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马羌笛话凉州:河西篇

 碧血黄沙66 2024-05-15 发布于上海

7.13-20 开启乐游·青甘大环线

胡马羌笛话凉州

河西篇


前 言

检史的音频更到现在,在《三国风云》、《五胡乱华》、《天下归一》,以及《从安史之乱到澶渊之盟》(第一卷)里,曾无数次的提到过黄河以西的一个地方——凉州

(图:汉-凉州刺史部)

(图:今甘肃省)

(上述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古代的凉州的主体是大体上就是现在的甘肃省,

状如哑铃。









(一)


(图:大秦疆域,图片摘自网络)

在大秦统一之前,其实是不存在凉州的;《尚书·禹贡》记载,华夏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当时华夏文明西部边界就是黄河以东的陇西甘东,也就是后来秦人发祥地内一片儿(礼县、天水、张家川)。
夏、商和西周,历史太过久远;黄河以西内块儿广袤的土地上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神话,比如周穆王幽会西王母。
不过话说回来,没史料记载不等于没人在那儿生活。像后来出现在史料中的乌孙、大月氏这些民族大概率很早就在河西游牧了;还有像秦穆公时代,秦灭西戎八国占据了甘东和宁夏平原一带之后,有些戎族不愿意折腾,随行就市加入秦国融合成了秦人;也有些不愿意投降秦国的就向西迁徙去了河西。还有在秦昭襄王时代,公元前271年“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昭襄王)遂起兵伐残义渠”; 昭襄王灭了义渠,在其故地设置了上郡、陇西、北地3个郡;同样,有的义渠人留下了融入秦国,也有的不愿意融合,要么向北、要么向西迁徙了。向西迁徙的,也就去了河西。最后经过时间的文火慢炖,就整合成了河西的原住民——大月氏。

公元前230年,大秦统一天下的战车隆隆发动;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10年时间,“吞二周而亡诸侯”;华夏一统。
统一之后,秦始皇很忙,“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修皇陵、阿房宫、修驰道、修长城,开灵渠,一个接一个的国家工程陆续上马。这种天量级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康熙版嬴政自然也就不可能对外扩张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仅仅一年之后,公元前209年,大泽乡一声炮响,秦末起义爆发了。经过7年群雄逐鹿,最后嬴政版汉高祖一杆清盘;公元前202年,西汉立国。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而在中原完成了秦汉交替的这段时间里,北方草原上也完成了整合;发祥于杭爱山和肯特山之间的色楞格河流域的匈奴部在一代目头曼单于领导下崛起了。
不过这头曼单于是个渣男,有了新欢忘了旧爱,跟新娶的个小媳妇儿生了儿子之后就看他大儿子冒顿不顺眼了;就想干掉冒顿。头曼单于给冒顿安排了一个好活儿,派他到大月氏当外交官;学名儿叫人质。结果,冒顿前脚儿刚到大月氏,头曼单于后脚儿就派兵进攻。
这摆明就是要借刀杀人;好在冒顿了解他爹的尿性;知道他爹给他安排出这趟差没憋着好屁。所以内边儿匈奴兵一到,冒顿偷了匹马撒丫子就跑;最后一溜烟儿又跑回匈奴去了。

公元前209年,中原陈胜吴广跟大泽乡支棱起来了;草原上冒顿把他爹做了,史称鸣镝弑父。踩着他爹的尸体,冒顿登上匈奴单于的位置。
冒顿单于上位之后,“是时汉方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冒顿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先是“破灭东胡王,虏其民众畜产。既归,西击走月氏, 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之后,一顿王八拳又把北边儿的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部打服, 让匈奴成为了一个“控弦之士三十余万”的草原帝国。
在冒顿单于的强势打击下,游牧于祁连山下的大月氏被迫西迁。不过要说一句的是,大月氏这次西迁,其实没迁多远,迁到天山东部就站住脚了。后来是在公元前174年,内会儿冒顿单于已经崴泥儿了,老上单于在位的时候,匈奴支持乌孙再次骑脸输出,这次把大月氏打的挺惨;月氏王也被杀了,而且不止被杀,脑瓜子还被做成了酒器;老上单于口味也TM够重,就拿这玩意儿喝酒。这次打击对大月氏来说是致命的;大月氏无奈之下经伊犁河谷迁往阿富汗一带。黄河以西、祁连山脚下的河西之地遂为匈奴所据。

内段时间对于大汉朝来说,用句文言文说就叫老郁闷了。翻翻内段时间的史料,匈奴南下就跟赶集上货似的;隔三差五就来了。最严重一次匈奴人捅到了长安边儿上的甘泉宫,零元购之后还一把火把甘泉宫烧了。甘泉宫在现在陕西淳化北,地图上量量,离着长安就80公里。可见当时西汉国家安全危机之深。
这事儿对大汉朝上下震动很大,刘姓宗室称为'凌辱之恨’;等于是被人骑脸滋黄龙汤。匈奴火烧甘泉宫是公元前141年,这一年汉景帝刘启驾崩,武帝刘彻即位。






(二)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如果评中国历史上运气好的皇帝,汉武帝刘彻起码能排进前三——
爷爷和爹用40年时间给攒下了大把的钱粮;
娶个媳妇儿,娘家陪嫁了两位战神级的外戚;
在位54年,没赶上诸如黄河改道之类的大型天灾;
折腾一溜够儿,秘书帮的领衔人霍光又给把屁股擦干净了。
老实说,这四条儿,缺了哪条儿,汉武帝在史书上都不可能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光辉形象;大概率就是亡国之君隋炀帝内口碑了。
临登基被人滋一脸黄龙汤,这仇武帝刘彻掏出小本儿记下了。
有仇就得报,不然退一步卵巢囊肿,忍一时乳腺增生,这谁受得了。公元前 133年,以马邑之谋为标志,汉匈全面开战。
既然开打了,那自然是帮手越多越好。然后就有了张骞通西域这档子事儿。
现在各种宣传汉武帝刘彻送张骞去西域,都是两个中年男人画风。其实历史上不是。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去西域;这一年刘彻19岁,张骞27.一个是中二年纪,另一个薛微成熟点儿。
汉武帝之所以知道大月氏,是他在他登基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跟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儿西域的情况。匈奴人说曾经在河西走廊有一个大月氏国,这个大月氏后来被匈奴打败,向西跑了,后来定居在西域一带。这帮人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他们。
汉武帝想,大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儿,汉朝如果能跟大月氏联合起来,大月氏负责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这不是等于废了匈奴的右胳膊吗?这事儿想想就美的很。于是汉武帝下了一道诏书,海选能出使大月氏的人。
可是在当时,谁特么知道大月氏到底是肿么个意思;这货是什么国家什么民族?是不是真有大月氏这么档子事儿?谁知道内些匈奴降人是不是胡说八道。
但汉武帝不管,中二气质未脱的刘彻等来了一心想干大事儿的张骞。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然后一段儿伟大的冒险开始了——向西,去找大月氏。
而打跑大月氏之后,河西之地就成了匈奴人的地盘儿,具体说就是右贤王之下的浑邪部和休屠部。
张骞一行100多人穿过河西走廊的时候,很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了,然后不出意外的全部被抓获。匈奴人将张骞等人押到匈奴王庭,张骞见到了当时的军臣单于。
当军臣单于知道张骞等人是要去大月氏,整个脸儿都绿了;军臣单于说,月氏在姆们的北边儿,汉使怎么可以过去呢?如果我让使节出使南越国,你们汉朝能让人过去吗?
军臣单于说得很明白,站在匈奴人的立场上,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张骞一行通过匈奴人地盘儿出使月氏。然后,张骞就被扣在匈奴了;这一扣就是10年。
军臣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不仅威逼而且利诱,给张骞娶了匈奴的女子为妻,还给张骞生了孩子。但张骞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交给他的使命,没动摇为汉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决心。
公元前129年,趁匈奴人的监视有所松弛;张骞带着跟在他身边儿的随从,瞅了个空子逃出了匈奴王庭。
事实证明,多掌握一门儿外语还是有好处的;在匈奴的十年时间,张骞学会了说匈奴话,外边儿再套一身的胡服;就跟匈奴人没区别了;因此逃亡路上没再被匈奴人盘查。
不过,尽管逃出来了,但张骞在留居匈奴期间,西域的形势又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咱前面说的,大月氏被乌孙攻击,被迫又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
张骞大概了解到这个情况儿,没有退缩,而是打好绑腿继续出发。他们经车师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费尔干纳盆地)。路上经过了数十日的艰难跋涉。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这一趟可太不容易了,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准备又不足。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干粮吃尽,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不少随从或因饥渴、疾病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
等张骞到达大宛后,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希望大宛能派人护送;并表示等返回长安后,一定奏明皇上,重重酬谢。
大宛王本来早就风闻东方汉朝的富庶,很想与汉朝通使往来,但苦于匈奴从中梗阻。现在汉使站在眼前,大宛王很高兴,不仅给张骞安排了补给;而且还派了向导和译员,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之后张骞等人辗转找到了大月氏。
等张骞到了大月氏,向月氏王转达了汉武帝希望能跟大月氏联手打击匈奴的意愿;但内会儿月氏人已经安定下来了,不想再打仗了,所以尽管张骞对着月氏王可劲儿煽乎,专拣月氏人的痛点聊,但还是没能把大月氏人的刻骨仇恨煽乎起来。所以双方联合对匈作战的愿望也没能达成。最后张骞跟大月氏呆了一年多之后返回大汉朝。
回程,张骞为了避开匈奴势力,没有直接穿过匈奴人的控制区,而是取道走塔里木盆地南部,昆仑山北麓的“南道”,从莎车,经于阗(今和田)、鄯善(今若羌),通过青海羌人地区后归汉。让张骞没有想到的是,这羌人也已沦为匈奴的附庸,张骞等人再次被匈奴人的骑兵俘虏,这一关又是一年多。
然后,就是内话了,天无绝人之路;张骞本以为这就算彻底歇菜了,这辈子再也回不了汉朝了。但是没想到公元前126年,匈奴人为了争夺王位发生了内乱,谁也顾不上他。张骞再次瞅了个空子带着堂邑父跑路,这次张骞还把匈奴媳妇儿也一起带上了。
就这么着,离开大汉朝13年后,张骞踏上了故土。
这一趟,张骞联络大月氏这个使命没能完成,并不意味着他就白走一遭;张骞详细的记载了西域的情况,让后来大汉朝第一次睁眼看世界,对帝国以外的世界有了感性的认识。这个意义可就太大了;前无古人。

当时大汉朝对匈全面战争已然打响;卫青、霍去病,汉军的双子星熠熠生辉,打的匈奴损失惨重,已然是漠南无王庭的状态了。可是让汉武帝很纳闷儿的是,按说卫青、霍去病把匈奴摁在地上摩擦,下手够重的,匈奴已然挺惨的了;但过不了多久匈奴总能满血复活。
这几个意思?
等把情况了解清楚,刘彻鼻子差点儿没气歪;这就是因为河西走廊在匈奴人手里,被汉军暴cei之后,匈奴1能退到祁连山、焉支山一带休养生息,恢复元气。2,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包括位于现在甘南、青海一带的羌人以及西域各小国给匈奴输血。所以匈奴这臭流氓才总能咸鱼翻身。
尤其是羌人,想去吧,张骞从西域回来怎么又被匈奴人关了两年?那不就是他被羌人抓住之后送给匈奴人的嘛。等张骞跟汉武帝说到羌人的时候那能有好话吗。汉武帝看羌人,就咱们抗战的时候咱们看汉奸一样;那就是皇协军二鬼子。
这不成,这就是短教育啊!
汉武帝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一个可以说改变中国历史以及中国版图的决定;这就是派兵拿下河西走廊,彻底斩断匈奴的输血管。
元狩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出征河西走廊;这就是大汉朝历史上第一次河西之战——
将万骑出陇西,击匈奴,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馀里,杀折兰王,斩卢侯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获首虏八千九百馀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
霍去病自陇西出兵后,翻越了盛夏飞雪的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渡过了狐奴河(今石羊大河),然后一路向西狂飙突进,六天时间转战上千里。在这过程中,霍去病率领汉军骑兵摧枯拉朽一般重创了盘踞在河西走廊的浑邪王和休屠王的主力;捎带手儿还击溃了很多游牧在祁连山脚下的匈奴诸小王。活捉了浑邪王的王子和相国;缴获了休屠部祭天用的小金人。
回师途中,匈奴折兰王和卢胡王本想藏起来黑霍去病一把。可是让这俩货没想到的是,他俩想装李鬼,可选错对象了;碰上李逵了。汉军二话不说上去就砍,不仅把匈奴军杀的大败,就连俩带头大哥折兰王和卢侯王也没跑了,被汉军斩杀于当场。
战后统计,此战汉军斩首八千余级;而自身兵力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一次河西之战完美收官。


第一次河西之战
这业绩,晃瞎武帝彻哥的钛合金那啥眼;彻哥自然大喜。没说的,加人、加枪,当然了业绩也得加;同年夏,武帝彻哥下旨,去给朕把河西走廊抢回来。
这次刘彻投入重兵,下了一盘大棋。“去病复与合骑侯公孙敖将数万骑俱出北地,异道。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汉军兵分两路;东路军由李广、张骞率领出右北平,吸引匈奴本部注意;西路军由霍去病、公孙敖率领,主攻河西走廊。而西路军也分成两路,数万主力由公孙敖率领自东向西大张旗鼓的出兵;目的是要引出匈奴军在河西走廊的主力;霍去病则率领部分兵力千里跃进至河西走廊西头儿再掉头回来;然后,公孙敖部为铁砧,霍去病部为铁锤;二人合力砸碎匈奴在河西走廊的势力。
随后,按照作战部署,汉军各部出动。
不过汉军的东路军出门儿就崴了,担任前锋的李广自带吸黑粉儿体质;他率领汉军一出塞,匈奴主力都奔他去了,李广死战,部下折损过半。而率领主力的张骞这一仗也迷路了,没有按时赶到战场;以至于匈奴军围攻李广所部之后从容撤退。
而西路军,老实说一开始情况也不是很好。
因为霍去病执行的是远程迂回的任务,所以领受任务之后霍去病率先出发,自灵武北上,先是翻越贺兰山,而后穿过了千里无人烟的巴丹吉林大沙漠,绕过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之后转向南,沿弱水行军,在酒泉下高速掉头折向东南,进至祁连山跟合黎山之间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深入河西走廊2000余里。
可是等霍去病到了地方,有点儿懵。
因为按计划,公孙敖大张旗鼓的出兵,目的之一就是要把匈奴主力向东吸引;好让他从背后下手。可是等霍去病到了地方发现,匈奴部落跟没事儿人一样,还待在原地,根本没挪窝的意思。
这是肿么个情况?匈奴军主力咋没被吸引走呢?
这个吧,战后霍去病才知道,敢情公孙敖一出陇右,他也迷路了。至于原因是啥,不晓得。反正这伙计是迷路了。“合骑侯失,不相得。
这就让霍去病有点儿小纠结了;自己带着的虽然是精兵,但长途跋涉真真儿的已经是人困马乏了。对方是主力不说,还以逸待劳;怎么办?
换一般的将领肯定会在心里敲鼓,这一仗弄不好会全军覆没啊。
但是,霍去病就是霍去病;纠结了一下霍去病就不纠结了;该死鸟儿朝天;爷来就是来削你来的;1万人削你,10万人照削,还省的爷到处找你们了。
霍去病当即下令,汉军铁骑,有一个算一个,冲锋。而霍去病自己冲在第一个。
置于死地而后生。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汉军背水一战,随着金鼓声,汉军向着数倍于己的匈奴军发起了搏命突击。
过程就不细说了,刀光剑影,金戈铁马,气吐万里如虎。直接说战果吧,这是后来霍去病给汉武帝做汇报,汉武帝跟别人说的,原话叫“天子曰:'骠骑将军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师大率减什三,益封去病五千户。’”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汉军当场砍下3万零2百多颗脑袋;抓获匈奴单桓、酋涂、稽且、遨濮、呼子耆五王。王的女人和娃们,王母、单于阏氏、王子59人。王的手下们,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高官63人。被汉军吓坏了当场投降者2500多人。
而汉军自身伤亡30%,叫“师大率减什三
多说一句,这一年霍去病,19岁。这种战绩,只能说,霍去病,不是人,是神!
这就是第二次河西之战。


第二次河西之战
这次河西之战对于汉匈双方的影响都很深远。
浑邪王、休屠王河西大败,让当时的匈奴单于伊稚斜暴怒;所以他就让人通知当时河西地区的领导人浑邪王和休屠王回王庭开会,要追责。
浑邪王跟休屠王一合计,这会儿回去那就是个死啊,俩人一确认眼神儿,拉倒吧,咱脱北吧。
这俩人就秘密派人跟大汉朝联系,我们投诚。
二王要投降的消息传到了大长安,武帝彻哥当然很开心了;但作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战略家,刘彻深知实力决定一切的道理,你们手里还有好几万能作战的部众,说是投降,万一是诈降呢?
这不能掉以轻心!
刘彻又把霍去病叫来了,你去受降;并且给了霍去病临机专断之权。
霍去病怎么率军出发咱不说;而就在霍去病还跟路上跑的时候,河西局面突变,差一点儿就失控了。
这不是浑邪王跟休屠王准备投降大汉朝,二王就率领部众逶迤东行。
但是走在路上,出事儿了。
怎么着呢?
敢情休屠王反悔了。
部众拉出来,左浑邪右休屠这么一行军;休屠王发现,自己这边儿的队列要比浑邪王那边儿长一大截子。换句话说,上次霍去病收割的3万多颗人头,绝大多数是浑邪王的部众;而休屠部的实力还在。
有枪杆子,我还投的哪门子降啊;在河西当个土皇帝不香吗?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我回了王庭,伊稚斜会砍了你,但不会拿我怎么样。所以休屠王就后悔了。
这休屠王吧,也是,狗肚子里藏住不二两油;你说你不愿意投降想返回河西,你悄悄儿的干就得了;结果这货跟个话痨一样,叨逼叨的把自己的想法儿跟浑邪王说了。
你这不就是找死了吗;浑邪王部众损失惨重,回了王庭就是死;所以他才要投降汉朝。那换句话说,那货没退路。这样儿的人逼急了是会狗急跳墙的。这休屠王还专门儿刺激浑邪王;你瞧,我这儿还这么多人呢;要不咱还是算了,回去吧。
浑邪王这会儿只有投降大汉朝一条活路,所以听休屠王整天,你瞧我还这么多人,回去吧,话痨一样;这浑邪王可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了;回河西?你是有多恨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你想归西,那说不得我就做做好人好事,送你上西天吧。趁着休屠王没留神,浑邪王就把他给做了;然后裹挟着休屠部继续向东进发。
等浑邪王带着匈奴部众远远儿的看见霍去病和汉军骑兵;也不知道怎么了,休屠部的部众也跟他们老领导一样,改主意了;大量的休屠部部众反悔了,拖儿带女的往回跑;场面一度极其混乱跟炸了窝一样。浑邪王想控制,但控制不住。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而这会儿霍去病非常冷静;看对面儿炸营;霍去病连下几道命令,汉军骑兵一部兵分两路,从两翼包抄休屠部的部众,胆敢抵抗者就地斩首;事后一统计,汉军当场砍了8千多;休屠部彻底老实了。与此同时,汉军一部突入浑邪王军中,威慑浑邪王的部众不敢乱说乱动;而霍去病自己则率领少数近卫骑兵直驱浑邪王的中军,控制住浑邪王。
局势就此稳住。
再接下来就简单了,受降流程走完;霍去病上报汉武帝;武帝彻哥下诏,将浑邪部、休屠部剩下的4万多部众分别安置在了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之中。






7.13-20
乐游·青甘大环线
碧血黄沙







(三)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也就是霍去病河西受降从这一刻起,整个儿河西走廊被汉武帝刘彻攥在手里了。
公元前121年,武帝下诏在河西设立武威郡、酒泉郡;10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11年大汉朝设立张掖郡。
在这中间,也就是河西走廊被打通两年后,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受命出使西域。
史书记载,张骞这次走的很拉风,使团成员高达300余人;随身带着不计其数的牛羊和价值“数千巨万”的金帛财物;拉开了大汉朝的一带一路工程。
由此,1,影响世界整整两千年的丝绸之路正式开通。2,让西域、中亚各国见识到了大汉朝的富庶和强大。
对于西域各国而言,你们自己掂量吧,你们是继续跟着匈奴混还是改弦更张跟着我大汉朝混;跟着匈奴混,匈奴一个劲儿从你们身上抽血;而跟着我们大汉朝,我们不仅不抽你们的血,反而能给你们好处。至于那给脸不要脸的;现在河西走廊已经拿下来了是我们大汉朝的了,汉军骑兵的刀锋离着你们可没多远,说话儿就能到,给脸不要的后果你们自己看着办。

为了夯实河西走廊;西汉元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重新梳理了地方上的行政架构,分天下为13州,各置一刺史,史称“十三部刺史”;河西走廊一代设凉州部,凉州刺史治所设在武威郡;凉州之名打这儿起正式开始使用。
跟武帝彻哥设置张掖郡同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十月,汉将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数万兵士击溃了叛乱的西羌;同年秋,匈河将军赵破奴出令居数千里,对河西走廊进行了最后一次扫荡;彻底打服了周边的小部落。
跟这些军事行动密切配合的是武帝彻哥的大移民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
元狩年间,汉武帝一次就向河西走廊移民十数万之多。之后终武帝彻哥一朝,西汉多次向河西走廊移民。
当然了,这种大规模移民肯定是要花大价钱的;朝廷要“先为室屋,具田器”,同时还要“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得给移民们把吃穿住的问题都解决了,直到移民们能自己自足才算完。
这种持续投入,让西汉花费了相当多的财力、物力,“费以亿计,不可胜数”;但是,从长远看,这种投入意义重大——
政治上,夯实了河西版图,让河西之地跟中原有了归属感和向心力;让中原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有田可耕,避免出现流民,减少了社会矛盾。同时,向河西移民中还有一些比较另类的,比如罪谪、刑徒之辈;把这些人打发到河西让其自食其力,有利于降低中原社会的犯罪率,稳定社会基本面。
经济上,减轻内陆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口压力,促进地旷人稀的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扩大全国的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尤其重要的是当时军事上的意义。
首先一个,有了人手,就能就地构筑工事了,比如亭障。
比如唐朝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大宛列传·索引·述赞》中说的当时汉朝在河西走廊“旷哉绝域,往往亭障。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在经营河西走廊的过程中,一个个的亭障构成了汉军的防御线、交通线和补给线。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其次,有了人手,武帝彻哥向西延展了长城。
依托移民,屯田,亭障和长城;武帝彻哥把河西走廊打造成为一个堡垒网络。甚至汉军依托长城能把手向北伸到现在张掖以北近300公里的阿拉善额济纳旗附近。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汉代居延都尉府所辖甲渠侯官驻地(阿拉善额济纳旗)
破城子甲渠候官遗址是汉代构筑的军事用途的小城堡,障坞毗邻,障在坞的西北隅,为土坯筑成的方形城堡。每边长23.3米,墙厚4—4.5米,残高4.6米。障顶东北角残存窄土楞,似为女墙。障门设在东南角,门内西侧有登临障顶的台阶式蹬道,东侧堆叠有防备攻城之用的河卵石。坞比障大一倍,坞墙系夯土筑成,每边长46米左右,厚1.8—2米,残高0.9米左右,东墙辟一门,门外设瓮城。坞四周3米以内的地面埋设有四排尖木桩。木桩高33厘米,间距70厘米,作三角形排列。坞内东北隅也有登临坞顶的蹬道。障、坞内部还有甲渠候和吏卒的住室。
这些障坞别看不大,以当时匈奴人的武器装备要不是长围久困,根本啃不动。

有了汉武帝在河西的深耕,汉军骑兵向北可深入匈奴后方,向西可威慑西域诸国;而向西北,则可截断西域小国和匈奴的联系。
在此之后,汉军以以河西走廊为出发阵地,占领龟兹-莎车;再由此征大宛,直到武帝《轮台诏》颁布才停止西进。而这一系列经营西域的举动都是通过河西走廊向前输送兵力和补给。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终武帝一朝,凉州下辖武威郡、酒泉郡、金城郡、敦煌郡、陇西郡、汉阳郡、武都郡、安定郡、北地郡、张掖郡、张掖属国、居延属国等。后世凉州辖区郡国虽有变动,但大体框架还是沿用武帝时期的。
而也正是从汉武帝刘彻开始,汉朝一直牢牢的掌握着河西走廊的统治权并将之一直延续到曹魏乃至西晋八王之乱时期。
八王之乱之后,五胡乱华,神州陆沉;远离是非之地的凉州大地(河西走廊)反而因为地处偏远变成了一处小天堂。前凉,后凉、西凉等政权用汉人、说汉话,沿用中原的各项制度;在此期间,由于没有多少战乱,偏居一隅的河西走廊基础设施保存良好,甚至还有所发展;比如对吐谷浑控制的河湟谷地有所影响,而这一系列演进,则为隋唐重开丝绸之路做好了铺垫。




乐游·青甘大环线·早鸟报名占位啦~~~




报名微信

等您来嗷~

END


一元检史
到历史发生地,看看发生的那些人和事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