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文龙:老王请客

 新用户7391BFGL 2024-05-15 发布于安徽




















老王请客

北京  李文龙

  老王退休后,连续几年冬天都要离开北方,与老伴一起到三亚避寒过冬。他结识了三亚社区一帮天南地北的朋友。大家在一起运动健身,说话聊天,非常快乐。由于岁数和经历相仿,具有相同爱好与话题,能够玩到一起,说到一块,相处起来很是轻松愉悦。随着岁月流逝,大家相互之间的友谊与日俱增,如果几天没有见面,心里还真的很想念对方呢。

  春节过后的一天,三亚艳阳高照,椰风海韵滋润着大地。老王决定邀请这里的几位亲朋好友走出家门,去海边酒店一起坐坐,看看大海,吃个饭,聊个天。他特意带上两瓶珍藏多年的贵州茅台酒,想与大家餐聚时共饮。因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没过二月二还算是欢度新春佳节呢。大家愉快地接受了老王的盛情邀请,来到海边酒店。

  那天,老王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他激动地说,龙年春节过去了,孩子们该上班和上学的也都回去了,就剩下我们这些没事做的老头老太太了。我想请大家出来换个口味吃点饭,顺便看看海聊聊天。也不知大家喜欢吃什么,反正南方北方的经典菜肴我都给点了一些,请大家吃好喝好。他举起酒杯说,衷心祝愿各位兄弟姐妹龙年大吉大利,心情愉悦,身体健康,幸福吉祥!

  这个酒店烹饪技术高超,每道菜肴的色香味一应俱全,让人很有食欲,可以满足味蕾需求。他们围坐在一个大雅间里,摆满食物的圆型大餐桌可以自动旋转,不论坐在哪个位置角度,夹起菜来都非常方便。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服务员站立一侧,热情地给来宾斟酒,还详细介绍每道菜肴的名称特点。她举止大方,彬彬有礼,充分显示出训练有素与和蔼温馨的氛围。

  老王说,各位可能相互之间还不太熟悉和了解,我简要介绍一下。他首先指了指右手边一位花白头发的男士说,这位是赵老师,他原在河北省一所大学工作,正教授职称。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老王用手示意了一位女士说,这位是赵老师的夫人,他们同在一所大学工作,也是教授职称。两口子传道授业、释疑解惑,都是大学里的精英骨干,深受师生的欢迎与好评。他们育有一个优秀独生子,是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曾赴美国留学深造两年,但没有留在国外,而是回来报效祖国。目前正在北京带领二百余人的科研人员开办公司,为我国新能源事业出力流汗,做出了很大贡献。老王举杯与赵老师夫妇干杯,表示热烈祝贺。

  老王指了指左手边一位老同志说,这位呢,是我的亲家老贾,原任首钢矿业公司某分厂厂长。对铸钢专业熟悉精通,多年担任基层领导职务,对工作要求严格,敢抓敢管,很有能力和魄力。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老贾年轻时学的就是钢铁专业,一辈子努力工作,忠于职守,得到了领导与职工们的好评。他性格耿直坦率,比较传统规范,对人热情厚道,我们结下了深厚友谊。这些年来彼此之间的关系超越了亲家关系,成为亲密朋友。亲家母与他同在一个厂子工作,也是吃苦耐劳,积极肯干的优秀员工。说到此,老王斟满一杯酒,特意与亲家两口子干杯,感谢他们对自己过往的关照。

  老王的敬酒还在继续进行。他指了指坐在桌子对面的一位六十多岁的男士说,这位老朱同志是我的战友与乡友。四十年前,我们从河北老家应征入伍,来到内蒙古同一部队。他任师部汽车连司机,后来转为志愿兵。此人聪明能干,十分敬业,深受大家好评。退役后,他努力工作,积极奉献,很快被组织提拔为处级干部。他爱人勤劳善良,孝敬老人,爱护子女,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属于名副其实的贤妻良母。老王面向老朱两口子高举酒杯,感谢他们过去对自己的支持与帮助,表示向他们学习致敬!

  老王向所有亲朋好友们逐一敬了酒。就在他准备落座时,忽然看到坐在自己侧面的老伴。二十多年了,老伴患有耳疾,习惯于沉默不语。虽然带着助听器,听力仍然不佳。两口子平时在家交流主要靠一块电子书写板用文字进行沟通。老王动情地与大家说,哎呀,我怎么差点把自己的“领导”给落下了,她可是一位重量级人物呀。七十年代初她就参加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担任幼儿园长。虽然官不大,但责任重大呀。那里的老师和孩子很多,最多时有几百个入园的小朋友,她在那里一干就是一辈子。老王鼓弄玄虚地说,老伴后来可不简单了,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人们听了不觉一愣,正待仔细问询,老王却说,我老伴享受的是北京市政府给残疾人员发的补贴。她曾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做了很多工作,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她还为家庭尽职尽责,付出了很多。

  老王很认真地说,我老伴的优点很突出,缺点也很明显。退休后时常为一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大发雷霆。希望今后加以克服改正。人们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深感他们夫妇之间的幽默风趣与恩爱有加。但老伴根本没听见,只是猜想可能是老王在调侃自己。老伴说,我家老王喝多了,开始口无遮拦、胡说八道了吧!老王笑了笑,靠近前去,提议与老伴碰一杯。感谢她这几十年来与自己的朝夕相伴和辛苦付出。希望她保重身体,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不知不觉,老王有半斤茅台酒入肚了,也快到了他酒量的极限。他激情澎湃地与大家说,刚才呢,我把大家的情况都分别作了简要介绍,下面再说一下自己吧。非常感谢组织的培养,我这一生基本上顺水顺风,完成了全部历史使命。唯独在军队和地方遇到过仕途的坎坷曲折。我将其归纳总结为22个字,即“起步早,进步慢,有过辉煌,没有灿烂。原地踏步,还很忙乱”。

  老王说,还得先从部队说起。我73年参军入伍,74年立功入党,75年定为预提干部。一年上一个台阶,进步应该说不算慢吧?但遗憾的是,虽然当年提干程序手续均已完成,却遭遇部队精简缩编。我们师由甲级师缩编为乙级师,超编干部转业,战士退伍。考虑到这种情况,我申请退伍。结果,次年就发生了对越自卫还击战,部队又开始扩编,大量提拔新干部。而此时的提干与我已经无缘了。

  老王吃了点菜,接着说,我呀,就是有个仕途不顺的命。谁知到地方工作后,又遇到了同类问题。2000年初被组织确定为厅级领导干部人选。在考核提拔时,又碰上了机构改革。三个厅局合并为一个,结果又是提拔无望。而等到公务员职级可评为二级巡视员时,自己却早已退休数年了。命运总是与我开玩笑,机会与我总是擦肩而过。真的就像别人所言,自己确实没有“官运”。

  但事情往往具有两面性。老王说,假如我提了厅局级干部,有了更大的权力,也许经不起诱惑,变成权钱、权色交易的贪腐分子,被逮捕住进了牢房。后来我想,虽然在军队和地方两次提拔未果,但不应该埋怨什么。只是“天时、地利、人和”问题,或者说是机遇问题。官到底当多大才算满意呢?自己当这个处长也是祖坟冒了青烟。因为家族几代人中连科长都没当过。其实很多人一辈子就为仕途问题而苦恼。

  随着时间流逝,老王现在对啥事都想的开、放的下了。他认为,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职时努力奋斗,不甘落后是对的。而退休后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则是最大幸福。他感到欣慰的是,自己退休后投身于文学创作,终于找到了自身价值所在。这些年来,他热爱文学,文章写了很多,发表了也不少,并且成为作协会员,圆了文学的梦想。实践证明,还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为好。

  这场酒席宴会,老王没少喝酒,但还算是恰到好处。大家边吃边喝边聊,很是随意快乐。老王请客,说出了隐藏内心深处许久的话,心情特别舒畅,似乎得到了一次彻底大释放。人生如戏,戏似人生。生活原本就是如此简单快乐,何必因仕途不顺就增添困惑烦忧呢!在场的各位明白了老王请客的心思意图,面面相视露出笑容。看到大家均已吃好喝好,老王大手一挥说,今日酒宴到此结束,期待来年再次相聚。谢谢大家的捧场,散会!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文龙,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协会员。爱好文学,经常撰稿。近年来发表散文、随笔、小说、诗歌近三百篇(首)。作品散见部分报刊杂志以及文学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