希望通过爱别人换来别人爱自己,这是她获得正反馈的惯用方式。

但是,换来的却是一次次伤害。

她单纯、善良、自卑,又总讨好别人,所以她很容易被别人拿捏和利用,大家用她的输,来换自己的赢。

最后就连自杀,乐莹都失败了。

在狂风骤雨中,她疯狂地哭泣、嘶吼,那一刻她觉醒了。有一个细节,就是跳楼的时候,她穿的是自己一直想穿的那条裙子,她开始真正变成她自己。

乐莹的觉醒,是一种重生。

乐莹到底悟透了什么?让她一夜之间脱胎换骨。

-3-

我觉得是她把注意力从外部拿回到自己,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正反馈系统。

就像前面说的动力来自于正反馈,而正反馈其实是可以自己定义的。

图片

一场拳击比赛,约定俗成的定义,就是把对方打倒才算赢,
但是对于乐莹来说:坚持打完一场拳击赛,就是赢,就是正反馈;

在别人的眼里,你不去找个好男人嫁了,就是不务正业,
但是对于乐莹来说,每天跑步打拳,不断地进步,就是正事,就是正反馈。

这是属于她自己的定义,不需要别人去评价对错。

在这个定义下,乐莹每打出一拳,那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感,那种每天在进步的感觉,就是正反馈。行动--正反馈--再行动…整个闭环完全自主可控。

这样的正反馈系统是独立的,由着自己的感受来定义,不依赖于他人。

这才是真正的爱自己,自得其乐,无需依赖。

这时候的你,拥有独立的内核,情绪稳定、波澜不惊,你不会因他人的评价而有所起伏,更不需要讨好他人。

内核稳定了,你再去处理外部的亲情、爱情、朋友、职场,你会更加游刃有余。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重新分配注意力:
  • 从关注别人的评价,到关注自己的进步;
  • 从关注长期的结果,到关注当下的感受;
  • 从关注事情的价值,到关注事情本身;

当你这样从外向内转,把正反馈自己当下的真实感受挂钩。你会发现,原来不将输赢系于他人,不按照社会约定俗成的输赢观去生活,你是如此的自由。

恰恰是在这种心态下,你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一旦进入心流的状态,你会获得高度的兴奋感及充实感,你反而更容易把事情做好,更容易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我想起当年明月有一次接受采访,说他读大学的时候,每天都会一个人在教室看书,每天都是看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走。校园里空荡荡的,他一个人吹着凉爽的晚风,漫步回宿舍。在同学眼里他可能和乐莹一样,是个怪人,甚至不务正业。但是他自己说,那个时候他有一种莫名的喜悦。因为他通过不断的读书,他能够感受到自己在进步,自己的智慧在提升,他能洞察到历史运转的脉络,洞察到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律,那种感觉是无比兴奋的。

这就是属于他自己的正反馈。也正是有了这段积累,才有了后来的爆火的《明朝那些事》。

很多取得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恰恰就是专注于事情本身的人,他们能够自得其乐。

人生必先有痴,而后有成。

-4-

我很喜欢电影的结尾,没有盛大的胜利,只是平淡的对话。

  • 乐莹从过去的一味迁就,到直接告诉昊坤,说“我不爱吃牛蛙”
  • 从一味取悦别人,到拒绝昊坤的邀约,说“看心情吧”
  • 从过去逃避自卑,不敢社交,到主动发朋友圈
  • 最精彩的是,昊坤安慰她说拳击比赛就这样,输了很正常,她却果敢地告诉昊坤“我已经赢了”

只不过我的赢,不需要你们定义。

图片

看到这里的朋友,有个福利。之前,有不少人加我的微信,咨询拖延症方面的问题,大家都表示收获很大。如果你有行动力、表达力、思考力、情绪管理等心智相关的烦恼,不知道如何改变,可以加我的微信聊一聊,仅限10个名额。

以上,全文完,下期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