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与治疗,看这篇就够了

 秋原劲草 2024-05-15 发布于四川
足底筋膜炎是引起成人慢性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终身发病率约 10%。骨科君结合临床经验系统给大家介绍一下足底筋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病因及损伤机制




足底筋膜是支撑足弓的重要结缔组织,包括较厚的中央束与较薄的内、外侧束,它们起源于跟骨内侧结节,走行于屈肌腱的两侧并止于近节趾骨基底部骨膜。
图片
足底筋膜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生物力学过度使用的状态,是持续性微小撕裂和慢性损伤累计引起的退行性病变,并非一个炎症过程,组织学分析显示筋膜黏液样变性和胶原坏死,同时伴血管成纤维细胞增生与基质钙化,所以更多学者认为「 足底筋膜病 」可能更准确。
图片

由于足底筋膜相对缺乏弹性,尸体研究发现最大限度可延长 4%,对其施加 90 kg 应力即可造成边缘部位微损伤。在步态周期中的推进期,伴随跖趾关节背伸,高能张力通过「 卷扬机 」效应集中于足底筋膜起点。
所以任何施加在足底筋膜上的机械负荷都被认为是足底筋膜炎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站立、肥胖、过度足内翻或扁平足、踝背伸受限、腓肠肌挛缩以及不合适的跑步姿势等。
图片

高体重指数(BMI > 27 kg/m2)与踝关节背伸减少(踝关节正立位背伸 < 10°)是发生足底筋膜炎的最高风险因素。



症状及体征




典型症状为足跟部内侧疼痛,患者常自述晨起第一步疼痛,休息一段时间后重新行走的最初几步疼痛最明显,走起来会好一些,负重时间延长后加重。
图片

行走时足部特征表现为轻度跖屈及内翻,最常见体征是跟骨结节内侧的局限性压痛,可伴轻微的肿胀及发红。
在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查体中,Windlass 试验具有 100% 的特异性和 32% 的敏感性,阳性结果为:稳定踝关节时,被动背屈跖趾关节引起足后跟疼痛。
图片
图源:文献


这些疾病容易弄混



大多数情况下,临床症状及查体足以诊断足底筋膜炎,然而,对于疼痛大于 3 个月且治疗无效的患者,需鉴别是否存在其他诊断。

1、足跟垫萎缩

是一种特殊且复杂的脂肪组织,当收到压缩负荷时可发生形变,从而产生吸收震荡作用,退变和损伤会引起跟垫脂肪减少,纤维间隔破坏,在损伤因素持续反复作用下,造成足底的血管、神经和骨膜的慢性损伤和炎症。
图片

疼痛多呈深部痛,无放射性,集中于跟骨结节中央承重部位。查体可见足跟负重区内侧压痛,跟垫萎缩变薄,局部可触及纤维索块状物。

2、跟骨骨刺

足底筋膜在跟骨附着部位形成的锥状骨质称为骨刺,多与跟腱和跖筋膜方向一致,是老年人骨与关节发生退行性变的生理特征性表现,但有跟骨骨刺的患者,并不一定造成足底筋膜炎。
图片

当骨刺长期存在,且跟骨长期负重或负重过大,造成局部充血和无菌性炎症时,刺激病变部神经,则引发足跟部疼痛症状。

3、跟骨滑囊炎

足跟部有三个滑囊,皮肤与跟腱之间的称为跟腱后滑囊。跟腱与跟骨后上角之间称跟骨后滑囊。位于跟骨结节下方,称跟下滑囊。
图片

滑囊炎与直接压迫、摩擦有关。站立行走、运动量大是造成跟下滑囊炎直接原因,而所穿鞋后帮过硬、过紧、活动量多是造成跟后滑囊炎的直接原因。
早期在足跟的后上方可见一个小的轻度变硬有压痛的红斑,随着炎症扩散,跟腱可出现一个疼痛的红色肿块,红肿热痛症状明显。

4、跟骨内高压

跟骨主要由海绵松质骨构成,髓腔静脉窦较大,且处于身体最低处,当骨内静脉回流受阻,很容易增多造成血液淤滞,最终引起跟骨内压增高。
图片

查体跟骨压痛广泛,无固定压痛点。

5、跟骨应力性骨折

跟骨骨折中有一部分为应力性骨折,易发生在跟骨距下关节后下部,表现为活动增加和地面变硬时明显,休息时疼痛不缓解。
图片

6、巴克斯特神经卡压综合征

外侧足底神经的第一分支,唯一一支位于拇展肌与趾短屈肌下,同时在方肌上的神经。在拇展肌的下方和内侧跟骨结节处容易受到卡压。
图片

疼痛多位于跟骨前 4 ~ 5 cm,或在跟骨结节远端,疼痛多为炽热痛,沿外侧足底放射。

7、足跟纤维脂肪垫炎

本病为后跟痛,部位在跟下脂肪垫,性质为无菌性炎症。压痛点在足跟正中点靠后一些。
图片

特点是坐一会突然站起时或睡醒觉后起床时着地疼痛明显,活动后会明显减轻,原因是炎症刺激的疼痛随着足跟与地面的挤压使血流增快,部分炎性物质被带走,疼痛缓解。休息时炎性物质再次积存,故再次着地疼痛。

8、跟腱末梢病(跟腱炎)

图片

跟腱止点部可见外观增大,跟腱止点处深压痛,跟骨后上结节增生肥大。病人单足提踵困难或引发疼痛。



治疗




足底筋膜炎属于自限性疾病,故应对所有足底筋膜炎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1、牵伸训练

包括牵伸腓肠肌、跟腱及足底筋膜本身或其组合。
图片

其中单纯跟腱牵伸训练作为足底筋膜炎首选治疗方法已有多年,疗效确切。
图片

小腿肌肉拉伸,一天 3 次或 2 次,每次持续拉伸 3 分钟。

2、支具

足部矫形器有助于平衡足底内、外侧弓和横弓三点力学,稳定足部结构,降低足内翻概率,缓冲地面压力并减轻足底筋膜张力,从而缓解足底筋膜炎症状,常能使患者在短期内获益。
图片

夜夹板可使踝关节在睡眠中保持中立或背屈位,防止跟腱-腓肠肌复合体挛缩,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尤其是晨起前几步的疼痛。

3、非甾体类抗炎药

使用 NSAIDs 治疗足底筋膜炎是一种流行的做法,但有学者提出,足底筋膜炎并不是真正的炎症过程,口服 NSAIDs 可短期缓解疼痛,但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仍不明确且缺乏可靠证据。

4、皮质类固醇注射

图片

大量研究报道皮质类固醇治疗足底筋膜炎短期疗效显著,但其潜在并发症包括筋膜破裂及足跟脂肪垫萎缩,因此在注射皮质类固醇后,短期症状仍未明显改善者,建议停止重复使用。

5、PRP

大量文献报道在慢性顽固性足底筋膜炎的治疗中,PRP 比皮质醇注射更有效和持久,并且从理论上 PRP 治疗足底筋膜炎可能优于皮质类固醇注射,因为跖筋膜炎并不是一个炎症的过程。

6、肉毒杆菌毒素 A

BTA 注射治疗跖筋膜炎的报道较少,现有的研究认为 BTA 作用机制在于防止乙酰胆碱从神经肌肉交界处的轴突末端释放,从而引起肌肉松弛,这种机制已被用于治疗顽固性疼痛,对于慢性跖筋膜炎已显示出有效的结果。但其注射有效性与并发症缺乏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对照研究。

7、冲击波

体外冲击波的机制是通过振动造成深部组织微小创伤,诱导局部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微循环,刺激机体组织重启并加速修复。
图片

目前关于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最佳冲击波强度尚无定论。最新的 meta 分析认为冲击波能量在 0.28 MJ/mm时效果最佳。



注意






如接受保守治疗足底筋膜炎 6 个月仍无效,临床称为顽固性足底筋膜炎,需要外科手术干预。
手术方式以开放、经皮或关节镜下足底筋膜切除与腓肠肌松解术为主要术式,主要是基于缓解足底筋膜处的张力和超负荷。

作者:刘立林

参考文献

1、Hohmann Erik; Tetsworth Kevin; Glatt Vaida.Platelet-Rich Plasma Versus Corticosteroids for the Treatment of Plantar Fasci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21,49(5):1381-1393.

2、Zhang Lei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lcaneal Spur Type and Plantar Fasciitis in Chinese Population.[J].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0, 2020 : 5679629.

3、Lim Ang Tee and How Choon How and Tan Benedict. Management of plantar fasciitis in the outpatient setting.[J]. Singapore medical journal, 2016, 57(4) : 168-70; quiz 171.

4、Kirkpatrick Joshua and Yassaie Omid and Mirjalili Seyed Ali. The plantar calcaneal spur: a review of anatomy, histology, etiology and key associations.[J]. Journal of anatomy, 2017, 230(6) : 743-751.

5、Engkananuwat Phoomchai and Kanlayanaphotporn Rotsalai and Purepong Nithima. Effectiveness of the Simultaneous Stretching of the Achilles Tendon and Plantar Fascia in Individuals With Plantar Fasciitis.[J]. Foot & ankle international, 2018, 39(1) : 75-82.

6、Mohammadreza Abbasian et al. Outcomes of Ultrasound-Guided Gastrocnemius Injection With Botulinum Toxin for Chronic Plantar Fasciitis[J]. Foot & Ankle International, 2020, 41(1) : 63-68.

7、Wu Chueh-Hung et al. Sonoelastographic evaluation of plantar fascia after shock wave therapy for recalcitrant plantar fasciitis: A 12-month longitudinal follow-up study.[J].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10(1) : 2571.

8、白文博, 鲁丽蓉, 鹿军, 梁晓军, 赵宏谋, 张言, 化昊天. 跖筋膜炎的诊疗进展 [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1,14(09):805-8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