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40句文风清新诗句:人景揉合,超然世外

 荔枝姑娘诗词赋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首发2024-03-03 16:49·荔枝姑娘诗词歌赋

人在同类中找不到知己,便把心灵的触角伸到纯粹的自然界中去寻觅知己。

而自然物却以自己得天独厚的个性特征,和人类原本却被压抑的个性发生共鸣。

一旦人景揉合,便超然世外。

所以,人在大自然的美景面前,总显得那么自然,潇洒,喜悦。

01、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清·纳兰性德《山花子》

犹记生涯如漂泊无定的浮萍,在时光流逝中辗转;一夜凄凉的冷雨,竟成了名贵花朵猝然凋零的挽歌。

02、

翠簟风漪清入梦,碧桐秋露冷生香。

——明·茅大方《五月廿六日行营白海溽暑如内陆悠然起林泉之》

那清凉席上的微风涟漪,宛如悄然步入梦境的清幽诗篇,而碧绿梧桐叶尖的秋露,凝结成寒意中的芬芳雅韵。

03、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唐·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风儿轻轻翻动湖面,激起千层雪白浪花,恰似一幅流动的画卷;蓝天之上,雁阵横斜,如同书写在浩渺天空的一行诗意墨迹。

04、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宋·晏几道《临江仙》

飘零的花瓣下,人影孤独而立,沐浴着轻柔细雨;空中燕子双双低翔,与蒙蒙细雨交织,构成一幅生动的抒情画面。

05、

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

——宋·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深情随着湘江之水渐行渐远,梦境却始终萦绕在那翠色欲滴的吴地峰峦之间。

06、

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

——唐·杜审言《杂曲歌辞·妾薄命》

清晨啼鸣的鸟儿唤醒了破碎的梦境,飘散的落花仿佛触动了内心深处独自承载的忧愁。

07、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唐·沈佺期《钓鱼篇》

恍若置身云端,悠然垂钓之时,人影倒映水面,犹如天上的仙人;水中游弋的鱼儿,又像镜中悬挂的精灵。

08、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隋·杨广《春江花月夜二首》

流淌的江波送走月色的温柔,潮水涌动时携带着星辰的闪烁降临大地,演绎着天地间浪漫的流转与交汇。

09、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轻捧清澈泉水,掌心便托起了月亮的倒影;随意拨弄花枝,馥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全身,陶醉在这份宁静美好的自然馈赠之中。

10、

一生如在九霄上,万景都归两目中。

——元·王冕《登竺峰》

仿若一生都在云端翱翔,世间万物的万千景色尽收眼底,任凭一双慧眼看遍人间繁华与苍茫。

11、

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宋·葛立方《卜算子·席间再作》

细细的秋风吹拂,飘荡起若有若无的轻烟,稀疏的雨点打湿空气,一切显得静谧而迷离,犹如水墨画卷中那一抹淡淡的秋意。

12、

不知何处雨,已觉此间凉。

——宋·王遇《句》

尚未察觉雨水从何方落下,只感觉这片空间已然被清凉浸润,仿佛雨声、凉意悄然交换了密语,不着痕迹地布满了四周。

13、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春景》

晨雾缭绕于绿杨之外,初春的寒冷尚且轻微,而红杏枝头已是一派热闹景象,绽放的花朵热烈宣告着春天的到来。

14、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白居易《春题湖上》

松树层层叠叠排列在山的面庞,铺展出千重翠绿的画卷,一轮皎洁的月亮则点缀在湖心,犹如镶嵌在碧波中的一颗明珠。

15、

庭户萧条燕雀喧,日高窗下枕书眠。

——唐·杜荀鹤《赠溧水崔少府》

庭院寂静,只有燕雀的叽叽喳喳打破宁静,日头升高之际,卧于窗下,怀抱书卷,沉醉于悠然自得的午睡时光。

16、

一溪绿水皆春雨,两岸青山半夕阳。

——唐·端木国瑚《沙湾放船》

一条潺潺流淌的碧绿小溪,满载着春雨的恩泽;两侧青翠的山峦,映衬着夕阳斜照的半壁辉煌,形成一幅和谐的山水田园图。

17、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细腻的雨丝中,鱼儿跃出水面嬉戏;和煦的微风中,燕子翩翩飞翔,身影倾斜,这是大自然在细微之处呈现出的生命灵动之美。

18、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唐·韩偓《春尽》

细流携带着落花悠悠流向远方的溪涧,断裂的云彩饱含着湿润的雨气,缓缓融入寂寥的小山村,勾勒出一幅淡雅而略带寂寥的暮春画卷。

19、

孤舟隐荷出,轻棹染苔归。

——南北朝·王褒(南北朝)《山池落照诗》

一叶孤舟悄然驶出荷塘,轻轻摇曳的船桨在归来途中染上了青苔的痕迹,这一幕正如隐士般悠然而去又恬静而回的生活写照。

20、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万片火红的枫叶在碧空如洗的天际边缘燃烧,千朵金黄的菊花在幽邃的岩石脚下盛开,秋色浓烈而又宁静,绘成一幅秋意盎然的高山风景画。

21、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明 ·张岱《金山夜戏》

透过疏疏落落的树叶,月光洒落在地面,宛如斑驳的残雪,清冷却又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林间夜色画面。

22、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

——唐·李群玉《自遣》

人生短暂如同置身于一场又一场梦境之中,世间的纷扰犹如耳畔的风声不断,虚实交织,生命与岁月在梦幻与现实中流转。

23、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

——宋·秦观《点绛唇·桃源》

广阔水域之上,雾气朦胧,夕阳西下,余晖洒向千里之遥,层峦叠嶂,繁花飘零,如红色的雨滴纷纷扬扬。

24、

岸阔山沉水,天低浪入云。

——清·陈浦《鄱阳湖》

江岸宽广,连绵的山峰倒映水中,似乎随着波涛下沉;天幕低垂,江浪翻滚,直入云端,描绘了一幅壮丽开阔的江山画卷。

25、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唐·王维《书事》

静坐时凝视那苍翠的苔藓色彩,仿佛它正悄然无声地攀爬到人的衣物之上,生动展现了自然与人的亲昵交融。

26、

星光全在水,渔火欲浮天。

——清·僧药根《白瓜渚》

璀璨的星光尽数映照在水面,一片闪烁,而远处渔家灯火仿佛山水间的精灵,似乎就要漂浮升腾至天空,形成天地之间奇妙的对话。

27、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设下华美的宴席,坐在花瓣围绕之中,举杯畅饮,仿佛杯中之酒能让月亮也陶醉其中,这是一种与天地共享诗意的生活情趣。

28、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宋·方岳《听雨》

在竹影婆娑的书斋里安然入睡,倾听窗外的雨声,而梦中则是青苔蔓生,悠远宁静,将诗人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29、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微风轻轻吹动河面,激起层层涟漪,仿佛将河水揉碎成星星点点,瞬间照亮整条河流,展现了一个宁静夜晚的奇幻美景。

30、

寒窗对酒听雨雪,夏簟烹茶卧风月。

——宋·黄庭坚《寄题安福李令爱竹堂》

冬日寒窗之下,面对热酒聆听雨雪敲击的声音,夏日则卧于凉簟之上,煮茶品味,在风月相伴中体味四季变换,生活中的诗意和哲理尽在其中。

31、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皎洁月光倾泻在梨花簇拥的庭院,柔和如水;轻盈柳絮随和煦微风在池塘边悠然起舞,勾勒出一幅温婉宁静、春意盎然的画面。

32、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唐·李白《夜下征虏亭》

烂漫山花鲜艳如少女娇嫩脸颊,江面上闪烁的渔火恰似流动的萤火虫,生动呈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人间烟火之美。

33、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宋·吴文英《浣溪沙》

春天的柳絮悄无声息地飘落,仿佛春神洒下惜别的泪水;行走的云朵投影在月色中,赋予了明月几分娇羞的韵致。

34、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宋·欧阳修《田家》

春雨停歇之际,林间传来斑鸠欢快的鸣叫声,屋檐一角,朝阳初升,映照得杏花格外繁盛灿烂,充满田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

35、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秋风吹拂过万里广阔的芙蓉盛开之地,傍晚时分,细雨洒落千户薜荔丛生的小村庄,呈现了秋日辽阔壮美的田园风光。

36、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郑谷《鹭鸶》

悠闲的鹭鸶静静地站立在春日烟雾缭绕的水塘边,或是安静地栖息在寒风中的芦苇丛中,伴随着飕飕的雨声,描绘出一幅恬静悠远的湿地景象。

37、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唐·岑参《山房春事》

几枝门前的柳条低垂,恰好触碰着晾晒的衣物架,一片从山间飘来的花瓣悄然落在笔床上,捕捉到了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美好瞬间。

38、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

——唐·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诗歌犹如流淌在清澈溪流上的音符,梦境则在片片落花之间弥漫消散,表达了诗人创作灵感源于自然、情感寄托于花开花落的深刻意境。

39、

孤月晴翻江影动,乱松寒送雨声来。

——清·龚锡瑞《游飞来寺》

一轮孤悬的明月在晴空中倒映于江面,随着波纹荡漾,而寒冷的风雨则穿过摇曳的松林,带来了阵阵淅沥之声,构成了秋夜空灵寂寥的景色。

40、

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

——唐·韦庄《三堂东湖作》

秋日来临,整个池塘的水碧绿澄清,如同巨大的宝石盆景,而在暮色中,十亩菱角花开得如同镜子般洁净,构成一幅秋日荷塘的雅致图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记录我的20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