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我们不懂广西。

 揽月86488 2024-05-15 发布于澳大利亚

图片
神奇的北回归线自东往西,依次横穿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相较于其他三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似乎存在感不是很强。

许多人推开广西崇山峻岭的“大门”,都是通过“桂林山水”、“桂林米粉”,以至于在一部分人的认知里,广西首府理所当然地是桂林而非南宁。

身边朋友对广西的印象,大致分为两派。一派印象里的广西“山水甲天下”,是“甜蜜水果带”,这是基于生活的;

图片

另一派印象里的广西“盛产奇葩新闻”,还“盛产鬼火少年”和“窃·格瓦拉”,而且“广西话自带笑点可以和东北话一争高下”,这是基于网络的。

是广西“分裂”了?还是我们习惯了通过标签来“认识”广西?也许,真实的广西,遠非几个标签、几个词、几句话可以概括的;

她早已超越我们的固有印象,渗入到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只有真正了解了她,才会发现广西就像桂林一样,处处能给人惊喜。

图片

■ 广西是个大桂林

毋庸置疑,桂林是打开广西的一把钥匙。桂林山水甲天下。有多少人听过这句话,就有多少人想透过桂林这一孔来“窥”广西之全貌。

但中国国家地理雜志社总编单之蔷实地考察广西、拜访喀斯特专家、查阅大量影像资料后,却给出了“广西是个大桂林”的结论——到处都是美景。

圆润起伏的林峰俯拾皆是,时常袅着些云雾。林峰间小河流水、层次人家,再点缀些田畴,随手一拍就是“暧暧暖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世外桃源景象。

这幅喀斯特地貌所造就的画卷,并非只在桂林展开。

十万大山、九万大山、八十里大南山、六万大山……这不是形容词,它们就是广西的山名。

图片

虽然这些豪气干云的山名并非实指,但要是“家里没一定数量的山”,广西也不敢这么“豪横”。

不信?你翻开一张广西地形图看看,除了临海的南边,广西哪里没有山?把地图卷起来,广西就是相声里说的那个“皮薄馅大十八个褶”的包子。

山褶一多,广西可发挥的空间就多了。除了螺峰林立、溶洞天坑的喀斯特地貌,还能看到壁立千仞、山谷相随的花岗岩地貌,以及悬崖峭壁、颜色暗红的丹霞地貌。

所以,从东往西、由北向南,广西的风景也是在不断变幻的。到了最南边,风景实在已经“很不广西”了。

大概习惯了“印象广西”的人,不太能一下子反应过来——广西也是有海的,而且绝对是“大户”。

图片

北桂林,南北海。北部湾近1600千米的海岸线,串联起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座城市。

漫长的海岸线,还提供了便捷的出海条件,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合浦郡,就在这里。一望无际的海边,滩涂上长满了红树林。

一湾碧水中,全世界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展示着广西的另一面。

这无边山水的光辉太过耀眼,似乎遮住了广西的人文之光。但不要忘了,山水就在那里,亘古如一,它们之所以能闻名于世,人文之力的推动,是不可或缺的。

图片
图 | 2G

■ 广西其实是三个身(区)

山水拉升了广西的“颜值”,山水也造就了广西多元的文化。十里不同风,这句话放在广西身上再合适不过。

要知道,广西可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区域,也是全国汉语方言种类最多的区域,文化差异大得超出你的想象。

具体有多大?别的不说,就拿饮食文化举个例子。当年陈晓卿拍《舌尖上的中国》,都不得不回避广西,因为“广西是中国饮食最复雜的地方”。

比如“嗦粉”这件最贴近广西人日常生活的事,就能叫你直呼“瑞思拜”。

图片

电影《霸王别姬》里有句台词,“是个人他就得听戏”,挪用这句话,是个广西人他就爱嗦粉。但同样是嗦粉,广西各地也千差万别:

柳州人嗦螺蛳粉、玉林人嗦生料粉、百色人嗦烧鸭粉、防城港人嗦卷粉、崇左人嗦鸡肉粉、宾阳人嗦酸粉、钦州人嗦猪脚粉、梧州人嗦牛腩粉;

贵港人嗦罗秀米粉、北海人嗦海鲜粉、河池人嗦凉拌粉、南宁人嗦老友粉……

没办法,广西就是这么多元。如果按方言方言来划分,也得分出粤语区、西南官话区、客家话区、平话区、桂北湘方言区、闽方言区六个方言区。

为简便起见,广西人自己把广西划分为了三个部分,用他们的话来说,广西其实是三个省(区)。

图片

东边与广东接壤的贺州、梧州、贵港、玉林等市,讲白话(粤语),是广府文化区。这一片虽属广西管辖,但从方言到饮食再到文化,总“粤里粤气”的,所以这一片的人内心都觉得自己其实是个广州人。

这不是他们的错觉,更不是“背叛”。要知道,这一片,尤其梧州,可是粤语和粤菜的发源地之一。

两广分界是广信,广信之东为广东,以西为广西。梧州以前就叫广信,是最早的粤语中心。

时至今日,粤文化符号在梧州依然随处可见,大到骑楼、龙母庙,小到早茶、小吃,常常给人“误入广东”之感。

北边上接贵州、湖南两省的桂林、柳州、河池等市,讲西南官话,是桂柳文化区。这一片是典型的中原文化继承者,民俗民风与中原完全相同。

图片

而南边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市,与雷州半岛上的广东湛江接壤,受其影响颇大,属于雷州文化区。

在吸收俚僚文化、南粤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雷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雷州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崇拜雷神,他们英勇果敢,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正因为民族多、文化多元,所以广西人很早就养成了包容外向的性格,对于许多事都见怪不怪,他们认为凡是存在的东西也许并不合乎常理,但一定是有道理的。

比如被许多人诟病的鬼火少年,看似张牙舞爪,其实他们都是留守儿童,张扬只是为了寻求关注而已。

这样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并不鲜见,与其关注表象,不如去探求真背后的原因,客观理性地认识一下广西。

图片
图 | 南宁美食部落

■ 广西,早已进入你的生活

也许你是广西人此刻就在广西,也许你离广西很遠甚至没去过广西,无论你在哪里,都不会妨碍广西已经润物无声地进入到你的生活里——谁让广西除了好看还好吃呢。

关乎吃,广西身上标签也不少:北回归线上最丰盛的果篮、中国第一产糖省区、中国的天然植物香料库……

相对全面地了解广西,也可以从吃开始。

图片

中国有三大水果产区,山东、陕西、广西,与其他两省相比,特殊的地理区位与气候条件赋予了广西明显优势。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一年四季所吃的水果,都离不开广西,从春天的沃柑、青枣、桑葚到夏天的芒果、杨梅、香瓜,再到秋天的柿子、猕猴桃、木瓜,冬天的柚子、脐橙、砂糖橘……

2020年,广西水果种植面积1352570公顷,水果产量达27850000吨,平均到一下,每个中国人可以分到40斤。

你每天饭后赖以补充维生素C所吃掉的水果里,一定少不了广西水果。

图片
图 | 不二陶

如果再翻一翻,兴许你家厨房里所备的香料,也来自广西。

据《广西植物名录》记载,广西有香料植物270余种。其中桂皮、茉莉花产量都占全国的65%以上,八角产量更是占到全国90%以上。

最不可思议的是,每次你家炒菜时为提鲜撒进锅里的白糖,或许还来自广西,毕竟除了水果、香料,广西还是“中国糖都”,蔗糖产量占全国60%以上……

甚至,冬天时你家厨房里的菜干脆也是广西来的。作为中国最大的“冬菜篮子”,广西有26个县(区)被列为蔬菜产业重点县。

为了便于把这些蔬菜运出广西,百色市专门开通了“百色一号”,从百色到北京一路不停靠、不让车,这是中国第一条“南菜北运”的铁路专线。

图片

不容置疑也无可置疑,在“吃”这件事上,广西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几乎每一天都在与我们发生关系。

广西,不只是遥遠华南地区的一个自治区,她还是时常会现身于我们身边的广西。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朴实、多元、丰富的广西,却时常陷入误解之中。

汪曾祺曾在一篇谈吃的文章里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雜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我想,这其实也适用于我们如何完成对一个地方的认识。

多了解一点,不要急着下结论,更不要通过所谓“标签”去认识一个地方。对广西如是,对其他地方,也应如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