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雨兼程,不甘平凡的灵魂在海边闪耀|记象山饭桶山海岸线徒步

 行行摄色户外 2024-05-15 发布于浙江
最近一阶段的天气,只要周末就是或大或小的雨,人都弄郁闷了。
但山海的诱惑,还是让我莫名地冲动,或是无聊宅家虚度,或是去山野里淋雨自虐,我毅然选择了后者。
这次天气预报又是小雨,于是准备了象山涂茨的饭桶山环岛路线,可以休闲走走。
2024年5月12日,一行36人乘大巴赶往象山涂茨毛湾附近的猫头咀水闸。
此时天上只是雨丝点点,有些小庆幸。
看到水闸北侧有一处驿站广场,雕塑不错的样子,这里应该属于东海仙子湾风景线的一个节点,于是趁着人齐整先来一张合影。

可惜兴奋不过三秒,雨势突然变大,让我郁闷。既来之,绝不轻言放弃,我们毅然在风雨中开启了这一趟的徒步。

从堤塘的大坝绿道走过,走向对面的小岛。
小岛,本名为道人山,因为山顶有道人头岩而得名。另,又传与秦时的方士徐福东渡有关。
因为岛南部原有一座状如馒头的小山,当地人称之为饭桶山。但在围涂工程时整座被挖空,又在附近修了一座饭桶山水闸,而被掏空的弧形凹地上后来青草茵茵,成了一处难得的海岸绿地。于是这里成了一个热门的露营基地,在户外名声大噪,从而人们也就忘了道人山,只把饭桶山作为了小岛的代名词。

穿过堤坝的风实在太大了,干脆撤到大坝下的迎水坡避风面继续行走。
过堤坝另一面的水闸,有左右分岔路。左侧明显一段水泥路过后,就要面临礁岩的行走,但目测正在涨潮,显然不适宜穿越。右侧是环岛的公路,那就先暂且考虑休闲走走吧!

就这样,风雨交加里一群人砥砺前行。花花绿绿的雨披,把这公路尽情写意。
这段环岛公路足足有三公里多,撑雨伞的我,没走多久就已浑身湿透。本是休闲的徒步,还没开始就带点虐了。
风雨里,只是埋头赶路,很快就到了传说中的饭桶山露营基地。

基地用涂成五颜六色的集装箱进行搭建营区用房,会议室、KTV、餐厅商店,以及各种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而网红的各种标示牌是个绝佳的点缀,引得众人冒雨拍照留念。

说起来,我也算半个象山人,但也第一次来这个网红的地方。别看今天这样的天气之下,除了我们这群徒步者,这里依然有不少远道而来的自驾游游客。

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憧憬,若是天气晴好,这里完全可以满足这种愿望。
当然,我们今天的目的是这小岛南部和东北部的海岸线穿越,所以也不久留,开始寻路往海岸边前行。可惜还在涨潮,只好另寻他路穿越。




户外人总是喜欢不走寻常路,这不,看到临崖有座石山后,就奋不顾身地一跃而上,让花花绿绿的雨披在风中凌乱。

本来做攻略时记得从一条小山峡间的小径切到海岸边的礁岩的。但眼前,这山峡谷被连日雨水充盈成小山塘了,根本无法通过,只能在两侧小山坡的荆棘林强行穿越。

哈,没想到这雨竟然让准备休闲的徒步成了一趟虐旅。荆棘林里,泥地湿滑,尤其人走得多了之后,后面跟上的人脚下更是一步三滑。

偶尔透过林间往远处眺望,此时雨停了,海面上岛屿林立,一洗如新的风景令人心动。

但悲催的是,当努力当找准方向穿行后,却发现前方竟是一处断崖。幸好崖壁并不高,也就三米左右吧,虽然此时九黎等几人也在对面的山坡找到了路,但此刻我们也不想回头了,就干脆从这里下吧!

系好绳子辅助,下面也有伙伴接应,一个个倒也下撤的顺畅。只是苦了这些原本思想上准备休闲徒步的伙伴们了,不得不硬着头皮跟着往前闯。最终,经历了这番崖壁拉绳下降的挑战,苦并快乐着!
穿过丛林,终于下到了海岸边的礁岩上。面前是东海大目洋的洋面,近处是细长的海岬,远处大大小小的岛屿和风车在海中若隐若现,幻如仙境。

这一段海岸线也是极其漂亮的。不仅礁岩石壁千姿百态,而探入海中的海岬更是有型有款,而且第一次看到一条海边瀑布,唯一的遗憾就是海水太黄浊。

海岸边的两块礁岩成了我们的舞台,一个个就像是刚从密林中逃脱,喜见天日的快乐在这里尽情展现。

行走在礁岩上,难度其实也不大,大部分礁岩平缓,而且表面大多密布着蜂窝状的孔洞或海蚀褶皱,即使雨中行走,也不湿滑。

而确实难以下脚行走之处,迂回几步,总有地方可通过。
万一崖壁过于陡峭湿滑,或者是礁岩处的海峡阻隔,也不是没有路,只是麻烦些而已,必须转而从上边的丛林绕过。

别看大部分伙伴们本是冲着休闲徒步开的,但真当来了,一个个也都坦然面对,身手也矫健着呢!户外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第一次的经历,只要过了这些艰难险阻,继续走下去,就是“海阔凭鱼跃”了。

就像台湾省歌手郑智化在歌里所唱,“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何况,这样美丽的狂野景致层出不穷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理由半途而废呢?
若不是大目洋面的风大,若不是此时头上又开始的淅淅沥沥的雨,我想,此刻坐在礁石上,吃的这一顿简陋中饭都是香喷喷的,毕竟山海秀色可餐啊!
海面多风力电机,错落有致的大风车与一座座小岛相得益彰,也让这空旷静谧的海面多了几分旖旎和韵律。

午饭后,潮水肉眼可见的退去,很多礁岩又露出了海面,原本可能需要从密林迂回的险处,现在也可以壮胆通行了。

别看风雨飘摇,这偏僻的海岸边依然有人在惬意垂钓。钓鱼者的快乐我们不懂,就像我们户外山友们即使衣衫褴褛像个乞丐,依然无比自信的快乐,常人也无法理解一样。

当然,我们可以借用一下这些钓竿,做一回“独钓寒江雪”的蓑翁。哥钓的可不是鱼,而是打开一种向往自然的心境。

一路在礁岩上行走腾挪,邂逅的石景也愈发的丰富和精巧诱人。
大自然有着最非凡的魔法,它通过海水潮汐的这把刻刀,以无比的耐心和专注,把这些巨岩石壁精雕细琢,至今还一直刀耕不辍。

其中最多最直观的就是那些海蚀孔洞了。原本偌大的一块巨岩,往往内部被掏空成穴状,大者能容纳一人在内盘坐,小的更是琳琅满目。
洞穴的内壁,往往又由数不胜数、大小不一的各式孔洞组成。密密麻麻,看似无章其实有序,形状就像是剖面的蜂窝,精细和夸张的想象力非人力可为。
大自然既有细腻的刀工,也有粗狂的技法。一块巨石,被它在表面随意切割构造,成品往往让我们惊叹。这不,一头巨大的海龟石就稳稳地趴在礁石滩的高处,其神态就似一头准备爬回海里的老鼋,翘首以盼的样子特别有趣。
攀爬到鳌背上一展风采留个影,是我们最喜欢做的事。一群人站在石上,就像准备渡海取经去的人。取什么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路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过程。

而独占鳌头更是个美好的寓意。总有伙伴攀附在这看似危险的鳌头之上,壮志凌云。比如静以修身,比如青风飞扬,比如凌琦007。

海岸线上的行走,有看不完的风景,有爬不完的巉岩石壁,也有不得不俯首低头穿越的石洞,更有一路说不完的故事。
比如在路上,一口退潮后积水的石坑里,一张不知从哪儿来的塑胶贴上的文字让我倍加感慨,“牛B!又活了一天。”是啊,应当要珍惜当下,感谢生活,感恩户外,好好的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程。
走着走着,不时切换密林和礁岩上行走的模式。难以想象,原本休闲的徒步,竞走成了自虐路。而原本没多少心里期待的风景,却如一出出大片在眼前不时变幻着。
下午两点左右,抵达了码头。于是队伍一分二,一部分体能稍差或已心满意足的伙伴,从纵切小岛的山间公路返回。而我们大部分人则继续前行,毕竟前面还有近两公里的海岸线需要探索。

靠近码头处的礁石滩,多采石矿的遗址。看着眼前这一处处房屋屋基般的坑洞,可想以前这里石群的规模之大,可惜了,可惜了。
说来奇怪,同一片海域,这里的礁岩却湿滑了许多,行走时则多了几分警惕和顾虑。
今天的“无花果”可厉害了,一直步履轻盈地和老驴九黎交替行走在队伍的最前端。
而最近瘦了一大圈的“无奈的小青菜”也不得了,之前经常说自己攀爬不行的她,今天却独自走在前,一路披荆斩棘,好几处有些挑战的岩壁路均轻松拿捏。

当然,还有很多伙伴,比如第一次参加的“Aristotle's 鳗”、xc和林崇安等,都感觉特别厉害,一路攀爬特别轻松自如。

很快就抵达了上午的环岛分岔处,浑身湿漉漉从海堤大坝上走过,带着一身喜悦,还有一路预想之外的风景收获。
一天短短十公里左右的徒步路,仅不到五公里的海岸线,却在风雨的加持下,把休闲户外变成了自虐之旅。不过,虐得恰到好处,就像炒菜时加上了一点点增加鲜味的蚝油,也让此番旅程里多了各种环境的感受和挑战,因而更加精彩。

说实在的,户外徒步之路,不会有导演,也不会有剧本,参与其中的我们最优秀的演员,随时要跟着环境的改变而适应,然后尽情演绎。

灵魂,在风景里游走,我们海岬礁岩高呼而海浪阵阵回唱打开心胸,这一刻你会发现天之辽、海之阔,人生狂野才刚刚开始,每一步走得都那么地值得
人世间最快乐的事,就是能沉浸在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里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即使风雨兼程,即使一路跌跌撞撞,依然嘴角挂着笑、眼里含着光,顽强地走完这一路的坎坷。

享受和珍惜这每一程户外的精彩,痛并快乐着!

——小卒不过河 写于2024.5.13

Fellow Travelers

活动组织:台州行行摄色户外
活动策划:小卒不过河

同行伙伴:群儿、阿文、国金、阿志、小楠西西、无花果、雪止、呀诺达、凌琦007、无奈的小青菜、xc、谢文岚、开心、河之洲、青风飞扬、静以修身、蓝色海洋、林柯安、紫微、江中一帆、易清幽、篱笆、Aristotle's 鳗、云、温文尔雅、林慧飞、易碎的温柔、王海鹰、灵萍、海霞、好妈、海之珍、风飘云、秀、九黎。

足迹
1.霞浦两日行之五|两则插曲
2.霞浦两日行之四|神奇的海蚀洞和迪拜塔
3.霞浦两日行之三|闾峡灯塔的山海之恋
4.做一天方外之人,在自然与佛韵里穿越|记天台螺溪钓艇之旅
5.雁山之脊,麒麟之背,半是烟云半是仙|雁荡山麒麟背~石船山之旅

6.看一只淘气狗,品一朵白莲花,走一段断肠崖|第N次大罗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