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邯杀了项梁,项羽为何不杀章邯还封他为雍王?别小看项羽

 一国之君历史 2024-05-15 发布于湖北

一提起项羽,好多人就认为他头脑简单、四脚发达、有勇无谋,实际上人不是简单的标签,要复杂得多。

《史记 项羽本纪》: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外黄令舍人兒年十三,往说项王曰:“彭越彊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馀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阬者。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

项羽攻打外黄时,最初没有攻下,过了几天,外黄投降了,项羽很生气,想屠杀全城15岁以上的男子。

项羽

外黄县令门客的儿子才13岁,听说了这事,对项羽说:

彭越用武力逼迫外黄百姓,外黄百姓很害怕,所以暂时投降,等待大王到来。大王到了,又坑杀他们,难道百姓还有归顺之心吗?从这儿往东,梁地十多个城邑都心怀恐惧,没有肯投降的了。

项羽听了之后,表示赞同,就赤兔了外黄本来应该被坑杀的那些人,不久,从外黄往东直到睢阳,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争先恐后地向项羽投降。

项羽的确喜欢屠城,又不太听从别人的意见,但项羽并非绝对如此,有时候他也会听从别人的正确意见,而放弃屠城的。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章邯派人去见项羽,打算订立和约。

章邯

项羽因为缺粮,同意了章邯的请求,之后项羽与章邯相见,缔结了盟约。

章邯然后向项羽哭诉赵高的恶行,随后,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安置在楚军营中。

项羽封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为先行部队,之后在新安坑杀20万投降的秦军。

首先,章邯投降项羽,双方是缔结了盟约,至于盟约内容已经不得而知,但肯定有一条,章邯要保住自己的性命。

如果自己的命都保不住,章邯也不会投降,这种盟约是公开缔结的,项羽即使与章邯有杀叔之仇,但由于有盟约在手,也不好再杀章邯。

项羽与章邯订立盟约

但杀秦军士兵就不一样,一是秦军士兵有发动骚扰的可能,史书明确记载秦军官兵在私下议论:

章将军等欺骗我们投降诸侯军。如今能够入关破秦,当然很好;如果不能,诸侯军俘虏我们东去;秦势必把我们的父母妻子全部处死。

二是诸侯联军一直就怨恨秦军,双方本来就是敌人,秦军以前欺负过六国百姓,现在以六国百姓为主的反秦义军就开始欺负秦军,他们都希望杀秦军。

最重要的是,章邯与项羽的盟约中肯定没说要保证20万秦军的安全。

其次,项羽在此时就分封章邯为雍王,项羽自己还是个上将军,怎么能封王呢?

这说明项羽在此时把自己当成了天下之主,并且已经在议论秦朝灭亡之后的天下分封局势了。

项羽连章邯的封号都想好,雍王,也就是雍地的王,位于关中,项羽这是要把章邯封在关中。

当初楚怀王约定过,谁先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这个关中王要么是项羽来做,要么是刘邦来做,其他势力暂时没这个能力。

项羽分封章邯为雍王

项羽现在把章邯封成雍王,无非就是借章邯之力来压制刘邦,那更不可能杀章邯了,他有利用价值的。

《史记 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项梁再破秦军,有骄色。宋义谏,不听。秦益章邯兵,夜衔枚击项梁,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项梁是因为骄傲,在定陶战死沙场的,死于乱军之中,也不知道是谁杀的,肯定不是章邯亲手杀的,只不过这场仗章邯指挥的,这种情况根本算不上仇杀。

两种对战,各为其主,即使战死,也不可能找对方将领报仇,又不是私下仇杀的,也不是用阴谋诡计害死的,这种光明正大的打仗战死的,一般不会寻仇

古代打仗有多少人在战场上战死,如果都要报仇,那仇都报不完。

而且死在战场上也是一种骄傲,项羽是贵族出身,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从这一方面来讲,项羽不可能去找章邯报杀叔之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