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夹杂阴虚,是临床上最难治的一种类型,分享我的用药经验湿热夹杂

 余永乐网记 2024-05-15 发布于湖北
湿热夹杂阴虚,是临床上最难治的一种类型,分享我的用药经验

湿热夹杂阴虚,也就是说,既有湿热的口苦口黏,皮肤脸上出油多,阴囊潮湿,尿黄,尿急,大便粘臭,又有阴虚火旺的心烦气躁,手脚心发热,乏力、腰酸等症。

单纯去湿热的药容易伤阴,而养阴的药又容易加重湿热,所以在调理容易把握不好尺度,难以收效。通过这么多年的临床经验,我总结一点:阴虚和湿热并存的情况下,应该先治湿热。湿热郁滞,如温水煮青蛙,如果湿热不解,会一直消耗肾阴。

但是我治湿热呢,不在于用一些辛燥之药来燥湿,也避免用过于苦寒的药来清热,否则必然伤阴。其实,去湿热未必一定要揪住湿热本身。而是呢,要找找到湿热生成的原因,湿久郁热,好比淋过雨的麦秸垛,扒开之后里面腾腾冒热气。那么我们老百姓怎么做?不可能用一盆冷水浇过去,因为这个热呢,它并不是实火,而是郁热,既然我们有郁堵,那就开郁,透表透气,给邪气以出路。在调理方面,应该开郁散热,流气化湿。

所以呢,对于这这类阴虚兼有湿热的患者,我常用一些清解透表达郁的药物,像是藿香呀,佩兰呀,苏叶、前胡、淡豆豉等等来疏通气机,如果湿气已经痹阻体表,那么可以加一些杏仁、白芷、荆芥来解表透表。尤其是杏仁儿,它能开宣通肺气,以提壶揭盖法来祛湿,恢复肺通调水道的作用,如果湿热在下焦,可以适当的用一些利水利尿的如薏仁,利水而不伤阴。

清掉湿热之后呢,我们养阴的时候也要注意一点,避免过于滋腻,以至于重新生成湿热。

养阴之品多选用沙参、麦冬、玉竹、石斛一类,甘凉清润的药,补中应该有通,所以也常加入丹参、赤芍来活血通利,调畅血脉。原因就在于,湿热黏腻,黏附性强,长期湿热必然导致脉络不畅,生成瘀血。此时如果单纯补阴养阴,容易瘀阻,反而不利,所以一定要补中有通,达到补而不滞的效果。

#妙生花创作挑战##中医##妙笔生花创作挑战##分享中医心得##论中医药的神奇##错误的养生方式##中医##中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