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家将:七郎八虎的八杆枪各叫什么?为何持金轮火尖枪者是家主?

 北梦木兮r5jdls 2024-05-06 发布于天津
杨家将一杆金刀八杆枪,威震辽国。

在杨家将的故事,天波府最兴盛的时候就是一杆金刀八杆枪。
一杆金刀是说金刀老令公杨继业,他使用的是一柄九环金锋定宋刀。这柄刀本是蜀汉名匠蒲元锻造的百炼锋刀,当年胡夏武烈皇帝赫连勃勃曾用金锋刀征讨天下,是大夏的镇国之宝。后来,北魏灭了胡夏,金锋刀被进献给了太武帝拓跋焘,但在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时失去下落。后来,杨继业在山西学刀之时,偶然进入北魏藏宝窟,得到了这柄一百零八斤重的九环金锋刀,横扫天下,号称无敌。
八杆枪是指七郎八虎,是老令公杨继业和老太君的七个亲生儿子和一个义子。这八人分别是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光、四郎杨延辉、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八郎杨延顺,都是自小练习杨家枪,个个枪法精湛。
杨继业的刀是宝刀,七郎八虎手中的八杆枪也不是凡品,都是特制的宝枪。

七郎八虎的八杆枪

在演义评书中,杨家将的鼻祖是火山王杨衮,但最早的始祖人物应该是杨师厚。
杨师厚是个真实的人物,是五代时期的后梁名将。当时的杨师厚是后梁的魏博节度使,手握河朔重兵,威震一方。尤其是杨师厚麾下的“银枪效节军”,都是选军中骁勇士卒创建的手持长枪的锐卒,可以称得上是五代最强的军队。晋王李存勖征讨天下时,虽然称得上是英雄无敌,却是十分忌惮杨师厚,不敢进攻河北。
在杨师厚死后,朱友贞分裂魏州为二镇,想要借此削弱分割魏博的骄兵悍将。魏博郡是将士十分不满,兵变投晋,李存勖顺势接手了魏州。自此,骁锐善战的银枪效节军被李存勖收为亲军,号为帐前银枪都,在平灭后梁时立有很多大功。
实际上,真实的杨师厚与杨家将没有太大关系,是被说书人附会成了杨家将的始祖。据评书中所说,杨师厚是火山王杨衮的父亲,世袭金台侯。

少年之时,杨师厚曾去魏州跟随魏王罗弘信学习罗家枪,在他帐下为将。后来,罗弘信前去太原对战李存孝时重伤而死,少保罗绍威为报父仇也是伤在了李存孝的禹王神槊下,就把魏州托付给了结拜兄长杨师厚,他就此成为魏州总管,号称银枪大帅。
学武之人,爱好的是宝马宝兵刃。杨师厚在魏州时期,收集了几口古传的宝剑,后来都传给了孙子七郎八虎。而相对于剑来说,学得罗家五虎断魂枪的杨师厚更想要的是宝枪,就花费大力气打造了十二杆金枪。
这十二杆金枪并非是以纯金打造,而是以奇木降龙木打造的。降龙木坚硬如铁,水火不侵,磨好的枪杆上好像挂着龙鳞一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是最为难得的枪杆,而枪尖则是以镔铁打造。更重要的是,降龙木的韧性极好,舞动起来的枪花能定住,以五虎断魂枪晃动就是五朵枪花,让人难以分出那个枪尖是真是假。
杨师厚虽然打造了宝枪,但实际上他并没有使用。当时处于梁晋争霸的乱世,杨师厚也无意卷入其中,将魏州让给李存勖后就隐居到了老家。后来,杨师厚的儿子杨衮融合天下六大名枪创出了杨家枪法,杨家子孙都是学习枪法,这十二杆金枪都传给了子孙。

七郎八虎是杨衮的孙儿,自然就是使用的降龙木打造的金枪。要说各人使用的金枪叫什么?杨大郎使用的一杆雁翎屈卢浑金枪,杨二郎用的是一杆钩镰八宝嵌金枪,杨三郎用的是菊花贯甲钉金枪,杨四郎用的是一杆绿沉双钩滚金枪,杨五郎用的是一杆青蒺铁拐吐金枪,杨六郎用的是一杆素缨虎牙蘸金枪,杨七郎用得是一杆乌印虎头皂金枪,杨八郎使用的是一杆烈焰火虎赤金枪
这八杆枪都是宝枪,可以将杨家枪法发挥的淋漓尽致。不过,每杆枪的妙用也是不同的,比如杨三郎的菊花贯甲钉金枪,是在枪缨中藏有菊花瓣似的九品倒钩,能把敌人兵器拽回来;而杨七郎力气最大,他使用的虎头枪的枪杆最粗也是最重的一杆枪,枪头还有一个沉重的老虎脑袋,非他这种力大勇悍之人不能舞动;杨六郎、杨八郎的枪头也铸有虎头,虎头平时就隐藏在枪缨后面,但是抖动枪头老虎就显出来了,五朵枪花就像是五个虎头猛扑上来,让人心惊。
因此,杨家枪不仅是枪法厉害,这枪也是一绝。其他人就算学到杨家枪法,没有这种金枪,依然是难以发挥出最强威力。

杨家的家主枪——金轮火尖枪

七郎八虎的枪都是宝枪,但十二杆金枪中最强的还是金轮火尖枪。
金轮火尖枪又叫作金轮八宝火尖枪,是枪中之王。这杆枪是杨师厚为儿子杨衮专门打造的,枪头上有个八宝金轮,上面按八卦镶嵌有八颗夜明珠,夜间也能看清敌人,还能晃人眼睛。再者,金轮还有很多的妙用,上面有八个能开合的火焰钩,可以对付各种兵刃,尤其是专门破长枪。最厉害的是,金轮上还安装有风火滑轮,只要按动枪纂的机关,枪头里藏的硫磺炭硝药球就能被火轮点着,向着敌人喷射火球。
当初,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国,辽军屡屡侵犯河东。杨衮手持金轮火尖枪收服河东三十六寨豪杰,自立为火山王,打出扶汉灭辽的旗号,前去太原城去援助被辽军围困的后汉王刘知远。
在太原城下对峙之时,杨衮连挑北国十七员上将。不过,杨衮念在辽将也是忠肝义胆,都只是扎伤手臂而不伤命,让他们大是佩服。只有辽主耶律德光不服,他仗着刀法精熟,与杨衮大战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最终杨衮以火轮机关烧败了耶律德光。自此,杨衮凭着一杆火轮金枪坐镇山后,辽军不敢入侵。
由于金轮火尖枪是枪中之王,又是杨衮的宝枪,自然是杨家的传家宝。按照杨家的规矩,持有金轮火尖枪者就是杨家的当家人。
杨衮的下一代就是杨继业,但他并非是老大。有些版本中杨衮也有七个儿子一个义子,是为老七郎八虎,也就是杨继忠、杨继孝、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康、杨继凯、杨继业、杨继亮(高怀亮)。不过,戏曲中不是有词为“祖居磁州在火塘,祖父的外号叫个火山王。膝前所生下三员战将,继业继凯还有杨继康”这就是说老山王杨衮有三个儿子,老大是杨继康,老二是杨继凯,老三是杨继业。

在这三个儿子中,杨衮最器重的是杨继业。不过,杨继业年少气盛,在与高怀亮对枪失败后,一怒之下不再用枪而另拜名师学了刀法。杨衮无奈,只得把金轮火尖枪和杨家枪的十二手绝命枪传给了老大杨继康。
这是杨家的规矩,得金轮火尖枪者是家主,继承火山王,可以学祖传的绝命十二枪。不过,赵匡胤三下河东收杨家将时,恩封了杨继业为火塘寨的第二代当家人。杨继康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带着金轮火尖枪去了塞外,不知所踪。
杨继康离家出走后,在沙陀国出家当了僧人。在这里,杨继康教了不少徒弟,其中有一个叫做刘子裕,曾去东京与杨七郎比试过,却输给了他。不过,刘子裕认为本事不输给杨七郎,只是自己的枪不行,就回到沙陀偷师父珍藏的宝枪,要与杨七郎再战一次。

金轮火尖枪是杨家至宝,岂能轻易外传。杨继康发现刘子裕偷枪后,询问一番,才知道他要与三弟的儿子比试枪法。此时的杨继康对当年之事早就释怀了,但还是想让徒弟与杨七郎比试一下高低,就把金轮火尖枪借给了刘子裕。不过,杨继业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杨继康可没把金轮火尖枪的机关告诉刘子裕,怕他伤了七郎。
到幽州之战时,刘子裕再次对上了杨七郎。杨七郎一个大意,竟然被刘子裕以金轮枪杀了个措手不及,脸上也被挂了一道口子。不过,这只是杨七郎没有防备,再次对阵之时,他可就赢了,还夺来了金轮火尖枪。
金轮火尖枪是杨家家主,承担杨家扫北护宋的大业。这杆枪不是那么好接的,归属于谁要由杨继业决定。

只是杨继业没想到的是,做这个决定时竟然是那么痛心。当时经过血战金沙滩,大郎、二郎、三郎战死,四郎、五郎、八郎不知所踪;再到兵困两狼山,七郎前去搬救兵又一去不返,杨继业的身边只有六郎一人了。最终,杨继业将金轮火尖枪郑重的传给了杨六郎,让他上阵杀敌,不要辱没先祖威名。
六郎得了金轮火尖枪,也就是杨家的下一任家主,应该继承杨家绝命枪的。当初杨衮只将绝命枪传了三个人,一个是长子杨继康,一个是义子高怀亮,一个是高怀亮的马童王源,此时王源也是随同在杨继业身边,将枪法传给了他。
自此,杨六郎成了杨家将的第三代当家人。后来潘杨案结束后,杨六郎在黑松林拦截潘仁美,八姐、九妹等人以火尖枪一人刺了他一枪,共是二百零六枪,为杨七郎报了仇。再往后,就是杨六郎继承金轮火尖枪坐镇三关威震辽国了,也是不负先祖之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