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为什么越是上层的人,越是不能有话直说?

 扫地僧一一 2024-05-15 发布于安徽

【原文】(可跳过直接看译文)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译文】

“当初,晋国的智宣子想以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他不如智宵。智瑶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美发高大是长处,精于骑射是长处,才艺双全是长处,能写善辩是长处,坚毅果敢是长处。虽然如此却很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和他和睦相处?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灭亡。”智宣子置之不理。智果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另立为辅氏。”

1. 直接否决?

智果要不要上来直接否定宣子的决策?一看就知道,智果平日里一定没少写议论文,开头说个总观点:你大儿子不行,中间一顿论证,最后再来一个总结:你大儿子真不行。

就比如我们买了件衣服穿在身上,这时候有人跟我们说你这身衣服不好看,因为什么什么不好看,所以他就是真不好看,我们会喜欢听吗?这时候如果遇见没眼力见的,有可能还会说,如果你穿这身衣服就会怎么着,怎么着,威胁我们一通,我们会喜欢听吗?我们不会喜欢听的。

在人和人交流和沟通过程中,没有人喜欢用议论文的那种方式被人劝说一下,可智果就是这样的。假如我们是智果的话,开头不直接说,哪怕在说完之后的话之后,再总结一下,说他不如宵夜,这个时候是不是也会更好一些呢?爬到大气层,当我们不想推荐一个人的时候,要不要说他缺点呢?好好想想,细思极恐哦!

2. 先扬后抑?

如果我们不想推荐某人,要不要先说很多优点,然后拿一个特别大的缺点否决他?不急着回答,先看一下这两位朋友:

艾伦:聪明——勤勉——冲动——爱批评——固执——嫉妒 

班:嫉妒——固执——爱批评——冲动——勤勉——聪明

这个时候,如果让我们选,我们会更喜欢谁?百分之八十的人基本上都会喜欢艾伦,纵使我们发现如果稍加整理的话,艾伦和班的描述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形式不一样罢啦,但是当我们看到的第一眼,第一反应就是会喜欢艾伦的。

这也就是著名的光环效应,也称月晕效应。我们的童年会影响我们的人生,朋友间的第一印象会影响以后的交往,同理,语言艺术也同样受光环效应的影响,虽然确实是德比才重要,你智果说了一堆我大儿子的好,最后来跟我说,我儿子不行,我会舒服吗?

3. 不听就走?

智果你一无战绩,而且官位不高,族人一个,你说这些,人微言轻,人家为什么要听你的。

不听你的,一方面你觉得不被重视,一方面觉得这个智宗必灭,就跑啦。就这?

再来看看全琮,也是上表孙权,说可以讨伐关羽,可孙权也没搭理他。

他跑了吗?没跑,看的是什么,看的就是把你无视之后,你的心态怎么样,你的态度怎么样?

是田丰型的,虽不大吵大闹,也会唉声叹气,骂你无谋,说你少智,自己无比牛逼,其他都是蠢蛋,仿佛受尽了委屈。

还是佛系型的,你不听跟我没关系,反正我说啦,不听拉倒,到时候后悔可来不及啦。

如果你是领导,你会更喜欢哪一种?

【闲扯】

有时候啊,说话这种东西,真的需要学,需要练,说着说着,不知道哪句话说出来就得罪人啦。

脑子直,啥话咱也不经过脑子思考思考,直接就说出去啦,还没说什么理由,直接下了个结论 pass,直接把人家得罪啦。

本来想着多夸他几句,夸着夸着,发现想不出来夸人的点啦,随便说了一个,结果前面说的都白说啦,就因为最后一句没说好。

想着自己说了这么多,费劲巴力的,跟你讲了这么多道理,你也不听,气的转头就走。

这是不是我们啊,这是不是今天的智果呢?而我们接下来又该怎么做呢,话又该怎么说呢?点个再看吧!如果你有类似的经历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