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多拉:增长87%!好吧,被你装到了。。。

 蜡小白 2024-05-15 发布于北京

      相信Pandora(潘多拉)这个来自丹麦的珠宝品牌应该很多人都听说过,而且我也相信大家对她家的“刻板印象”也会很统一,就是很多好看的小珠子可以DIY自己喜欢的银手镯。就像施华洛世奇,以前大家都以为买的是天然水晶,“祛魅”后现在提到她家肯定想到的就是“卖人造水晶的”。
      想当年,潘多拉以这种DIY的方式可谓是席卷了一阵中国市场,别看一个珠子几百块,一嘟噜下来再配个镯子也得几千。But,一阵风后,好像现在没啥人戴潘多拉了。就跟当年旺财买“海盗船银饰”一样,反过头再看当年的消费,真的就只剩一声叹息。


想持续“收割”消费者也是门技术活,在DIY风潮退去,潘多拉这几年日子过的咋样?是否找到了爆发点?答案是肯定的,潘多拉“押”的宝就是近几年火热的实验室培育钻(下文简称“培育钻”)。旺财之前写过几篇有关的文章,大家可以回顾:《施华洛世奇之后,潘多拉终于也忍不住了!

消费大降级,天然钻石销售疲软,18年股价暴跌(《#潘多拉#股价全面崩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的背景下,潘多拉居然逆市拉红,迎来了喜人的24年Q1财报。


潘多拉5月2号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其Q1营收68.34亿丹麦克朗(9.86亿美元),有机增长18%(有机增长旺财理解就是“靠我自己的努力,不是吃大饼”),最抢眼的是毛利率创新高的79.4%(现在这么高的经营成本,毛利率能这么高,为啥?)。另外,潘多拉“点名表扬”了下培育钻产品线,销售额实现87%增长


旺财刚看到87%这个增长率吓了跳,好家伙啊!但定睛再一看,培育钻的营收是910万美元相比整体9.86亿美元的应收,不到整体营收的1%。当然,虽然应收确实不高,但增长率也代表一定的趋势!不过旺财还是认为有可能跟当初的DIY珠在中国的市场一样,高开低走。


那么潘多拉在中国现在是啥样的呢?作为曾经的“营收担当”,中国在24年Q1的贡献“唱了反调”,销售额居然下降了17%,被欧美市场9%、其他地区18%的增长碾压。这是为什么?除了中国老百姓不舍得花钱外,我也不知道咋解释。


不过,还有一点可以解释,就是潘多拉好像还未在中国销售实验室培育钻,至少相比美国官网,中国官网上是没有的。不知道为啥,可能是先在国外成熟市场看看“收割”效果,OK的话再来国内耍吧。

当然,对于像潘多拉、施华洛世奇这些在消费者脑中已经打下“廉价首饰”这种刻板印象的品牌(现在潘多拉中国官网仍然是满满的银+人造宝石的“廉价感”,想走高端路线确实不容易。卖天然钻石吧,跟那些沉淀数年的品牌卖一个价格不合适,卖便宜吧,成本在那呢,而且不符合品牌高毛率的传统。这时,培育钻石就是不二的选择了!

不断下探的制造成本,不熟钻石的颜值,只要能给她包装个“好故事”,哪个股东不喜欢?!也难怪天然钻石巨头De Beers自己也卖培育钻。不过,培育钻未来的市场不好说,但现在的价格却是个硬伤

天然钻石供应链上游一直跌大家应该有所耳闻,但培育钻的价格也是在一直跌。下图是一个可能带有“主观色彩”文章公布的数据,灰色的培育钻和蓝色的天然钻石价格都是呈下降趋势,两者的价格差距还保持在90%左右。

有人说,培育钻比天然钻石跌的要缓。没错,从图看确实是这样。旺财的理解是,天然钻石跌的猛是因为“去泡沫”,跟房地产一个德行。但是,培育钻可是刚走红啊,难道是“出道即巅峰”?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很好解释,培育钻是人造的,技术提高,产量上去,价格就下来了,加上行业壁垒也不高,一“网红”,立马很多人又来卷价格,就是越来越低。这不,De Beers就下调了自己的培育钻价格,从800美元/克拉,直接下降37.5%至500美元/克拉。

当然,这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啊,毕竟价格一直在卷一直在降,如果是钱包紧更看重款式的朋友,选择培育钻是很好的选择!当然,大家也要承受“买来即不值钱”的事实。另外,选择潘多拉和施华洛世奇这种培育钻品牌,旺财建议也要货比三家,1克拉&14K金竟然卖2050美元,毛利率不高才怪哈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