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舜尧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4-05-15 发布于天津

舜尧

都说曾经有舜尧,如何后裔竟萧萧?

方知怎有三皇世,更晓从无五帝朝。

忽尔惊闻禁中语,悄然悚听复陂谣。

略思便可明商夏,哪异天穹一代骄?

【资料】这首诗作于2024年5月10日。

诗的意思是:都说曾经有过仁厚的舜尧,为什么后裔居然印迹萧萧?这才知道哪里有什么三皇之世,更晓得从来就没有五帝之朝。忽然之间惊闻禁中之语,悄然之中恐惧地听到了复陂童谣。稍微想一想就可洞明商汤夏禹,哪里会不同于后来的那位一代天骄?

首联中的“萧萧”,指萧条,寂静,凄清,寒冷。见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茂陵》诗:“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内苑只知含凤嘴,属车无复插鸡翘。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又见宋代诗人王珪的《金陵怀古》诗:“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霭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颔联中的“三皇”,指传说中的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见唐代诗人谭用之的《别何处士陵俊老》诗:“三皇上人春梦醒,东侯老大麒麟生。洞连龙穴全山冷,窗透鳌波尽室清。计拙耻居岩麓老,气狂惭与斗牛平。谁人为向青编上,直傍巢由写一名?”又见宋代诗人赵祯的《佛牙赞》诗:“三皇掩质皆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夫子域中誇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埋躯祗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唯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鍊色长新。”

这一联中的“五帝”,指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帝王,因其伟大,被后世追尊为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见唐代诗人戎昱的《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其二:“庐陵太守近隳官,霞帔初朝五帝坛。风过鬼神延受箓,夜深龙虎卫烧丹。冰容入镜纤埃静,玉液添瓶漱齿寒。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万水访君难。”又见宋代诗人邵雍的《观五帝吟》诗:“进退肯将天下让,著何言语状雍容?衣裳垂处威仪盛,玉帛脩时意思恭。物物尽能循至理,人人自愿立殊功。当时何故得如此,只被声明类日中。”还见明代诗人王世贞的《金白屿先生寿九十矣其文彩风流比之前九十者杜翁骆师则尤翩翩焉不佞仍用白香山起句例寿之得六韵》诗:“九十不衰真地仙,长干乐事况年年。生当五帝舒长日,老结三山绮丽缘。无意授书天子问,有时裁句雪儿传。赐来鸠杖何妨噎,停后柴车不待延。稚子竞夸婪尾酒,故人分得卖文钱。共云蔗境从容咀,莫放沧溟便作田。”

颈联中的“禁中语”,指帝王在宫内与亲近者所说的不公开的话。见《容斋随笔·卷二·漏泄禁中语》:“京房与汉元帝论幽、厉事,至于十问十答。西汉所载君臣之语,未有如是之详尽委曲者。盖汉法漏泄省中语为大罪,如夏侯胜出道上语,宣帝责之,故退不敢言,人亦莫能知者。房初见帝时,出为御史大夫郑君言之,又为张博道其语,博密记之,后竟以此下狱弃市。今史所载,岂非狱辞乎?王章与成帝论王凤之罪,亦以王音侧听闻之耳。”

这一联中的“复陂谣”,指汉代怨恨水利失修的童谣。典出《汉书·翟方进传》:“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童謡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復。谁云者?两黄鵠。’”用典见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围田叹》诗其四:“臺家水利有科条,膏润千年废一朝。安得能言两黄鵠,为君重唱《復陂謡》。”又见清代诗人查慎行的《新河》诗:“别穿地脉转龙腰,新插荒堤柳万条。故道视同瓯脱地,小儿争唱复陂谣。阳侯受职工粗就,幽鬼啼坟骨已销。莫道治河无善策,主恩存殁冠群僚。”

尾联中的“一代天骄”,比喻有才能、有影响的人,这里指成吉思汗。典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