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下一句,更心痛

 青萱小令 2024-05-15 发布于四川

《全唐诗》有5万多首,《全宋诗》有27万多首,《全宋词》近2万首,这么多诗词,每一篇记住真的很难,记住的大多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好词佳句。

比如,我们常常感叹的“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前一句是“酒债寻常行处有”出自杜甫《曲江二首》。

比如,“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上句是“诚知此恨人人有”出自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两宋虽然外敌环伺,但是人才辈出,北宋有柳永,欧阳修,苏轼,苏门四学士等人物。

南宋有辛弃疾,朱淑真,中兴四大家等人物。

陆游是存诗至今最多的诗人,不仅数量多,还题材广泛,风格多变,兼采众家,独树一帜。

当年一首《赤伶》传遍大江南北,其中一句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

病起书怀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八个月大散关的军旅生活,是陆游一生难忘的记忆。

在他52岁那年,免官之后又生病,但病愈之后,他依然念念不忘收复失地。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那是淳熙三年的四月,诗人因为生病,身体受到损害,病好之后还是憔悴的厉害,致使纱帽变得宽大。

然而忧心国家,夜晚还在挑灯看书。

如今远离朝堂,居住在万里之远的杜甫草堂的浣溪沙旁。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四月,正是万物疯狂生长的季节。

生病的身体认真调理,也总会恢复原气。

诗人却来不及做。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吏,身份低微,也在担忧边境的烽火,百姓的生活。

事情的发展和最终的结论,都需要等到尘埃落定的那一刻,才能真正盖棺定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四月的初夏,阴阴夏木啭黄鹂,我无暇顾及约好友范成大喝酒。

只祈求天上地下的仙人,保佑我的祖国,保佑我的君主御驾亲征,北方的父老乡亲日夜盼望他的到来,重整山河。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收复失地本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对诗人来说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他怀着希望,拖着瘦弱的身体,半夜挑灯,翻阅诸葛亮的《出师表》,一字一句的寻找命运的前途,早日悟出收复河山的真理。

不计个人得失,心系天下苍生……

欢迎伙伴们讨论呀~~~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