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经典书作:李东阳行草书法《跋长生诗三篇》高清欣赏

 鸿墨轩3dec 2024-05-15 发布于内蒙古
首发2024-05-07 13:35·逸之书法·胶州

导读

李东阳作为明朝著名的文人,不论是诗文的创作还是书法的创作,都深受着“以辞达意”和宋代“尚意”的影响。在他的《诗话》中的一语,表达了他对诗文创作的看法,言:“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同样,李东阳在书法领域的创作,也有着同样的思想。

真正有价值的创作来自“意”,是内心感受与外界经验的融合历程。在书法观念上,李东阳在《答罗明仲草书歌》中提出了“草书在意不在文”的主张。这一观点不仅指出了草书艺术的重点在于“意”,也为后来的书法家们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宋代苏轼有言: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内心突如其来的某个感悟,手中的笔随之而动,所展露出的笔势、气韵或有超越文字的灵性。

李东阳的这一书法观,为我们理解书法艺术提供了新的维度。“意”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内涵,在宋代“尚意”书风中,它关联着艺术家的个性、情感以及他的精神世界。李东阳的“草书在意不在文”以及诗文的“意贵远不贵近”,都是在告诉我们,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表现“意韵”远比追求形式的完美更为重要。

本文所录,为李东阳行草书法《跋长生诗三篇》,此为刻本,整体来说,这件作品处于很高的艺术水平,线条苍劲古朴而又不失灵动,整体章法和谐,具有很强的“意韵”。

李东阳行草书法《跋长生诗三篇》

【释文】

右汉人诗二首乃山谷真迹卷尾题识,此今昔名胜乘蒙翁之书,在写翁储户侍静夫所藏,其永宝之,正德五年二月六日长沙李东阳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