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的计算机也要变成天坑专业了?

 学院2009 2024-05-15 发布于北京

原创 三石王 百战编程大咖 2024-05-14 14:14 山西

你想问的可能是“土木行业会不会像互联网行业一样遇冷”,我的回答是:土木行业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不会像互联网行业一样遇冷。

土木工程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包括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维护。虽然随着国家发展和社会变化,土木行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有所减缓,但仍然有许多因素支持着土木工程的持续需求。

以下是一些可能支持土木行业发展的因素:

  1.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尽管一些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已经相对完善,但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程、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以及能源和水资源基础设施的改善都将继续推动土木工程的需求。

  2. 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应对:随着对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关注增加,土木工程将在可再生能源系统、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建设风力发电场、太阳能电站、水处理设施和防洪工程等。

  3. 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土木工程领域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例如,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自动化施工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等,可以提高工程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

  4. 老化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修复:许多现有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和建筑物,都需要定期维护和修复。这将为土木工程提供持续的工作机会。

  5. 国际合作和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也在增加。土木工程公司可以参与跨国项目,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专业服务。

然而,土木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市场竞争、法规和标准的变化等。此外,随着社会对环境和可持续性的要求提高,土木工程也需要不断适应和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

与互联网行业相比,土木行业的特点和需求有所不同。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变化和高度竞争导致了一些波动和调整,但土木工程的基础性和稳定性使得它在长期内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行业的发展是动态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土木行业的未来,持续关注市场趋势、技术发展和政策变化是很重要的。同时,个人和企业也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竞争力,适应行业的变化和挑战。

如果是自学的话,计算机(软件工程)当然是最简单的工科,没有之一。

也没别的,这是唯一一个可以把整个工作和实验环境放到你家卧室床头一平米之内的工科学科。且开源成风,信息壁垒也是全工科最低。除了计算机外的其他工科,没有个好的平台,几乎完全无法自学。

打个比方,如果你去学计算机,你可以不花一分钱接触到当今最先进的游戏引擎的源代码。但如果你学的是机械,你能不能搞得到比亚迪或者特斯拉的CAD图纸和模型?如果你学的是土木,你搞不搞得到隔壁学校的建筑施工图?

就不说各种专业软件那动辄一年上万的订阅费用了,VS和VS Code可是一分钱不要哦。

计算机是最简单的工科,因为这是最开放的工科。

所有的资料,上至chatgpt-3顶尖AI,下至linux操作系统,开源驱动程序,都是有公开资料,甚至是有源代码的。只要你肯学,整个链路不需要一分钱,网上全能搜到,真正可以从0开始成为大师的。

反观一些电气,通信专业,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东西,都是专利壁垒严重,学习资料匮乏,而且涉及硬件就会有各种制程误差,那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要学明白,那就是盲人摸象,到处碰壁,等到了一定的熟练度才能有一定的认知。这种人为门槛造就的难度,可不是靠努力就可以解决的。

但计算机简单归简单,但再简单的事,只要卷起来,总会形成一个梯度,而目前计算机专业的梯度划分看中的就不是课程内容,而是算法、建模、以及大规模项目的工程能力。所以只学基础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也只能当个码农。当然,只要你肯努力,leetcode可以刷算法,kaggle可以刷数据建模,github可以刷工程能力。

我说一个我最近接触到的,我发自内心觉得这玩意不是人学的的工科,流体力学,不是那个只有伯努利方程的流体力学,是那个包含

温度湿度压强浓度饱和热力学管径变径层流紊流涡流折弯系数管阻压降分流汽液共存文丘里效应伯努利效应过孔小孔声速音啸引射器分水器质子膜

的流体力学。

真的不是人学的。

这也跟咱们直觉错误有关,咱们一般以为的成长是这样的:

坚持一段时间发现没效果就放弃了,其实几乎所有的成长,都是非线性爆发式的,也就是前期默默无闻,突然间就来个指数级大爆发,大部分人在学校没人逼着,熬不到爆发就放弃了,到了工作后被逼着反而有了突破,不过跟别人相比慢了一拍,事实上这类人可能所有事都慢一拍,因为没人看着的时候,总也坚持不到那个转折点:

等到了工作的时候,得敢于担责去挑战,而且学会多笑,软件行业最重要的能力是合作。

人很多时候都是“一步错,步步错”,大学时候基础不扎实,编程能力很差,开始工作后非常受挫,然后提拔了别人不提你。心态不好成长慢,错失重点项目的机会,越来越边缘化。

当然了,最关键的一点,你做这个有没有愉悦感,很多时候,我们说“天赋”,其实可能就是那种愉悦感,有些人做某件事,他并不比别人聪明,但是做起来就是非常开心,这类人就算没天赋也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如果他又聪明,干起来又爽,那就是开挂的人生。大厂的高级别技术骨干都是这类人,反过来讲,如果上班如上坟,好吧,承认了吧,咱就一普通人,继续混着吧,不然还能咋滴。至于将来是一直走技术路线,还是走管理的“山头路线”,那都是后话了,到了那个时候自然就懂了。

有很多小伙伴可能会纠结35岁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行业问题,而是社会问题,除了公务员这种只进不出的行业,其他只要涉及竞争上岗,叠加我国过分充沛的人力资源,自然就会出现“后浪拍前浪”的事,不过关键还是调低预期,人各有命吧,也没必要太强求。

文末再总结几句吧。

1、前几年的高薪时代已经结束了,今后也会有高薪,但是不会像前些年那么狂飙;

2、接下来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想象力有多大,软件的世界就有多大;

3、如果要做这一行,就要每一步都扎扎实实,这个行业依旧是向上的,但是不代表里边每个人都能过得很好,事实上这个行业里严格遵守“二八定律”;

4、在过去,在未来,计算机都是对穷人最友好的专业。

复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划线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