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福散茶70年代老茶,产于北越,木香明显,业界公认“印级散茶”

 藏品普洱 2024-05-15 发布于广东

廖福散茶是一款边境茶,与较早时期的宋聘号、福元昌等号级普洱老茶相比,廖福散茶因用料产地的特殊而更加与众不同。

廖福散茶的用料产地为越南,属于边境普洱茶。如今,廖福散茶频频出现在各大拍卖会现场,还拍出了令人惊叹的价格。

廖福散茶有什么来历,口感到底怎么样?今天,“藏品普洱”淘宝店掌柜,就来和茶友们聊聊廖福散茶。

▲藏品普洱

藏品普洱,藏品牌好普洱,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150多款明星老茶介绍,分享品牌普洱茶鉴别、购买、存放、冲泡等专业干货知识,尽在微信公众号“藏品普洱”,欢迎交流!

廖福散茶的相关资料,首见于邓时海《普洱茶》一书。据记载,“廖福散茶和河内圆茶同是越南的普洱茶青,从茶青和品味重可以断定是北越的茶品,同时在最早的原始塑胶包装袋包装外写有“廖福茶号”,是用签字笔写的笔记。廖福茶号在一般普洱茶资料中,并没有看过,可能在当时只是一个私人而小型的茶业公司”。

▲邓时海《普洱茶》

廖福散茶中的“廖福”,有人说是生产厂家的名字,也有人说是收藏这款茶的茶庄的名字,由于年代久远,缺乏相关资料,具体情况如何,已经无法追溯。

▲资料图

廖福散茶早年收藏在香港的茶楼仓库中,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香港各大茶楼、茶庄纷纷清理茶仓,很多老茶都运往台湾。廖福散茶就是这样出现在台湾老茶市场上,这才被挖掘出来。

廖福散茶的茶菁来源于越南北部的茶山,越南北部与云南省临界,其北部的大镇莱州,和云南易武镇几乎在同一个纬度上,且地势条件几乎相同,所以北越的普洱茶性和云南普洱茶几乎相同,很难分辨出来。

▲廖福散茶70年代老茶

廖福散茶、河内圆茶等边境普洱茶,在上世纪50-60年代广东、云南等地的普洱茶出口量不足时,曾填充了港澳及海外市场。直到70年代云南普洱茶产量增多,且云南也有了对外出口权后,边境普洱茶才慢慢失去竞争力。

所以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廖福散茶,一般是60年代和70年代,也有少量50年代廖福散茶,但总体上市场流通量都不多。

“廖福散茶茶青细长,多细长梗条,茶面栗黄色,略带有白霜,茶身轻碎干燥,油光不足,是生茶制作工序,干仓储存,茶汤栗色,在青香中略带有微弱兰香。”这是邓时海先生在《普洱茶》一书中,对廖福散茶茶青及口感的描述。

▲资料图

廖福散茶的口感到底怎么样呢?我们曾有幸冲泡品鉴过70年代廖福散茶。廖福散茶的干茶条索较粗,呈乌褐色,带白霜,茶梗比例多且梗条细长,部分黄叶、老叶紧结,干燥度高。

▲廖福散茶70年代老茶

廖福散茶70年代老散茶,属于生茶工艺,投茶12克,用铁壶煮水冲泡,开汤后茶汤呈深栗色,与年份较老的熟茶汤色相似,汤感稠润,油圈挂杯明显。

廖福散茶的茶汤入口后,滋味醇厚,一种很醇的香气在口腔里快速扩散,类似老生茶的甜木香。茶汤有一定活力,汤质柔和饱满,微甜,厚滑而润喉,老茶韵味非常明显。

▲廖福散茶70年代老茶茶汤

廖福散茶70年代老散茶,没有特别强烈的茶气,但身体仍能感受到一些热度,几杯过后,口中回甘明显且持续,总体愉悦度尚可。

廖福散茶经台湾、广东茶界的老茶友品饮,给了较高的评价。廖福散茶不同年份、不同批次、不同仓储之间,品质和口感差异较大,但行情都在万元线附近,仓储批次较好的能达到2W附近。

▲廖福散茶70年代老茶

廖福散茶年份久远,因此有“印级散茶”之称。与同样年份较老的号级茶、印级茶相比,廖福散茶的性价比相对来说较高,所以这几年成为老茶市场上的热门品种。

郑重声明:本文由公众号“藏品普洱”原创整理!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抄袭、复制、使用本文的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