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712:人各有立场,但共同的价值观绝不可以站错

 花言大帅 2024-05-15 发布于上海

学习内容:

【原文】

吴明徹攻寿阳,堰肥水以灌城,城中多病肿泄,死者什六七。齐行台右仆射琅邪皮景和等救寿阳,以尉破胡新败,怯懦不敢前,屯于淮口,敕使屡促之。然始渡淮,众数十万,去寿阳三十里,顿军不进。

诸将皆惧,曰:“坚城未拔,大援在近,将若之何?”

明徹曰:“兵贵神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

乙巳,躬擐甲胄,四面疾攻,一鼓拔之,生擒王琳、王贵显、卢潜及扶风王可朱浑道裕、尚书左丞李送建康。景和北遁,尽收其驼马辎重。

琳体貌闲雅,喜怒不形于色;强记内敏,军府佐吏千数,皆能识其姓名;刑罚不滥,轻财爱士,得将卒心;虽失地流寓在邺,齐人皆重其忠义。及被擒,故麾下将卒多在明徹军中,见者皆歔欷,不能仰视,争为之请命及致资给。明徹恐其为变,遣使追斩之于寿阳东二十里,哭者声如雷。有一叟以酒脯来祭,哭尽哀,收其血而去。田夫野老,知与不知,闻者莫不流涕。

柏杨曰:「王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英雄人物,因为民间对他敬爱!」

齐穆提婆、韩长鸾闻寿阳陷,握槊不辍,曰:“本是彼物,从其取去。”

齐主闻之,颇以为忧,提婆等曰:“假使国家尽失黄河以南,犹可作一龟兹国。更可怜人生如寄,唯当行乐,何用愁为!”

左右嬖臣因共赞和之,帝即大喜,酣饮鼓舞,仍使于黎阳临河筑城戍。

丁未,齐遣兵万人至颍口,樊毅击走之。辛亥,遣兵援苍陵,又破之。齐主以皮景和全军而还,赏之,除尚书令。

丙辰,诏以寿阳复为豫州,以黄城为司州。以明徹为都督豫合等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豫州刺史,遣谒者萧淳风就寿阳册命,于城南设坛,士卒二十万,陈旗鼓戈甲。明徹登坛拜受,成礼而退,将卒荣之。

上置酒,举杯属徐陵曰:“赏卿知人。”

陵避席曰:“定策圣衷,非臣力也。”以黄法氍为征西大将军、合州刺史。

戊午,湛陀克齐昌城。

十一月甲戌,淮阴城降。

庚辰,威虏将军刘桃枝克朐山城。

辛巳,樊毅克济阴城。

己丑,鲁广达攻济南徐州,克之;以广达为北徐州刺史,镇其地。

齐北徐州民多起兵以应陈,逼其州城。祖珽命不闭城门,禁人不得出衢路,城中寂然。反者不测其故,疑人走城空,不设备。

珽忽令鼓噪震天,反者皆惊走。既而复结陈向城,珽令录事参军王君植将兵拒之,自乘马临陈左右射。反者先闻其盲,谓其必不能出,忽见之,大惊。穆提婆欲令城陷,不遣援兵,珽且战且守,十余日,反者竟散走。

诏悬王琳首于建康市。故吏梁骠骑仓曹参军朱玚致书徐陵求其首,曰:“窃以典午将灭,徐广为晋家遗老;当涂已谢,马孚称魏室忠臣。梁故建宁公琳,当离乱之辰,总方伯之任,天厌梁德,尚思匡继,徒蕴包胥之志,终遘苌弘之眚,至使身没九泉,头行千里。伏惟圣恩博厚,明诏爰发,赦王经之哭,许田横之葬。不使寿春城下,唯传报葛之人;沧洲岛上,独有悲田之客。”

陵为之启上。

十二月壬辰朔,并熊昙朗等首皆还其亲属。玚瘗琳于八公山侧,义故会葬者数千人。玚间道奔齐,别议迎葬,寻有寿阳人茅智胜等五人,密送其柩于邺。齐赠琳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谥曰忠武王,给辒辌车以葬之。

癸巳,周主集群臣及沙门、道士,帝自升高坐,辨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为次,释为后。

乙未,谯城降。

乙巳,立皇子叔明为宜都王,叔献为河东王。

壬午,任忠克霍州。

诏征安州刺史周炅入朝。初,梁定州刺史田龙升以城降,诏仍旧任。及炅入朝,龙升以江北六州、七镇叛入于齐,齐遣历阳王景安将兵应之。诏以炅为江北道大都督,总众军以讨龙升,斩之。景安退走,尽复江北之地。

是岁,突厥求婚于齐。

【原文华译】

1 陈国征北大将军吴明彻攻打寿阳,在淝水筑起堰坝,引水灌城,城中军民多手足浮肿及腹泻,死亡十分之六七。北齐行台右仆射、琅琊人皮景和等救援寿阳,因为尉破胡新败,怯懦不敢前进,屯驻于淮口,朝廷敕使屡次催促,才勉强渡过淮河,数十万大军,距寿阳三十里,就顿军不进。

陈国诸将也恐惧,说:“坚城未拔,大援在近,怎么办?”

吴明彻说:“兵贵神速,而敌军结营不进,自挫锋芒,我知道他们不敢交战,这是很明显的了。”

十月十三日,吴明彻身穿甲胄,四面疾攻,一鼓攻拔寿阳,生擒王琳、王贵显、卢潜及扶风王可朱浑道裕、尚书左丞李騊駼,押送建康。皮景和援军逃回北方,其驼马辎重被缴获。

王琳体貌娴雅,喜怒不形于色;强记内敏,军府佐吏数以千计,他记得每个人的姓名;刑罚不滥,轻财爱士,得将卒人心。他虽然失去领地,流亡在邺城,但北齐人都敬重他的忠义。等到他被擒,之前的老部下将卒多在吴明彻军中,见者皆嘘唏,不能仰视,争相为他请命及致送物资。吴明彻担心发生兵变,遣使追上,在寿阳东二十里将他斩首,哭声如雷。有一老叟以酒肉来祭,哭尽哀,把流在地上的血刮起来带走。田夫野老,知与不知,闻者无不流涕。

北齐穆提婆、韩长鸾正在进行握槊赌博游戏,收到寿阳陷落消息时,并不停止,说:“本来就是他们的城池,让他们拿回去就是。”

北齐主高纬听闻,颇以为忧,穆提婆等说:“就算国家尽失黄河以南,犹可作一龟兹国。更可怜人生如寄,唯当行乐,愁什么愁!”

左右嬖臣共同赞和,皇帝即刻大喜,酣饮鼓舞,仍下令于黎阳临黄河筑城戍防。

十月十五日,北齐派兵一万至颍口,被陈国将领樊毅击退。

十月十九日,北齐派兵救援苍陵,又被击破。

北齐主高纬因为皮景和全军而还,赏赐他,任命为尚书令。

十月二十四日,陈国皇帝陈顼下诏,以寿阳恢复为豫州,以黄城为司州。任命吴明彻为都督豫州、合州等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豫州刺史,派谒者萧淳风前往寿阳册命,于城南设坛,士卒二十万,陈列旗鼓戈甲。吴明彻登坛拜受,成礼而退,将士们都引以为荣。

皇帝陈顼置酒,举杯向徐陵致意说:“赏卿有知人之明。”

徐陵急忙离开座席说:“一切都是陛下定策,不是臣的功劳。”陈国皇帝又任命黄法氍为征西大将军、合州刺史。

十月二十六日,湛陀攻克齐昌城。

十一月十二日,淮阴城投降。

十一月十八日,威虏将军刘桃枝(不是北齐那个同名的刘桃枝)攻克朐山城。

十一月十九日,樊毅攻克济阴城。

十一月二十七日,鲁广达攻打北齐南徐州,攻克之;任命鲁广达为北徐州刺史,镇守其地。

北齐北徐州人民多起兵响应陈军,进逼州城。祖珽下令不闭城门,禁止人们上街,城中一片寂然。造反的人不知道缘故,怀疑人走城空,不设防备。祖珽忽然下令鼓噪震天,造反军都惊走,既而又结阵向州城杀来。祖珽令录事参军王君植将兵拒战,自己乘马临阵,左右射击。造反军之前听闻他眼睛已经瞎了,认为他必定不能出战,忽然见到他,大惊。穆提婆故意想要让城池陷落,不派援兵,祖珽且战且守,过了十几天,造反军竟然自己散了。

陈国皇帝陈顼下诏,悬王琳首级于建康街市。王琳的老部下、前南梁骠骑仓曹参军朱玚写信给徐陵,请求安葬王琳的首级,说:“从前司马氏将要灭亡,徐广愿为晋家遗老;曹氏已经凋谢,司马孚仍然自称魏室忠臣。梁朝故建宁公王琳,值国家离乱之际,负责镇守一方,虽然上天已经厌弃梁德,他仍然奋力匡继,空怀申包胥之志,却终遭苌弘被诛杀的命运,以致身没九泉,头行千里。伏惟圣恩博厚,颁发明诏,赦免王经之哭,准许以田横之葬。不使寿春城下,只传颂诸葛诞部下的义行;沧洲岛上,独有哀悼田横的宾客。”

徐陵将他的信启奏皇帝。

十二月一日,陈国将王琳及熊昙朗等人首级送还亲属。朱玚将王琳的头暂埋于八公山侧,亲朋故友来参加葬礼的有数千人。朱玚又走小道前往北齐,另行商议迎葬事宜。不久,寿阳人茅智胜等五人,将王琳灵柩秘密运送到邺城。北齐追赠王琳为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谥号为忠武王,以辒辌车(灵车)送葬。

2 十二月二日,北周主宇文邕集合群臣及和尚、道士,宇文邕自升高坐,命与会人士辨儒释道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为次,释为后。

3 十二月四日,北齐谯城投降陈国。

4 十二月十四日,陈国立皇子陈叔明为宜都王,陈叔献为河东王。

5 壬午,陈国庐陵太守任忠攻克北齐霍州。

陈国皇帝陈顼下诏,征召安州刺史周炅入朝。当初,南梁定州刺史田龙升献出城池投降,皇帝下诏,命他仍当旧任。等到周炅入朝,田龙升以江北六州、七镇叛变投降北齐,北齐派历阳王高景安将兵接应。陈国皇帝陈顼下诏,任命周炅为江北道大都督,率众军以讨田龙升,将他斩首。高景安退走,陈国光复全部江北失地。

6 本年,突厥向北齐请求联姻。


【学以致用】

01,人各有立场,但共同的价值观绝不可以站错

相较于西方,我们中国人有个独特的价值观—— 义

这个“义”,尤其是国家民族大义,不管是敌我双方,还是黑白两道,都是被人尊敬的

王琳是梁朝人,与南朝陈公司是敌对关系,他以北齐公司的身份作战,失败被杀,这没得说,但他的忠义的价值观值得所有人认同。

02,奖励用错了地方,就没有人拼命了

齐主以皮景和全军而还,赏之,除尚书令。

仗没有打赢,土地没有保全,却还能得到奖赏,其他人会怎么想?

有远见的人都会知道这样的公司废掉了。不会有前途,早点跑路,给“股权”也不要。

03,这句话值得思考

“假使国家尽失黄河以南,犹可作一龟兹国。更可怜人生如寄,唯当行乐,何用愁为!”

我们有时候听取别人的建议得好好想想

因为承担责任的是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