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滑稽对联逗你乐

 微言喜语 2024-05-15 发布于江苏

曾昭安

   清人钱咏《履园丛话·笑柄》有联云:

入座三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之乎。

联语将一个酒鬼之醉态描摹得活灵活现,尤其是上下联句尾各嵌以二虚词(上联嵌“者也”,下联嵌“之乎”,全联嵌“之乎者也”)使原本质实的语句平添了几分戏谑、滑稽的口吻,读后令人哑然失笑。

清末有次科举考试,出题为《昧昧我思之》,用的是《尚书·泰誓》中的一句。“昧昧”即思念深切的样子。有位考生,粗枝大叶,把题目抄为“妹妹我思之”,将“昧昧”误为“妹妹”,并据此大作文章,自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主考官看后,哑然失笑,并提笔批道:哥哥你错矣。两句话刚好成对,滑稽诙谐,趣味横生: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错矣。

也是在清朝,有一个姓杜的浙江学政,待考生十分苛刻,某年夏天在杭州监考时,他竟命令每个考生头上都得粘一根长纸条,纸条的另一端则贴在考桌上,以防交头接耳。等到考卷发下来时,试题却是:

万马无声听号令

这即使算不上侮辱,也是在戏弄诸考生了。然而,有些考生也不是好惹的。一个考生忽然大声唤道:“这题目的出处也太奇怪了,诸位知道其下句么?”诸考生都吃惊地询问下句是什么,考场秩序有点乱了。杜学政端坐案前,正想呵斥时,那考生又大声说:是一一

一牛独坐看文章

你还别说,这“一牛独坐看文章”对“万马无声听号令”还真是妙绝!众考生顿时哄堂大笑,那些纸条也都被崩断了。杜学政十分恼火,却又不好发作,只得跟考生们说好话,求大家安静下来,并更换了试题,考场秩序这才恢复了正常。

清代乡试都得到省城,有一秀才学业不精,加之时运不济,多次应试皆不第,但他不甘心,大有不取功名誓不罢休之意。

这年又欲应试,临行写了一副对联留给妻子,联曰:

充无罪之军三百里;

守有夫之寡二十天。

联语幽默滑稽,令人忍俊不禁,然个中酸苦,非局外人能知。

晚清名臣张之洞少时聪颖好学,出口成章,能诗善对。一日课间休息时,老师在庭院观察到一场面,出一上联:

小猪拱小竹,小猪一动,小竹一动;

张之洞看老师手执紫砂壶喝茶的情景,灵机一动信口对道:

胡嘴对壶嘴,胡嘴一撅,壶嘴一撅。

对句即时应景,形象滑稽,引得众师生哈哈大笑。

民间流传一联;

叫花子吃蟹,只只是好;

老道士放屁,句句真言。

此联依“叫花子”“老道士”之特性写来,嘲讽辛辣,滑稽至极,俏皮有味,确令人绝倒!

某道士死了,有人作挽联曰:

吃的是老子,穿的是老子,一生到老全靠老子;

唤不灵天尊,拜不灵天尊,两足朝天莫怪天尊。

该联用幽默滑稽的笔调讽刺了迷信和骗人。语意诙谐,俏皮有味。

旧时,有一财主家小姐,择偶时东挑西拣皆不中意,到了二十七八岁还未出嫁,成为财主闺房的老千金。后来,她别出心裁要对句选婿,只要能对上她出的上联者,即为如意郎君。这天,闻讯赶来的应对者在门口等候,其中有一白发老翁。小姐见了又气又恼,心想:这老牛也想吃嫩草,这是异想天开!于是,脱口骂道:

白日堂中,白发老翁,老皮老肉老骨头,呸!你还不滚下去,哼哼!今生无偶;

白发老翁也不生气,只当小姐出了个上联,乐呵呵地对出了下联:

红罗帐里,红艳佳人,细眉细腰细肌肤,嘿!我这就迎上来,嘻嘻!前世有缘。

小姐被说得红了脸,想一口否认吧,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反悔,只好委屈自己,与白发老翁结为夫妻。

此联确是一则笑话,读来令人喷饭。联语生动滑稽,语气逼真,活生生地把小姐和老翁的形象勾画出来,读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从前,在一个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有一个喝得酩酊大醉的汉子,躺在一尼姑庵的场地上。恰好被一个小尼姑看见,小尼姑毫不犹豫地将醉汉背进庵内,并将其安置在自己睡的床上。不想这下竟引起了轩然大波,小尼姑招来不少非议。聪慧的小尼姑也不与人争辩,只是写下一副对联,贴于庵门两侧,联曰:

醉汉妻弟尼姑舅;

尼姑舅姐醉汉妻。

很快,议论平息了。人们从这七弯八拐的文字里理清了小尼姑与这醉汉的关系,原来这醉汉就是尼姑的父亲。女儿救父,有何不可?天经地义,无可指责!

现今,山西省文水县西槽头乡王家村小伙王殿亮,迎娶了仁岩村少女武俊梅。王殿亮的弟弟王殿桢恰好与武俊梅的妹妹武俊莲在同一所大学读书。毕业后,武俊莲又嫁给了王殿桢。办喜事那天,有人在王家大门上贴了这样一副贺联:

兄弟成连襟,亲上添亲;

姐妹变妯娌,喜上加喜。

王殿桢和武俊莲的同窗好友更有意思,他们在洞房门口贴的喜联是:

叫姐姐唤嫂子全对;

称哥哥呼姐夫都行。

一对亲姐妹嫁给一对亲兄弟,成就了一段佳话,而两副婚联皆符合实情,巧妙自然,富有情趣,堪称佳对。

从前,有一位双目失明的青年经人介绍找了个对象,也是双目失明,倒是门当户对,条件相当,择日要拜堂成亲,于是便找到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写婚联。老秀才欣然应允,略加思索写了一副:

恩爱夫妻难见面;

到了晚上省灯油。

横批:瞎摸

大家一看都忍俊不禁,觉得妙不可言。

湖北某学校,初设日语课。一天上课时,老师领读“黑乌育木”(读音),一学生没掌握读法要领,竟读成“吓我岳母”。接下来,老师又教一句“搭太依木”(读音),另一同学又错读成“打他姨妈”。同学们听后都哄堂大笑,遂组成一副对联:

吓我岳母;

打他姨妈。

该联妙趣天成,滑稽诙谐,读了不信你不笑。

某公厕联:

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带;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

此联语句通俗滑稽,韵味内涵;既对仗工整,又情趣幽然,语意双关,读后让人忍俊不禁。

来某单位办事的人人多,办公楼一楼的洗手间“味儿”较大,科长打印了几个大字贴在门上:

来时匆匆;

去也冲冲。

联语俗中见雅,提醒使用者方便后注意冲水。想必如厕者读之,笑过之后不会忘了冲水吧。

贾平凹小说《废都》中的书法家龚靖元死了,作家庄之蝶作挽联曰:

能吃能喝能赚能花快活来;

能写能画能出能入潇洒去。

龚的另一位朋友阮知非也送挽联曰:

龚哥你死了,字价必上涨一比三;

知非找谁呀!麻将桌从此三缺一。

这很像《红楼梦》中的薛蟠作诗,读后让人发噱。

作者简介】曾昭安,笔名湘人、文缘人、文字客、曾子、雪峰草等,湖南省洞口县文旅广体局退休干部,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码字笔耕近半个世纪,所撰小说、散文、随笔、故事、杂文、小品、童话、寓言、连环画文字脚本等类小文散见于国内数十家报刊及多个网络平台,有作品获奖或被收入文集或被选入中小学试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