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家将:穆桂英的结局是怎样的,真的是被万箭穿心而惨死吗?

 北梦木兮r5jdls 2024-04-29 发布于天津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帅字旗,飘入云,斗大的“穆”字震乾坤。上啊上写着,浑啊浑天侯,穆氏桂英,谁料想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

在杨家将中,有个传奇的巾帼女英雄——浑天侯穆桂英
穆桂英是穆柯寨寨主穆羽的女儿,自幼拜黎山老母为师。在辽国大摆天门阵时,穆桂英下山,穆柯寨招亲杨宗保,再代杨六郎为攻打天门阵大帅,统帅众将大破了天门阵。
大破天门阵,也只是穆桂英故事的一角。天门阵后,穆桂英二次挂帅战洪州,刀劈白天佐,解洪州之围;呼杨合兵征南唐时,穆桂英挂帅出征,凯旋而归;杨怀玉征西之时,穆桂英又是征西兵马大元帅;辽东安王造反,杨文广刀劈王伦夺帅印,又由五十三岁的穆桂英挂帅出征平叛等等,都是十分传奇。
穆桂英的故事可谓是为人所熟知,但她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

穆桂英其人

杨家将有着七郎八虎的传奇,也有着杨门女将的故事。
在杨门女将的众多人物中,佘太君是个真实的人物。佘太君是杨业的妻子,但她本姓应该是折,折氏出身于府州(陕西府谷)折家,是名将折德扆的儿子,嫁给了麟州新秦(陕西神木北)的杨业。后世的演义评书或许是因为转音,或者是因为折字不太吉利,就改成佘姓,成了佘太君。
穆桂英呢?她是杨家将中的传奇女英雄,但被认为是个虚构的人物。不过,穆桂英真的就是完全虚构的人物吗?

在史料中确实没有穆桂英的相关记载,但她却未必是个完全虚构的人物。
杨家将是北宋的将门家族,虽然不像演义评书中那样厉害,但确实是一个大家族。杨家最早的人物是杨弘信,是五代时期的麟州刺史;杨弘信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杨业、杨重勋;杨业的长子是杨延昭,杨重勋的儿子是杨光扆;杨延昭的儿子是杨文广,杨光扆的儿子是杨琪,而杨文广和杨琪娶的妻子都是慕容氏,相关记述有:
欧阳修《杨琪墓志》:君讳琪,字宝臣,姓杨氏,麟州新秦人也......杨琪初娶穆容氏,又娶李氏。
《保德州志》:慕容氏,杨业孙文广妻,州南慕塔村人,雄勇善战。
杨文广和杨琪是同族的兄弟,两人都娶过一个姓慕容的妻子。这还不是个例,府州的折继闵、折继祖等人,也都娶过姓慕容的女子。
慕容姓,源于鲜卑族。在宋朝时期,西北的党项族就含有大量的慕容氏部落,史料记载中多是称为“慕家”、“慕家族”。
麟州之地就是“党项部族,汉民混居”,不乏有姓慕容的家族。尤其是临近的环州更是有个强大的慕家族,而且曾数立边功。因此,麟州杨家、府州折氏不乏与慕容家族联姻,很多人都娶过姓慕家族的女子,共同抗击西夏。

再者,麟州、府州之地民风彪悍。这些地方的人都是善于骑射,就是女子也多是英勇善战,自小舞剑抡刀,也不乏出征为兵的女子。明代版本的《杨家将演义》中的穆桂英的介绍就是:
木阁寨主,号定天王,名木羽,膝下有一女名木金花,又名木桂英。生有勇力,曾遇神女传授神箭飞刀,百发百中。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穆桂英就是有勇力,擅于射箭和飞刀。后续的评书中,才将穆桂英塑造成了黎山老母的徒弟。
再对比《薛丁山征西》中的樊梨花,她也是黎山老母的徒弟。但是,樊梨花会的是各种法术,拥有的是打神鞭、乾坤圈、诛仙剑等法宝,明显是虚构。而只是擅长刀法和箭法,有勇力的穆桂英并不像是虚构,与当时西北边塞的女子是很相像的。
第三,明代演义中的穆羽号为定天王,占据木阁寨为王。党项部首领就不乏有称天王的,也有占山为王的,而且环州有着木波镇、木瓜堡,与木阁寨和穆桂英的弟弟穆瓜很是相似。

因此,穆桂英这个人物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真实的穆桂英应是出自麟州附近的慕家族,擅于骑射,嫁给了杨家后人,她的原型或许是杨文广的妻子慕容氏,或许是某个杨家后人的妻子慕容氏。
明代的《杨家将演义》等,也是搜集宋元话本和元杂剧等而来。这里应该是将慕转音成了“木”,后世又逐渐变为了穆桂英,并逐渐定为穆柯寨穆羽的女儿,嫁给了杨宗保。
另外,杨宗保被认为是虚构的,也不尽然。杨业是有七个儿子的,分别是延昭、延浦、延训、延玉、延环、延贵、延彬。在相关记载中,只记述了杨延昭的儿子,但杨家不可能只有杨延昭有儿子。杨宗保虽然不太可能是杨文广父亲,但当时有个杨家后人叫杨宗保且从军的,还是有可能的。
当然,这只是基于合理的猜测。因为明代的杨家将演义与里面有很多人物和细节都是真实存在的,比如杨业副将王贵是真实存在的,后来评书却删除了他;又比如西夏国公主黄琼女应是出自宋朝西北的黄女族,但评书中就不用这个名字了。
总之,穆桂英虽然不在史料中记载,但她在宋朝时期很可能是有原型的。

穆桂英的结局

穆桂英这个人物大致确定了,再看下她的结局。
在明代的杨家府演义中,对穆桂英的结局描述很简单。自天门阵后,穆桂英就没有再出战了,但还有出场,曾说她是五十生的杨文广。后来,到宋神宗时期,六十岁的杨文广带兵征番被困白马关。这才有了杨文广姐姐杨宣娘要带十二寡妇去解围,当时有交待说“穆夫人已死”,应是善终。
再是明代的杨家将演义中,穆桂英是参与了征讨西夏之战的。当时杨宗保被困金山,杨家的十二寡妇和穆桂英、八姐、九妹带军前去解围。最终,杨宗保和杨门女将大破西夏,凯旋而归。自此,天下太平。
由此可见,在早期版本的杨家将中,穆桂英的结局就是安然而逝。

后世之时,又有相关的《杨门女将》等连环画,也有穆桂英征西的故事。
宋仁宗时期,五十岁的杨宗保与犯边的西夏交战,却在探葫芦谷时中箭而死。为了替杨宗保报仇,为了守护大宋边关,百岁的佘太君挂帅,穆桂英为先锋官,杨门女将大败西夏,凯旋而归。

也有版本说穆桂英为征西元帅,佘太君为监军,杨排风为先锋官。不过,结果都是一样的,杨门女将大败西夏军,无人折损。
在各种版本的演义评书、连环画中,对于穆桂英这个传奇女将的结局交待都不详,但却没有战死。不过,民间传说中穆桂英在征西时有个极其惨烈的结局。
北宋时期,西夏党项人屡屡入侵。杨文广曾担任成州(甘肃成县)团练使,大败过西夏军,斩获很多。后续之时,杨文广又担任过泾州(甘肃泾川县北七里)知州、镇戎军(宁夏固原县)知军,都是负责西北边防。因此,西北也是有杨家将的故事的。

在甘肃古浪一带,就有杨家女将的相关传说。
古浪峡古叫虎狼关,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当时杨宗保被困雄州,穆桂英等十二寡妇带兵前去解围,却在虎狼关遭遇西夏兵伏击,十一员女将都死于刀箭之下。佘太君赶来后,缅怀亡灵,放声痛哭。悲声感动的鹰嘴山崖山神也是泣泪不止,泪珠化成石子,形成了奇特的滴泪崖,碎石滚动到山崖犹如凄惨的哭声。
在十一员女将战死后,穆桂英退去另找出路。最终,在黄羊的带领下,穆桂英绕道倒取虎狼关,西救雄州。这就是灵羊引路杨家将,倒取虎狼关,打败了西夏军。

这个版本中穆桂英也没有死,是早期的民间传说。后来的版本改变为杨文广被困,他的女儿杨满堂带军去解围。这其中就有杨家将的十一个寡妇,穆桂英等人在虎狼关被埋伏西夏军乱箭射杀,首级被割下扔下山崖。最终,杨满堂和佘太君收敛了女将们的尸骨,葬在一起,就是杨家将坟。正所谓:滴泪悬崖埋忠骨,天波巾帼丧西征。
穆桂英被乱箭射杀惨烈而死,也是一个传说,据说也有其他地方发现穆桂英墓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