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保印​:我所亲身经历过的“75.8”大洪水

 乡土大河南 2024-05-15 发布于河南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我所亲身经历过的“75.8”大洪水



作者 | 杨保印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郑州“7.20”大洪水,无情地冲击着中原名城,给安居乐业的郑州都市和村庄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对此,我感同身受,不由得回忆起1975年河南南部特大洪水,给我的家乡带来的那一场灾难……
公元1975年8月5号至7号,受台风影响,河南南部、东南部普降有史以来特大暴雨,驻马店地区泌阳县、南阳地区唐河县郭滩公社、社旗县太和公社受灾最重,特别是泌阳县板桥水库决堤,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我家居住在社旗县太和公社南边,唐河东岸距河三里地,受灾情况也堪称史无前例。因灾害发生时间是1975年8月,故人们常称那次灾害为“75.8”大洪水。
这年的8月5号至7号,倾盆大雨直下三天三夜,在7号晚上10点多钟,随着一声炸雷巨响,大雨瞬间就此停止,但汹涌的大水一直涨个不停,从次日开始天气放晴。
暴雨期间,我正在太和公社参加教育工作会,根据本次雨情和以往的经验,我断定要发大水,于是在7号下午五点钟,我村一同参会的三名民办教师向校长请假,校长严厉地说:“你们三人今天能冒雨回家,明天早上8点必须冒雨到会。
在回家八里地的路上,天昏地暗,我们冒着狂风暴雨,一路小跑回到了村庄,此时向西边河上望去,河床西岸六里宽的水面已是白茫茫一片。我慌忙吃过晚饭和家人们一同投入到抗洪抢险转运物品的战斗中。
为转运当时的贵重物品,如箱子、被子、衣服、粮食等,我们根据水的涨势,首先转到村中较高的地方,水位上涨后又一次转到村东头高处,随着水位的上涨,不得已再次转到二里外的东边村庄上。连续三次的翻转,使我累得精疲力竭。
在转运物品过程中,我家院子里的水位先由脚脖深,后至膝盖,腰部,胸部深,最后涨至一人多深。为抢险救灾,我在未进餐、未休息的情况下,在洪水中足足泡了二十多个钟头。
转运物品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相当危险的。当天夜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需凭着以往对村子里熟悉的地形,凭着夜色,肩扛或抱着物件一步一步的、慢慢的、试探着前行。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是需躲避树林、草丛,以防把脚和身上扎伤;二是要躲避村子里遍地都是的粪坑,沼气池、红薯窖,不能让掉下去,一旦掉下去,那就完命;三是要躲避房屋,黑色的夜晓,时刻就听到近处或远处扑通扑通房屋的倒塌声,远离房屋以免被砸伤。对转移不及的物品,就原地生法儿,我家小麦未被转移成,就在床上放上桌子,把麦子放在桌子上,以防水淹。
8月7号夜是最紧张的一段灰暗时间,我和乡亲们一样坚持在黑暗中忙碌转运东西,凭着夜色蒙胧地看到人头攒动,但谁也看不清是谁,互相之间也无心交谈。宁静的夜里,远处听到的是嗡嗡嗡的水涨声,近处时而听到的是孩子们的啼哭声,家禽家畜绝望的惨叫声,房屋的倒塌声。
在这次洪水中,我家院内北屋一间,东屋两间的土坯房被洪水冲倒,北屋的三间砖瓦房幸免倒塌。相比其他农户粮食被淹水的情况,我家的麦子保存完好。
这次大水,我们千人的村庄,所幸无人伤亡,但全村房屋大部分被冲塌,没有转移出去的物品及家禽、家畜大部分被大水冲走。两千多亩庄稼被水冲后,秋季绝收。
8号下午,我和社员们在村东洪水处插了个木棒,眼看着洪水一点点的慢慢的退去,至到次日洪水已消去了大半儿。
9号上午,公社、大队干部给社员们送来了毛主席党中央的慰问电,上级救灾工作开始,飞机向河岸村庄投掷馒头、饼干等食品,而后外地捐物陆续运到,首批的衣服拉来后社员们量身选用,上级还送来了消毒用的漂白粉,社员们把其撒在井里,经过几次的沉淀过滤后,能够用来烧茶、做饭。
洪水过后,村子里像刚结束的战争一样,一片狼藉,遍地是厚厚的淤泥,空气中是满满的腥味。各家各户都回到村子里在泥堆里扒东西,渴了无水喝,饿了无饭吃,累了无处坐,晚上就睡在未被水冲倒的墙头上或其他能够栖身的地方休息。
在随后的日子里,救灾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向灾民发放了面粉、布匹、棉衣、棉被、帐篷、煤等救灾物品。同时社员们全力开展生产自救,各家各户搭起了简易的房子,翻晒被扒出来的衣服、粮食等物品,并在被水冲后荒芜的田地里补种萝卜、白菜等农作物。
社员们经过两年的辛勤努力,脱坯、拉煤、拉石灰、烧窑、建房材料已基本备齐。
到1977年秋,各家各户均按照新的搬迁计划在新址上建起了一排排崭新的砖瓦房,我家较灾前也有所发展,建起了一排宽敞明亮安有玻璃窗的七间新瓦房,另建两间灶房,取代了原有的三间土坯房和三间柴瓦房。
社员们自此渡过了洪水过后的难关,得以安居乐业,过上了新的生活。

作者简介

     杨保印,社旗县太和乡杨厂村人,出生时间1950年3月。曾从教十年,在马埂学校,太和中学教中学毕业班数学;后先后任县教育局股长,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科长,县公安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现退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