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2岁“药王”孙思邈最经典的3句话,一定要背下来

 仰望岐黄 2024-05-15 发布于上海

孙思邈,是咱们老读者耳熟能详的老中医了,据说孙老神医年少时也体弱多病,后来学了中医、修了道,济世度人一生,最后竟然活了140多岁,惊为天人。

要知道,在笔者眼里,正常凡人的寿限,设计寿命、或者说基因限制,也就是120岁到顶了,能突破这个限制的,都非凡人,大多修道修炼之人,所以他们留下的只言片语,很值得我们普通人认真思考吸收。

比如孙老神医自己作为顶尖的大夫,竟然说过一句话: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大家听了是否一阵寒意上骨?因为孙老神医自述,年轻时,医理不通,也定然治死过不少人呢。

在笔者眼里,世间的良医真的是很稀少啊,许多人都是被枉治而死,甚至可以说是错杀的,不论西医还是中医,您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更何况,现在的医学,根本还没有认识到古中医眼里的人体,连经络都没有证实,只会见病治病,不注重整体,那许多错误的治疗,是必然的。

虽说世间如此艰辛,但上天有好生之德,还是给幸运的人们留了一丝希望,那就是努力自学中医。希望我们的读者,以后不再迷信任何医生,自己努力、掌握天地真理,那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下面,再谈谈通俗的养生领域,孙神医留有3句话,笔者觉得很有价值,下面分享给大家:

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这句话很有意思,意思就是人呢,要想健康,得有点小体力劳动,不能慵懒的躺平,但是呢,小劳动不是过分劳动,不能过于疲劳,甚至超出自己的极限,那就要伤身、生病了。

所以,笔者也觉得,养生需要动静结合、劳逸适度,是为平衡。

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可了。

这句话,已经是大白话了,笔者之前也写过文章,告诫大家,少比多好,甚至在修行人眼里,无比少还要好

少讲点话、少点心事、吃的少一点不要太撑(尤其不要饭后饱食就一躺、脾胃消极怠工、百病丛生),人的欲望少了,清静了,自然就不会天天昏昏欲睡了,人呢,就轻盈了,可谓人间神仙。

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这句,也是养生界的精品之言,想健康养老,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讲的不要讲,多讲多错,心里不要装太多欲念、妄念,身体也不要妄动,少消耗精气,多平安几年、多活几岁。

最终,普通人可以安稳度过余生,有缘者,还可以静极生慧、开启更高维的生命探索之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