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名方三则,相当绝妙

 lzjhzg 2024-05-15 发布于河南
图片

治疗多种眼病

地龙丹参通脉汤组成:地龙10g,丹参12g,生地黄15g,钩藤10g,石决明15g(包煎),决明子15g,知母10g,黄柏10g,牛膝10g,茯苓15g,茺蔚子12g,木贼6g,夏枯草10g。

  功效:平肝潜阳,养阴通络。

  主治:视网膜静脉阻塞、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眼底出血,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脉络瘀阻者。症见患者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网膜出血、渗出、水肿,或伴有高血压,头痛,头晕耳鸣,面时潮红,烦躁易怒,腰膝痠软;舌红少苔,脉弦细。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解:方中地龙能清热通络,利尿消肿;丹参活血祛瘀,凉血宁心,去瘀生新,行而不破;生地黄清热滋阴,凉血止血;钩藤清热平肝熄风;石决明、决明子平肝潜阳明目;知母、黄柏养阴清热;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活络,引血下行;茯苓健脾利水渗湿;茺蔚子治风解热,顺气活血,养肝益心,安魂定魄,祛瘀导滞,善治高血压;木贼入肝,疏风凉血,为治眼之要药;夏枯草清肝、开郁、散结。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潜阳,养阴通络之效。

  加减:若见视网膜新鲜出血、渗出者,加黄芩10g,槐花10g,白茅根10g,以凉血止血;日久出血不吸收者,加三七粉3g(吞服),以活血化瘀;气虚网膜水肿者,加黄芪30g,以益气利水消肿;大便秘者,加大黄10g(后下),以泻热通腑;失眠梦多者,加珍珠母30g(包煎)、首乌藤12g,以镇静安神。

  方歌

  地龙丹参通脉汤,生地钩藤二决茺,

知母黄柏夏枯草,木贼牛膝与茯苓。

加味金沸草散

组成:金沸草20g(包煎),炙麻黄6g,前胡10g,荆芥10g,姜半夏10g,白芍10g,蝉蜕10g,僵蚕10g,桔梗6g,炙甘草6g。

功能:外散风寒,宣肺降气,内通肺络。

主治:风寒型感冒后咳嗽。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药液250ml,分2次口服。

方解:金沸草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功效为发散风寒,化痰止咳。方中主药金沸草乃旋覆花的茎叶,其性沉降,能肃肺降胃,豁痰化饮,其味辛,能宣发肺气达于皮毛,一降一宣,肺之治节有权,其味咸,能入肾,能助肾纳气,此一药之功可使三焦通利;原方中赤芍改为白芍,白芍配甘草,可酸甘化阴,滋养肺津、收敛肺气,尤适于久咳,《神农本草经疏》记载“赤(芍)行血,白(芍)补血……酸以收之,甘以缓之,甘酸相合用,补阴血通气而除肺燥”;半夏燥湿化痰,降气止咳;麻黄、荆芥解表散风寒;前胡下气消痰,止咳定喘;僵蚕、蝉蜕熄风搜络;桔梗配甘草利咽。诸药合用,共奏疏风宣肺、止咳化痰、通络祛邪之功。

感冒后咳嗽,又称感染后咳嗽,是指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塞、流涕、发热等急性症状消失或缓解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可以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本病属于中医“外感咳嗽”范畴,证属风寒者临床表现多为遇寒或遇风明显加重,咳嗽多为呛咳,无痰或咯少量白痰,痰难以咯出,日间咳甚,夜间咳嗽较轻,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紧或浮。感冒多因风寒起,经治疗后寒邪基本已清,风邪留恋于肺,因此风寒表证的症状不显,独留咳嗽症状经久不愈。正如《证治汇补》所言:“今人但知肺主皮毛,一遇外感风寒,疏散之外,牢不可破,殊不知久则传里,变为郁咳。”风邪日久,可能入络。金殿春认为,临床治疗此型咳嗽须加用搜风通络之药,即使风邪尚未入络也应防止其入络,取其截断之意

左升是保元汤,右降是温胆汤,核心是二陈汤。耳鸣医案

党参15,白术10,伏苓12,甘草6,陈皮10,半夏10,竹茹9,枳实9,当归10,熟地15,肉桂3,麦冬15,桅子6。

此方治20年耳呜,在20年中,由一侧断断续续耳鸣到现在双耳全响。

用什么方加减的?说是用温胆汤加减,这不错。说是用麦门冬汤加减也对。说是用金水六君煎加减还正确。然而我拟方时不是这么考虑的。而是立足脾胃之枢,

用二陈汤随证加味,

.肝肾不足加当归 熟地。

.吃饭下咽不顺,加麦冬,取麦门冬汤之意。

.舌有齿痕加党参 白术 肉桂。

.胆内壁囊肿,加竹茹,枳实。

.桅子是监管郁火,治六郁的越鞠丸即用桅子治火郁。

此方立足脾胃之枢,燥与湿同治,气与血双补,升清降浊,复一气周流。

略偏向升清!

.右降是温胆汤加麦冬(胃阴虚,吃饭下咽涩而不顺)

.整体看

 左升是保元汤(黄芪9克,人参3克,炙甘草3克,肉桂 1.5~2克),

 右降是温胆汤,核心是二陈汤

温馨提醒: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