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单纯、高贵与宁静

 一中大语文 2024-05-15 发布于福建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代著名学者周国平认为人应追求单纯、高贵、宁静这三种人生境界:“单纯”意为要保持生命的本色,“高贵”体现在有做人的尊严,“宁静”是指生活得安静从容。

不同的人,追求这三种境界的先后次序也会有所不同。作为当代青年的你,对三者次序会如何抉择?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此作文为材料作文,无论如何立意,都当以材料为依据。材料的文字非常简单,就是提出 了周国平认为的三种人生境界,分别为“单纯”"高贵""宁静"。人生境界是我们在世界中主动 性的体现,是我们人生的表现情况和达到的程度。“单纯”"高贵”"宁静"这三种境界与我们世 俗庸常的生活构成了层次上的差异。

“单纯”“高贵”"宁静"这三个词在周国平的文章中实际上有更复杂、更丰富的阐释,但 在材料中只有非常简单的解释,这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但无论如何发挥,学生对这 三个概念的理解不能脱离材料已有的最基本的界定。

“单纯”重在生命本色,我们要活出生命本该有的姿态,生命可以纯粹而专一,而非浸泡 在欲望的大染缸中的复杂多面体。

"高贵"是要我们明白“人”的生命应是尊贵庄严的,这里的“人”既是自己,也是他人, 爱惜生命,发展生命,努力成为大写的人,是我们应有的人生姿态。

“宁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活法,在这个躁动、功利的时代里,我们能不能慢下来? 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从外界退回来,守住我们自己内心的一片世界,活出我们自己的节奏?活 出合乎自己鼓点的人生?这三者之间当然有交叉的部分,这也可以是学生作文的一个写作要点。

材料的写作要求明确告诉我们,每个人追求这三者的先后次序是有差异的,这是因为每个人成长的背景、所处的人生阶段、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等等诸多因素是有差异的。我们要成为什 么样的人?什么境界是我们当下最紧迫的?或者哪种境界是我们可以先实现的?哪种境界是最难的,是需要付出最多代价的? ……这些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有不同的思考,学生要确定自己的追求顺序,明确自己为什么这样选择,背后的考量是什么,要体现这个时代的特点,要合乎青年人这个身份。

【佳作展示】

1、体高贵宁静之意,悟单纯之境

周国平认为人生有三境:单纯、高贵、宁静。而我认为,惟有体高贵、宁静二境之意,才能悟单纯这第三境。

得高贵之境,人方成为人。富兰克林曾言:“站着的农民比跪着的绅士高尚。”农民直立,得高贵之境,守住做人之尊严;绅士跪地,纵有万贯家财,俨然已失去做人的底线。人之有别于禽兽,犹赖“尊严”二字。设若低下高贵的头颅,人又如何称得上人。故我言:拥有高贵之境,才学得做人之法。

获宁静之境,人方知晓生。只成人是不够的,人是生活于社会的生物。因此会生活才懂得人生。但是我所言的会生活并非灯红酒绿,也不是纸醉金迷,更非穷奢极欲,因为这不是会生活,而是物欲极度膨胀,异化为金钱的奴隶,可悲可叹。真正的会生活当是获得宁静之境,生活得自在从容。似汪曾祺不负茶汤与好天气,又似沈从文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以上所言,这并非鼓吹人人潜入山林,与世隔绝,当个山中宰相,而是让人们从浮噪纷繁的世俗中脱身,见自然,见自己。

当体会到高贵、宁静二境之意后,人便成人且能够不负百年人生,至此,将能摸到单纯之境的门槛了。

何谓单纯之境?我认为就是保持生命本色,回归人之本真。或许有人会有疑惑:我费尽心思成人懂得人生之目的,难道是让自己回到原点吗?非也。生命本色不是回归最原始的自然状态,而是大道化简后的清晰与干净。周国平言希望成为一“无用之人”,他之所谓“无用”,正是对单纯之境的诠释。无用,是不为己用,摒弃私欲;无用,是不为物用,富贵不淫;无用,是不为世用,遗世独立。(欢迎关注“”)至此,无用之人,即获单纯之境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体会人生的基础上悟得生命之自在。

揆诸当下,或许有人对此三境一知半解,甚至曲解它们的意思:他们将自视甚高看作高贵;将“躲进小楼成一统”视为宁静;将停止思考等同单纯。于是青年们与周先生希望我们成为的人渐行渐远,成为评论家口中“被电子产品淹没的一代”。

想要摆晚这一标签,当代青年当行动,以自己理解的先后次序追求周先生口中的人生三境。

2、秉纯净之自我,享宁静之人生

萧红曾言:“我憎厌这喧嚣的寂寞,我喜欢这清明的孤独。”身处喧嚣的妥协社会,在原子化的“社会孤独”中,惟有坚守单纯的生命本色,保有高贵的个体尊严,方能秉纯净之自我,享宁静之人生。

享乐主义盛行的当下,个体的清明极易湮没。于利欲的重重迷障中,生命的本色被熏染、涂抹;于世俗的沉重压迫下,个体的尊严在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中被忽略。(欢迎关注“”)此时,又遑论“宁静”的从容与自如?于讨喜文化中坚守周国平所指出的三重人生境界,殊为不易。

那么先坚守单纯吧,在雾气沉沉的大陆找寻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不仅是生存的前提,更是生活的必然。如柴静所言:“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坚守初心,生活才有独属于自我的旨归。

生命本色之上,个体尊严得以发展。如加缪所说:“人一定要想象西西弗斯的快乐。”那在无穷无尽的峰沿尽一生之力推石前行的巨人,用毕生的时间填补了自己为人的尊严和高贵。那个在功利社会被视为疯子的尼采,在自我的屹立和追求中获得别于常人的高贵。他的尊严如他自诩的太阳一般,在死寂的社会上空诉说着个体的梦与远方。保有尊严,我们才能仰起高贵头颅,去遥望那些常人所不可及的高度与信仰。

但这都并非生命的终极追求,在自我的尖塔上高呼的疯子不可能享受原初的快乐。站在自我生命丰盈的基石上去探寻那生命最本源之处,去寻找卡森所说“黏连着蛋壳与黏液的地方”。在马斯洛笔下金字塔的顶端感受诗意的从容与平和,那就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宁静,一种站在山巅也面色不变的恣意,一种久经人世仍处变不惊的成熟。

享受宁静的人生,生命于此刻才刚刚成熟。正如王小波所说:“人不只需要物质的满足,人还需要诗意的生活。”他在“千奇百怪的浪漫”中度过足以自傲的一生,用“黄金时代”哲学感动一代又一代青年。如木心在“从前慢,一切都慢”的“慢悠悠”生活中感悟诗歌的古典美,他淡泊而优雅,用大师气韵漫卷恣肆人生。用纯净的内心映照古朴的优雅,在宁静的悠容中跨过时间的长河。

人生漫漫,有人埋首尘埃拾六便士,有人仰望星空追逐月亮。愿我辈都能如后者,秉纯净之自我,享宁静之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